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患矛盾,由号贩子说开去

 问道武当山人 2022-02-02

[看病难

   ——由号贩子说开去]

大部分基层医院水平太差
1

世界上各个国家情况都不同,穷国和战乱国家活着都艰难,医疗就不说了,稍微富裕点的国家,没有多少存在有专家号这个东西,存在类似专家号的国家,多半也是因为社会发展不均衡导致医疗资源分配不足的原因。

在我国,号贩子存在首先是大部分基层医院水平太差的原因!农村病人去城市,城市病人去省城,省城病人去北上广……

殊不知病人千万,医生百万,砖家叫兽寥寥数千而已!

山人二十年前有幸见识过专家,那是二十年前有幸见到的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的张群林教授,他医德高尚,平易近人,特别是技术水平确实高人一等。不过那时候医疗信息系统不发达,号贩子还没有萌生……

山人四年前又见过砖家,结果发现那个砖家心浮气躁,诊断浅藏辄止,用这个心态看病,肯定是稀松平常。但是这是专家的问题吗?我看未必,专家自有他个人赚钱的因素在,医院拿着专家的名头做生意,只怕这个动机更有影响力。

一个医生,大学毕业的时候20多岁,百里挑一,苦熬三四十年成为一名专家,你让60岁的专家一天看30个病人,每个病人能够诊断十几分钟,那确实是专家水平!然而病人何止千万?为了体现专家的本事,为了维护体系的利益,你让60岁的专家一天看100个病人,每个病人诊断3分钟,那就是砖家的水平!

北京成了号贩子的天堂
2

但是专家就是专家,盛名在外,何况现在很多的医院和医学院一体化,专家不仅行医,还要授课。

老专家数量有限,精力有限,每周坐诊几天,一天是十几、几十个号放出去,成百上千的人抢,专家号也就成了香饽饽——然而一样米养百样人,在密集的门诊和手术压力下,就算专家们的技术水平类似,但是由于压力下的心态不同,导致诊疗水平特别是服务水平可能有大大的不同。

在号难挂、病难治、费用高的重压之下,一般人只有自己给自己看病——

实际上80%的人不舒服是选择自己买药或者自己扛过去的!

 剩下20%不舒服的人中,90%也会在所在地的医院解决问题!
 那其中20%中的10%去那里呢?县里不行去市里,市里不行去省里,省里不行去北京!
 然而北京就成了号贩子的天堂——

朋友十万的插队费用
3

我有一个朋友,他在地方医院因为一次手术意外,坐骨神经被切断了,导致他下肢瘫痪,小便也困难。

祸不单行的是,在赶赴省城法院的途中,他装有民事诉讼的材料包裹被小偷顺走了,导致他官司失败,无法从医院拿到赔偿。当然,赔偿是其次,他勤劳肯干,虽然瘫痪,依然能够发家致富,只不过他需要讨回一个公道而已……

而后他苦熬数年,得到一个消息,北京的某个教授,在全世界范围内,敢于天下先,能够用胚胎培养的干细胞做神经管移植手术,利用胚胎细胞的全能性,促进神经系统的再生。他看到了希望,准备北京做手术——

面对他的是这个教授有自己的工作,他的工作室尽其所能每年也只能做一百多台类似的手术, 而排队等候的患者是全世界的病人。

他收到消息,在他前面有三百多人在排队,他如果要做手术,需要等上五年(因为有人高价加塞,还有些人的手术具有实验或者重大科研价值)。

朋友已经三十五岁,耗不起这个时间,因此他果断从某某中间人手里,疏通各种关系,花了十万元换取一个只需要等待三个月就能够做手术的机会。当然,那个已经等待两年多的患者收到这十万元,就只能选择继续等待五年,或者直接返回老家,好好利用这十万元。

朋友十万的插队费用,十万的手术费用,十万在北京居住、疗养、四处寻找关系的费用,让他觉得花的值。

虽然术后一年,他只认为小便可能可控了一些——当然,可以认为手术是成功的,干细胞发育成了神经,当然,也可以认为手术不成功,那是他自身神经自我修补的结果。

但是我朋友认可了这次手术,因此,他决定,如果可能,他愿意再花三十万或者五十万,让自己的大腿或者小腿恢复知觉。当然,他坐骨神经出问题已经接近十年,很多医院的专业人士也不相信他能够恢复的这么好!

人死而钱归他人
4

话说回来——

 如果经济允许,对于发病而没死的人,花多少钱他们都是愿意的,所以票贩子总有机会存在!

所以某一个人大代表说的有道理——号贩子贩卖专家号,某些程度上说明这个市场是有道理的。 你认为你所在的地方是有水平的,那么你何必被号贩子坑呢?如果你认为你所在的地方已经无药可救的,那号贩子坑你,你还埋怨什么呢?医生千千万万,专家也就那么几个而已。

东莞前首富40多岁病死了,死前他认识到了生命的宝贵,但是一切无法挽回,他又认识到了东莞医疗水平的欠缺,所以他数十亿身价捐赠了大部分成就了东莞的三座大型医院!

 十堰市某区的前首富40多岁病死了,他死于心脏病,没有遗言——死前四个月,他心脏一个瓣膜据说已经到了复查期限,之前给他做手术的医院尽职尽责——已经两次联系过他,让他尽早去医院复查,否则一旦瓣膜失效,他有性命之虞。可是他非要等到工程完工,把该赚的钱赚完——殊不知钱是赚不完的,而命只有一条。

人死而钱归他人……

好死不如赖活着
5

古人云好死不如赖活着。

实际上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为什么你们又说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说白了,老百姓还是渴望帝王生活,哪怕死生不如死。

实际上,生活质量是关键的,然后有小病小痛别拖着。有多的时间陪陪家人,看看医疗保健的专业书,教科书的准确率最高——不要相信扯淡的畅销书。有闲钱去组织家人去体检,这样就不至于小病不止,大病要死!

话说回来,基层医院水平差主要是因为待遇差,留不住人有什么办法。医生不像是技工学校,车铣刨磨学成了就算了,人太复杂了,弄不好要死人的。所以学校是一小部分, 入院积累是大部分。

其次医生的望闻问切只是常规检查的手段,系统分析病情还需要看各种设备的结果,一些危重病患的诊治更需要专业设备才能做到。

三甲医院设备肯定比二乙医院强太多,你连血常规都分析不了,那怎么知道是感染问题还是代谢问题?开抗病毒的还是抗生素天知道?

有人说古代啥也没有老百姓怎么活的?山人说古人活着主要靠自己的免疫和运气,其次靠医生和草药——山野里草药多,但是会炮制和使用的人不多,农村的医生少,能够治病救人的医生更少。

雍正皇帝、乾隆皇帝有一个大大的太医院伺候,有使用天下最好的中草药的机会,但是他们十几个孩子夭折率50%多。

中华历史五千年不断,几千年没有搞计划生育,一直到明朝中叶,人口也一直没有超过一亿,因为啥?首先是因为饥荒和战乱,其次就是因为各种疾病的病死率高。

谁能最后享受到胜利成果?
6

医疗资源不平衡是全世界的难题,因为专家型的医生确实太难培养。

但是一个有素养的医生还是不难培养的,那为什么医患矛盾频发呢?

因为我们的医疗制度有很多明显的缺陷,一部分缺陷是制度设计不完美造成的,这是全世界的难题。但是还有一部分是制度执行起来不够严谨造成的,这是我国的特色,为啥执行的有问题的——因为存在利益链条。

老百姓总认为,我们抓到号贩子,判处十年二十年就好了,那样我们就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挂号环境了,为啥你们只拘留他们几天又放了呢?

号贩子一天收入几千上万元,算得上暴利了。因为暴利的诱惑,他们每个月被抓个三五次也是划得来的,况且我们是片警制度,号贩子被抓的多了,便衣谁谁谁,谁不认识?

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刑法本着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宗旨,严刑峻法表面效果好,但是更容易激发社会矛盾,造成国家不稳定,历史上教训可多了。

号贩子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是如此,对社会体系的破坏也仅限如此,所以要告他们多半也是民事诉讼,毕竟人家也没杀害你家人,我只是影响后来的人挂专家号。我国的法律没有规定影响后面的人挂专家号的有罪。

比之下,村村之间的械斗,往往对刑法的践踏更为严重,但是处罚起来也是因为害怕法不责众,所以多半都不了了之了。

此外,很多号贩子跟医院和医院内的某些医生的关系千丝万缕,本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在互相保护或者互相利用的背景下,严格对号贩子执法的难度也很大。

社会的阶级化
7

我国一方面实施法制社会,但是历朝历代的教训告诉我们,完全的法制社会国家存在时间都很短——

我们的贵族死的早,宋襄公、项羽那样的人在2000多年前都被视为笑柄,要是在古罗马,早就被认为是英雄了。反观,国民又太散漫,从陈胜吴广的时候就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所以,无论是管子治理齐国还是商鞅治理秦国,法家在地方推行严刑峻法,一个地方很快会强盛,可是推而广之到全国,则国家很快崩溃。

相反的,我们推行黄老之术,亦或是独尊儒家,这样的朝代往往能够长治久安。

具体的操作模式是——刻意的通过官僚系统把老百姓分为三六九等,这样就让一个社会阶级化,那样这个社会的矛盾焦点就不会集中在一个地方,而是分化为阶级与阶级之间,还有是不同利益团体之间:

比如上下级矛盾、官民矛盾、医患矛盾、官商矛盾等等。矛盾的对象分化之后,社会矛盾变成青春痘模式,虽然看起来问题多多,而且是分散爆发,但是往往都不致命,庞大的国家机器依然能够正常运转,除非是官僚阶级内部出现严重分化,整个社会体系瓦解, 这样的朝代才有性命之虞。 

 
学会关爱自己
8

话题扯远了,山人的意思就是,医患矛盾不是矛盾,问题只是社会压力没有地方舒缓,戾气被集中释放在医院而已。

极少数的问题是庸医横行,医闹获利客观,导致媒体有频繁炒作的素材而已。毕竟医患矛盾仅仅类似于中国足球而已,怎么骂都不会有伤国体,国家监管层面不重视,媒体报道起来自然无顾忌。

活自己的命,让媒体去吵吵去吧——

记住:中国有几百座城,北京只有一个,去北京抢号需要格外谨慎!

记住:中国有十几亿人,自己只有一个,日常生活需要注意身体。

记住:你很特殊,你跟十几亿人都不同,当然,你也很平庸,你只是十几亿分之一。

放飞自我,迎接未来,你做得到!

     看大亚湾人,信有态度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