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伯鸿旧宅,浦东张江的绞圈房子,如今面目全非

 昵称78491587 2022-02-02



图片所示,是看似普通的一幢民居。这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张江江东路33弄2号,吴氏住宅,在2017年公布的第五批上海优秀历史建筑名单中编号PD-J-035-V。这个吴氏,其实就是吴伯鸿。
这个住宅属于绞圈房子,这是江南地区特有的民居形式。看似四合院,但更加紧凑,其正屋、厢房、门房等建筑物首尾相连形成回字形,“绞”即当地对该种屋面结构做法的称呼,“绞圈”即将屋面形成一个圈。俯视大约是这样的:

但是吴氏住宅已经看不到这样标准的结构了,从卫星地图上看是这样的。

绞圈房子具有防止海盗、倭寇和水火帮等湖匪的骚扰等功能,在第五批上海优秀历史建筑名单中,这所住在的单位是张江镇联防大队办公室,有着莫名的巧合。而这所住在,在1959年,是张江人民公社驻地(见地方志记载)。


到了今天,这所房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已经显得破落不堪。所属地块为浦东新区Z00-1603单元B05街坊B05-16地块。该地块本项目东至广兰路,南至张江江东路,西至规划B05-15地块,北至吕家浜。本次调查地块面积约11154m2。地块后续规划为体育用地,属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地块内1942年后陆续建设江东村村民住宅,1991年撤村进社,撤销江东村委会,设立江欣居委会,2017年开始土地征收,地块由田园路居委会托管,地块所有权转为国有。2016年7月份,地块内村民住宅陆续开始拆除,因地块内部分建筑涉及保护建筑区域,至今地块内北侧边界处、南侧及东侧边界处部分住宅存留,其他区域住宅已拆除。
相近的张江镇老街,也已经拆得七零八落,属于浦东新区Z00-1603单元(张江集镇单元)B07-9地块(“城中村”改造项目张江田园、江欣地块),今后属于21号线广兰路地铁站上盖,这里面也有多个文保建筑,
房子的旧主人吴伯鸿是张江当地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吴伯鸿(1906~1990),张江栅人。原籍南汇县七灶,清光绪三十二年出生于吴家宅一个信奉天主教的殷实农家。因少年丧父,家道渐趋中落。为生活所迫,12岁即辍学至张江栅钱万隆酱园当学徒。学徒期间,谨记慈母教诲,常以“勤学苦练,金石为开;生命有限,学海无涯”等格言自勉。因诚实。勤勉深受钱万隆酱园创始人、老板钱之荫赏识,满师后不久(时年16岁)即被钱委以“盐仓分店”二掌柜要职。1923年,奉老板之命去奉贤四团仓开拓业务,吴悉心经营,当年即收回三千大洋的全部投资,其才能和人品得到钱之荫肯定和器重,职务得以不断晋升,其30岁时(1935年)受命到南汇六灶镇开设钱万隆分号“恒春新酱园”并任经理。
1937年,奉调重回钱万隆任襄理兼管供销业务。
1939年,吴伯鸿出资与人合伙在横沔镇开办“利美”酱色厂。不久,由其夫人出面收购后独资经营,并取“克勤克俭,致达宏愿”之意将“利美”易名为“克达”酱色厂。
1948年,参与发起募捐兴建汇北中学(后改张江中学,现在叫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张江中学,就在吴氏旧宅对面)新建校舍,捐资10石大米并劝募各界捐款大米500石,落实了新校舍扩建的大部资金。
1949年5月张江解放,即将自己1947年落成的新宅(即上面说的吴氏旧宅)分出一半给解放军部队驻住, 又捐助大米20石充作军粮。同年,克达厂迁址张江栅。为利业务发展,吴仍留任钱万隆襄理一职。
至今墙上可以看到旧时标语的痕迹
1950年,与北蔡士绅倪章甫共同出资大米100石修筑张北路(张江至北蔡)。抗美援朝时,又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踊跃捐献(飞机大炮)。类似慈善义举、枚不胜举。
直至1951年实业工商重新登记时正式离开钱万隆酱园自任克达酱色厂老板。
1953~1957年,吴伯鸿当选为川沙县第一届、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7年底,吴伯鸿因讲了几句真话,被错误打成“右派”。1959年把住宅长期借给张江乡(公社)作机关办公所用直至1983年7月新的政府大楼建成。
1979年,年逾古稀的老人才得以纠正错划,恢复名誉。随后,分别被选为天主教上海市教务(区)委员会委员、天主教川沙县爱国委员会副主任,川沙县政协委员。
吴伯鸿一生,始终贯穿着“诚实守信,勤奋自强,谦恭忍让,仁爱奉献”这些中华民族的美德。1990年农历正月十五因病去世,享年85岁。
吴伯鸿的一生,和所任职的钱万隆酱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个钱万隆酱园,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大概也只剩下一个名字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