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届高三模拟试题48:鄱阳湖无机碳通量

 hjh2004 2022-02-02

水的流动可将土壤中的无机碳带入河湖中。水体流动、水生生物呼吸推动的CO2水气交换、底泥矿化分解是水体埋藏无机碳的主要形式,能缓解温室效应。“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鄱阳湖承接着五河来水,调蓄后从湖口注入长江,无机碳因此随之流动、埋藏。结合表1:2020年2月、8月鄱阳湖无机碳通量及对碳储藏贡献统计表,回答14~16题。

1


2020年2月

2020年8月

碳通量(t)

贡献率(%)

碳通量(t)

贡献率(%)

水体流动

湖口输出

-12.04

/

-41.34

/

赣江输入

+1.802

10.00

+11.58

3.73

修河输入

+0.342

1.90

+0.782

0.25

抚河输入

+0.400

2.20

+0.609

0.20

信江输入

+0.423

2.35

+5.954

1.90

饶河输入

+0.423

2.35

+0.985

0.32

CO2水气交换

+12.67

70.50

+241.2

77.90

底泥矿化分解

+1.923

10.70

+48.63

15.70

14.针对鄱阳湖碳埋藏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

A.碳的埋藏量夏季比冬季更大

B.冬季湖区流失的碳占比较大

CCO2水气交换量夏季大于冬季

D.冬季底泥贡献小于水体流动

15.五河中,赣江对鄱阳湖碳储藏贡献率最大,说明赣江(    )

A.上游植被覆盖率高

B.河流的径流量较大

C.水气交换较湖区强

D.上游降水强度较小

16.近年来长江流域因人为活动,鄱阳湖碳储藏能力下降。为提高鄱阳湖碳储藏,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补充水体营养物质

B.农业耕作围湖造田

C.长江上游增建水库

D.周边建设海绵城市

图片

14.【D

解析:读表可知冬季底泥矿化分解贡献为1.923t,比起五河流入的贡献总和虽然小,但应考虑冬季枯水期,湖水大量补给长江,所以湖口处流失了12.04t的无机碳,综上,冬季时水体流动贡献为负,D错误。

15.【B

解析:赣江对鄱阳湖的碳埋藏贡献最大,即赣江水体能够输入大量的无机碳。结合材料,水体流动可带走土壤中的碳,意味着赣江本身的流动、侵蚀能够带走大量土壤中的无机碳,可以推导出赣江的径流量大、赣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与植被覆盖率高不符,A错误。降水强度小不能产生强烈侵蚀带走大量无机碳,D错误;综上,通过表格发现,贡献最多的CO2水气交换夏天较冬天强烈,可以推出水体的面积、水量亦是影响赣江无机碳通量的因素,可推出赣江径流量大,选B。但相比湖区,赣江水体面积仍较湖区小,本身碳的贡献率也不如湖区自身的CO2水气交换多,C错误。

16.【D

解析:通过对表格可知对鄱阳湖碳埋藏贡献最大的应为CO2水气交换。结合材料,CO2水气交换主要依赖水生生物呼吸推动,且8月份贡献量大于2月,由此推导,影响CO2水气交换碳通量的因素应为:水生生物(浮游藻类)数量、温度、水体面积。目前人类活动导致了湖泊的萎缩,水气交换能力下降。补充营养虽然会提高水生生物数量,但从长远看,最终导致湖泊强烈富营养化,成为沼泽或陆地,A错误。围湖造田会导致湖泊萎缩,B错误。于长江上游增建水库,会因上游水库蓄水导致鄱阳湖冬季补给长江水量更多,枯水期水量下降,不利于碳储藏的提高,故不选C;海绵城市能够增加雨水下渗,延长雨水在土壤中的蓄积时间,增加水流中土壤无机碳的数量,并通过水循环过程将更多的碳输入湖泊之中,是最合理的做法,选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