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皇御笔 | 升仙太子碑,飞白体的绝世珍品

 hocdc1gxau 2022-02-03

花开花落寻常事,何事更忧凄

曾经沉醉与痴迷,到如今记取——

唯独憾,卿和我,各东西。

                     ——或许是女皇心事  升仙太子碑 

图片

讲一个故事,关于一块名碑的“千古”。

河南洛阳东南方向有个地级市叫偃师偃师市府店镇有座不高的山叫缑山,泱泱中华,江山如画,如今看似很普通的缑山,在中华历史上可谓是名山。从地理位置来看,缑山所在的府店镇,地处巩义、登封、偃师三地交界,扼守古都洛阳东大门无疑不远处中岳嵩山隘口轩辕秦汉八大关之首,滑国故城为证,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滑国在此建都时的鼎盛和宫阙的恢宏,而今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朝代的兴亡更替,不变的只有伊洛河银蛇相舞,北邙山东西蜿蜒。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三图:滑国故城(国六)

缑山之所以著名,离不开两位神仙:一是西王母,是太子晋。西王母的传说铸成了缑山之名,没错,就是那划了一道银河,生生拆散牛郎织女纵使人家相思成灾,也只能隔河相望“恶人”宋代《太平广记》记载,西王母曾在缑山修道姓缑,这座山因为她的神话得名缑氏山,简称缑山。

图片

上图:如今的缑山之巅是个天文台

西王母修炼后走了不知多少年,周灵王的太子晋来了。缑山之巅有座庙叫升仙太子庙2500多年前,年仅17岁的东周灵王之子王之晋(姬晋)被灵王由太子废为庶人,在此修行在此故去。因太子聪敏德才兼备,在民间留下极好口碑,老百姓便逐渐把他传说成了神仙人物神仙人物是不会死的,于是百姓称之为升仙并为其建庙。这一传说一传就是上千年,不仅倾倒了无数百姓,也迷住了一代女皇武则天,就是这太子晋的传说,奠定了缑山的闻名天下。

图片

缑山有多著名呢?太子晋晚出生约200年的楚国大夫屈原被放逐后十分悲愤,在《楚辞·远游》中记录,称要跟从太子晋这位神仙到天庭游玩。到了西汉时期,汉武帝一心想长生不老,曾打着到嵩山封禅的旗号来缑山求仙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东坡、元好问等,都曾迷恋缑山,或修行或驻足,留下了诸多绝世诗篇。

历代升仙太子情谊最深的,莫过于女皇武则天了,她御书敕立的升仙太子碑就在缑山之上,有资料记载,武则天在位时请技艺高超的能工巧匠重修升仙太子庙,圣历二年二月初四,当年70岁的武则天从洛阳出发赴嵩山封禅。途经缑山,游览了刚刚竣工的升仙太子庙,一时兴起撰文并为之书丹,刻碑立于升仙太子庙大殿之前。然岁月的洪流中,太子庙古建筑早已不存,今只剩唐碑一块字口清晰凭吊千年。

图片

要知道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书碑之事向来被视为庄重严肃的工作,女性许登此“大雅之堂”有武则天,以无畏的胆略打破了传统,开女性书碑之先河。近观古碑让人眼前一亮,武则天以鸟形飞白书书写的碑额非常奇特所谓飞白,笔花,是一种特殊风格的书法,相传是东汉时期书法家蔡邕受了修鸿都门的工匠用帚子蘸白粉刷字的启发而创造。这种书体多见于汉魏宫阙题字,传世作品可谓凤毛麟角唐代飞白书有隶书姿态,横画遒劲有力,又侧锋圆转此碑碑额“升仙太子之碑”六字,笔画丝丝露白,通过顿挫抖动产生舒展飘逸的效果。再加以鸟形修饰,神态逼真活灵活现这种少见的飞白体题额才是最为奇特之处。纵观碑文前部分,武则天叙述了姬晋的生平后半部分叙述了重建升仙太子庙的经过,以太子升仙故事为引导,赞美了“武周”社会,自豪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碑文还汇集了唐代几位著名书法家的书迹钟绍京奉旨用双钩法将武则天所书碑文描摹上石,碑阴则有唐初书法家薛曜书写的《游仙篇》,碑阴题名则由薛稷、钟绍京书写端庄灵动,瘦金清硬。底部还有当时刚被封为相王李旦所题铭记武则天时期新造的字在碑文中也有体现成为了我国文字改革史上的资料这一通石碑可谓初唐书法作品的宝库,珍贵的意义是如此沉甸甸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武则天书写的碑文,笔法温婉流畅洒脱的,看似美好的表象背后,是否也暗藏着女皇委婉的心事为何要为一个神话人物立碑呢?想她身边满眼的男人尽可呼风唤雨,为何偏偏对王之晋情有独钟呢?无尽的重围之后,从个人的身心到为帝治国,被爱,心心相通最质朴的幸福感是否也是“高处不胜寒”的女皇所求?为升仙太子立碑,是否是隐秘的灵魂出窍“人神之恋”?当亭前轩外晓风寒笺墨落,红绡入,透相思只道倾酒恨,城南曲,醉离辞。

图片

上图:升仙太子碑碑额拓片网图

似是升仙太子碑的侍卫一块宋代“重修升仙太子大殿记碑”立于升仙太子碑不远处,缑山脚下的田野里还有元代“新修先天宫碑”一块,描绘了至元年间新建先天宫道教建筑的宏伟壮丽宋殿也好,元宫也罢,终是在朝代更替与时间洪流中化作泥土,徒留唐宋元三块古碑凭吊着千古不变的神话。

图片

图片

上二图:宋代重修升仙太子大殿记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六图:元代新修先天宫碑

茫茫,万籁俱寂,红尘很远,仙境很近

正如苏轼《鹊桥仙·缑山仙子中所写:

凤箫声断月明中, 举手谢、 时人欲去

相逢一醉是前缘, 风雨散、 飘然何处。

仙境或许是一种心境……

图片

给大家推荐一个访古利器,关键是免费、定位较准、5058处国保都有,直接点进去,搜索“偃师”地名,便有河南洛阳偃师市全部国保定位与简介,默认是全国5058处国保,直接导航即可。

斯飞坐标 交易担保 放心买 斯飞坐标 小程序

佛教艺术史15讲,好课一起听

附高清美图,可无限回放

敦煌石窟艺术详解15讲,可永久回看重播

附高清美图,扫码一起听课


古迹探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