分享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3

 袁占舵 2022-02-02

第五单元 达标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 上(R版)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7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待(nuè)     怂(yǒng)    尾(kāo)     温(xùn)

B.羞(qiè)  戒(chěng)  冲(fǔ)      伏(juǎn)

C然(chàng) 污(huì)     褴(lǚ)      狡(xié)

D乳(bǔ)    行(zhuì)       大(jiǒng)  锢(jìn)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余晖 消耗 忧郁 神采奕奕    B.蓬松 原委 倾刻 大相径庭

C.匍匐 预警 假寐 怪涎不经    D.安祥 懒惰 叮嘱 畏罪潜逃

3.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我们应该怎样活着?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________和尊重。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________出光彩。能领悟“鸟鸣山更幽”的________,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体验;能欣赏“大漠孤烟直”的壮阔,活着就是一种快乐享受。

A.敬畏 散发 寂静       B.敬畏 焕发 静谧

C.敬重 焕发 寂静       D.敬重 散发 静谧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虽然两人的看法大相径庭,但各有各的道理,都是人生智慧,没有高下

之分。

B.比起那些一暴露短处就遮遮掩掩甚至畏罪潜逃的人,直面自己的短板并努力提升的人更值得尊重。

C.这位书法家将古朴的章草与飞动的今草加以有机的融合,形成其别具一格的书法特点。

D.老先生天天锻炼身体,虽已年近古稀,却仍容光焕发,神采奕奕

5.下面语段中的每一句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4分)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而且殊途同归。它们在艺术创作中表现了淋漓尽致地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斗转星移,体现了古贤的生活情趣。今天它们并没有不因为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手段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猫》通过对三只猫的不同结局的叙述,抒发了“我”的不同情感,表达了“我”对第三只猫屈死的内疚、痛苦之情。

B.《猫》的作者因为感觉愧对猫,所以有了永不养猫的想法。

C.《动物笑谈》一文作者的语言庄重严谨,有时还带着调侃的味道,这大大增加了文章的幽默效果。

D.《狼》一文告诫人们面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应该丢掉幻想,勇于斗争,善于斗争。

7.综合实践活动。(8分)

近日,全市各地正在开展“关爱留守学生”行动,你们学校也组织了相关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老师献爱心】学校组织本校老师创办了“校园爱心辅导站”,老师们争当爱心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为本校留守学生辅导课业。

校团委准备为辅导站拟一副对联,以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用理想的成绩回报老师。上联已拟好,请你根据上联拟出下联。(2分)

上联:老师奉献爱心育桃李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在参与】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学校面向全体同学征集活动宣传语,你的同桌写的是“让寂寞的花朵也在春风中微笑”,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3)【你也在行动】寒假时,妈妈准备让你自学下学期的课程,你想邀请留守学生晓华到家里来一起学习,你打算怎么和妈妈说?(3分)

二、阅读探究(4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用足刨地。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两狼之并驱如         令嗥

B.目似瞑,暇甚         甚仓皇

C.狼不敢              跑号如

D.一狼径               相数十步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10.下面对这两篇短文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和狡诈;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

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后从大狼的处境侧面体现“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1.同样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__________________

解华石

林林在柳树村小学念四年级,学校离家有三四里地,半路上要经过一片人工幼林地,这片幼林被命名为“少年林”,林林每天路过这儿,都要看看和他一起成长的小树。这一天,她这个小值日生打扫完教室,背着书包一蹦一跳地往家里跑,头上用红头绳扎起的两条麻花辫儿,一甩一甩的,就像舞蹈中那个采蘑菇的小姑娘。

快到“少年林”了,林林突然发现,一群羊跑到了“少年林”里。“哎呀,不好!羊在啃小树呢。”林林把书包往地上一,飞一样进“少年林”驱赶羊群。

是谁放羊不看着,把小树都给祸害了?”林林一边赶羊,一边大声喊着。可是,直到林林把羊全赶出“少年林”,也没见放羊人的身影,林林瞧着那些被羊啃得缺枝少叶的小树,难过极了,嘴里嘟囔着:“这个放羊人真可恨,撒开羊就不管了,我非得告诉林业站的王叔叔,让王叔叔处罚他不可。”

这片“少年林”是村里的叔叔、伯伯们带着少先队员精心栽植的,现在个头儿长得几乎和林林一般高了,这些小树是清一色的落叶松,就像学校里上早操的小朋友,齐刷刷地站在离林林上学的路不远的山坡上,现在小树那嫩绿的针叶儿,一撮儿一撮儿地吐了出来,如同一双双绿色的眼睛,向过路的人们微笑着。林业站的王叔叔说:“这林子再有20年就能长成栋梁之材了。”

林林越想越难过,她反复数了好几遍,一共损坏了27棵小树,她准备把这一情况报告给王叔叔,可放羊人是谁呢?林林一边想一边看,一眼看见被她驱赶到不远处的羊群里有一头长着长犄角、脖子上用红布条系着一串铜铃的头羊,不由得心里一紧,这是爷爷放的羊呀!他到哪儿去了呢?林林打心眼儿里埋怨起爷爷来……

正这会儿,爷爷从山口转出来了,他右腋下夹着件薄棉袄,磕磕绊绊地向羊群跑去。林林见了,气呼呼地追上去,从后边一把将爷爷夹着的棉袄拽下来扔在地上,两只手往腰间一叉,站在那里。爷爷没提防,被拽了个趔趄,险些跌倒,他回头一看是林林,就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大气儿?”林林一见爷爷那模样儿,又生气又想笑。爷爷的脸上、鼻子上、下巴上尽是一块儿一块儿的黑灰

爷爷,你干什么去了,羊把'少年林’都啃了。”爷爷忙回身看“少年林”,“哎呀呀,怪爷爷,啃了多少?”“27棵。”林林板着脸回答。爷爷长长地叹了口气说:“林林,咱们先赶着羊回去吧。”“爷爷,你这就想逃掉吗?”“那你看还能怎么办呢?”“爷爷,你不是总告诉我要爱护树木吗?以前你看见谁损坏树木总是批评人家,又让人家去林业站赔偿,这回自己损坏了树木就不赔偿了吗?”

爷爷一边听着孙女的批评,一边拍打着身上的灰尘说:“林林批评得对,爷爷一定注意改正。”爷爷把“改正”两个字说得很重,“走,我们先回家,等会儿去林业站按章赔偿。”

晚上,林林带着爷爷给的135元钱,去林业站找王叔叔。

王叔叔……”没等林林把话说出来,王叔叔便问道:“你爷爷在家吗?我正想去找他呢。”“在家,爷爷说今儿太累了,等明儿个他来向您作检讨。他的羊群损坏了27棵小树,这是135元钱,作赔偿费。”林林把钱递给王叔叔。

11林林,你知道爷爷的羊群为什么跑到'少年林’里去了吗?”林林摇头:“不知道,”王叔叔笑起来,拍着林林的肩膀说:“傻丫头,这次不但不能罚你爷爷钱,我们林业站还要奖励他呢。”“还要奖励?为什么?”“林林,今天南山有个人在林子边上烧纸,一股风把火刮到了林子里,亏着你爷爷看见把火扑灭了,要不是你爷爷扑救及时,那满山的人工林就全烧掉了。”

12林林听了王叔叔的话,想起了爷爷脸上的黑灰,不由得脸上热辣辣的。林林想了想,觉得135元钱还是要给王叔叔,不管什么原因,27棵小树终归是损坏了,老师说过,一个人的功过不能相抵。林林揉了一下眼睛,诚恳地对王叔叔说:“王叔,那羊是爷爷放的,它们啃坏了树,还是要赔偿的,用这钱去买树苗,再把它们栽上,爷爷说,他还要和我亲自去栽呢!爷爷扑火,那是应尽的义务。”

13林林丢下钱,撒开腿飞快地跑了。王叔叔捧着那沓钱追出门去:“林林——林林!”

14但,林林已经跑远了。

1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林林为“少年林”做了哪些事?(3分)

13.结合语境,品味选文第②段加点字的表达效果。(3分)

林林把书包往地上一,飞一样进“少年林”驱赶羊群。

14.请从描写方法角度赏析选文第⑥段画线的句子。(3分)

15.请从下面三个选项中选择一个作为选文的标题,并说明理由。(3分)

A.爱心好少年   B.少年林   C.以身作则的爷爷

16.文章中爷爷为了扑救山火,无暇顾及羊群导致“少年林”被破坏,爷爷是否应该为这件事做出赔偿呢?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邂逅一只萤火虫

王举芳

①傍晚出去散步,走过繁华的市区,信步向郊外走去。夕阳的余晖还未散尽,隐隐的红,透着几丝眷恋。眼前是一条明亮的小溪,找一处平地坐下,看一河月光清清明明,心神恍惚,多想变成一只鱼,偎在它的怀里吟唱;或者变成一叶水草,在清浅里飘摇心事。潺潺水声,唤起记忆里的温暖,目光里多了一丝清亮。

②忽然,有人喊:“看!萤火虫!一只萤火虫!”我赶忙四处寻找,顺着那人手指的方向,果然,一个亮点一闪一闪,仿佛是谁提着一盏灯笼,在水草间悠悠漫步。人们突然安静了,眼睛盯着“那盏灯”,若有所思。

③这一只萤火虫,乘着清溪的歌吟,带着草丛的清香,从我的眼前掠过,让我惊喜,也照亮了我回归童年的路。

④童年的家乡,村西有条宽宽的河,夏日傍晚,吃过晚饭,村里的人都喜欢去河边纳凉。那时候没有空调,电风扇也极其少,所以夏夜的河边,是村民歇凉的好去处。

⑤人们聚在河边,有的唠家常,有的相互说着见到或听到的离奇事,有的唱歌,有的吹着悠悠的竹笛……我们几个小孩,最快乐的莫过于捉萤火虫了。口袋里装一只玻璃小瓶儿,坐在河岸等。暮色稍暗,萤火虫便出来掌灯了。顺着河岸繁茂的草丛,一盏一盏,次第闪亮,一会儿就汇成了一条“银光闪闪的河”。

⑥赶紧顺着河沿下河去,伸出双手,微微弯曲手指,呈合拢的形状,向萤火虫靠近,靠近……然后猛地合拢双手,小心地从指缝间看,掌心里闪着荧光,就是逮到萤火虫了。无比谨慎地移动一只手,直到把萤火虫捏在指间,另一只手飞速掏出口袋里的玻璃瓶儿,咬开瓶盖儿,放入萤火虫,马上盖上盖儿,这才放心地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

⑦有些小伙伴拿特制的网子扑逮萤火虫,就是用细钢丝围成圆圈儿,用细铁丝把网兜子缠绑在细钢丝上。网兜子要用眼儿很细小的那种,要不然,萤火虫会从网眼里逃之夭夭。

⑧父亲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勉强可以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如此苦学,终于成了饱学之士。小小的我,也想学车胤“囊萤夜读”,只可惜,那些小小的萤火虫,不堪玻璃瓶的困扰,早早地就熄了灯。

⑨几回回故乡,漫步河岸,却很难再见到萤火虫那轻巧的灯影了,它们,去了哪里呢?看书得知,这种提灯夜行的小精灵,只在植被繁茂、水源洁净、空气清新的环境里安身。看着日渐荒芜的河岸,心,莫名地疼。

⑩有孩童追着那只萤火虫,想要扑到它,将我的思绪拉回。一位老者阻止道:“不要逮它了,多少年没见到萤火虫了呢,就让它自由地飞吧。”是啊,萤火虫,已离我们越来越远,今晚的久别重逢,是多美的幸运,为什么要去逮它呢?邂逅一只萤火虫,就像遇到了失散多年的童年的小伙伴,记忆的骨度渐渐丰满,它提着一盏灯,照亮了故乡的画面,也照亮了丢失很久的惊喜。

(选自《思维与智慧》)

17.在邂逅一只萤火虫的过程中,“我”的心理或情绪在逐渐发生变化,请用原文词句完成下列填空。(3分)

心神恍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第⑥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9.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看一河月光清清明明,心神恍惚,多想变成一只鱼,偎在它的怀里吟唱。

20.结合⑨⑩两段画线句子分析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作文(50分)

2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哪一个人未曾犯过愚昧或盲从的错误呢?幸好在我们的心里,都埋藏着一种叫“忏悔”的种子。忏悔是一种勇气,一种敢于面对自己、面对生活的勇气,一种敢于认识过去的错误进而为之痛心的情感体验。请以“忏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600字;④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D 点拨:A项“虐”应读nüè;B项“惩”应读chéng,“蜷”应读quán;C项“黠”应读xiá。

2A 点拨:B项“倾刻”应为“顷刻”;C项“怪涎不经”应为“怪诞不经”;D项“安祥”应为“安详”。

3.B

4B 点拨:“畏罪潜逃”的意思是犯了罪害怕受到制裁而偷偷逃跑,与语境不符。

5①删去“性”。②将“而且”改为“但”或“但是”。③将“淋漓尽致地”放到“表现了”之前。④删去“不”。

6C 点拨:《动物笑谈》一文作者的语言生动活泼。

7示例:(1)学生认真学习报师恩

(2)期待每一位同学都能参加活动,尤其是平时比较孤单、自卑的同学更要积极参与,收获快乐。

(3)妈妈,我想邀请晓华同学来家里和我一起学习。一方面,我们一起学习,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一起讨论;另一方面,晓华的父母不在家,他独自留守,和我一块儿学习他就不会孤单了,您同意吗?

二、(一)8.B

9(1)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2)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

10D

11示例: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乙文中牧竖“杀狼”则是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言之有理即可)

【乙译文】两个牧童进山来到狼窝,窝里有两只小狼,他们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抓完)分别爬上一棵树,相距数十步。不一会儿大狼回来,进入狼窝发现小狼不见了,神情非常惊慌。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蹄、耳,故意让它痛嚎;大狼听到声音抬头望去,愤怒地跑到树下,狂叫不已,还用爪子抓树皮试图爬上去。这时候另一个牧童在另一棵树上令小狼急促地嚎叫起来;大狼听见了叫声,到处张望,发现小狼,于是不顾这边的狼崽,转而奔至另一棵树下,用足刨地,像刚才那样狂叫撕抓。第一棵树上的牧童又让小狼哀嚎,大狼又转身扑过去。大狼嘴里没有停止过嚎叫,脚下没有停止过奔跑,这样来回数十次,跑得渐渐慢了,声音渐渐小了;过了一会儿,大狼气息微弱的僵卧在地上,很久都不动弹。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

(二)12.①每天放学路过“少年林”时都要看看和她一起成长的小树。②看到有羊群在破坏“少年林”时将羊群驱赶出来。③发现是自己家的羊破坏了“少年林”,得知真相后仍坚持将爷爷给的赔偿款交给林业站。

13.“甩”和“跑”都是动词,极富表现力,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林林扔下书包奔进“少年林”的样子,表现了林林看到羊群破坏“少年林”时的焦急心情。

14运用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爷爷脸上满是黑灰的样子,为下文揭示爷爷扑救山火做铺垫,同时与下文相照应。

15B 理由:①“少年林”是文章的线索,文章所述事件均围绕“少年林”展开;②以《少年林》为题有双关含义,既指现实中的树林,也暗示成长中的林林;③“少年林”题目新颖,概括全面,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16示例一:爷爷不应该赔偿被羊群破坏的“少年林”。爷爷因为扑救山火才无暇顾及羊群,导致“少年林”被破坏。爷爷的做法避免了山火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爷爷不应赔偿,而应受到嘉奖。

示例二:爷爷应该赔偿被羊群破坏的“少年林”。就像林林说的,一个人的功过不能相抵,爷爷及时扑灭山火,应该受到奖励,但是羊群破坏了树苗,爷爷也应该按价赔偿。

(三)17.惊喜 心,莫名地疼 思绪拉回

点拨:题目要求用文章中的词语来填写,可从文章的第③⑨⑩段筛选出“惊喜”“心,莫名的疼”和“思绪拉回”这几个表现“我”心理或情绪变化的词语。

18动作描写。准确、生动、真切地写出捉萤火虫的全过程,写出捉萤火虫时的兴奋惊喜之情,表现了“我”的天真无邪、调皮活泼,体现了孩子的天性,使文章富有童真童趣。

点拨:文章第⑥段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大量的动词,因而是动作描写,动作描写的作用是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并能揭示文章主题。

19“清清明明”是叠词,写出了河水清澈、月光明亮的特点,给人以清亮爽心之感,为后句作者产生丰富而奇特的联想和想象,想变成一条鱼,偎进水中吟唱放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0对故乡河岸的日渐荒芜感到惋惜、心痛,时隔多年再次见到萤火虫倍感幸运和惊喜,由此想到故乡的童年,表达了对故乡、对童年的怀恋和热爱。

点拨:文末两段中画线句子集中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文章的主旨。第⑨段中“莫名地疼”表现了作者因为家乡河岸的荒芜而心痛惋惜。第⑩段画线句子,作者再次见到了萤火虫,心中惊喜,并由此想到自己在故乡经过的童年,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对故乡的怀恋与热爱之情。

三、21.思路点拨:写作时要注意两点:一要展示良好的精神风貌,忏悔不是丑恶的延伸,而是一个人精神的新生,应当是愉悦的;忏悔不是个人品质的下降,而是心灵的飞升;忏悔不是耻辱,因为真诚和使命已经成为力量,是生命中的又一次新生。我们要巧妙地将这些情感融入具体的事例中。二要寻找新颖独特的构思,想构思出彩,先要让忏悔的内容与众不同。如你忏悔是因为你无法给予他人更多的帮助,这种情感就非同寻常;你忏悔是因为你在取得成功时却漠视了他人的存在,这种内容就与众不同。这样的立意才会高人一筹。

例文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