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传承中国年

 金浦茶馆 2022-02-03

国家陶瓷技师、工艺美术师,漳浦一凡窑窑主王兴虎制壶 《福见壶见》

一声爆竹辞旧岁,虎虎生威庆新春。红红火火中国年,千年传承喜盈门。

中国农历虎年春节正逢北京冬奥会,喜上加喜,纯洁的冰雪与热烈的中国红“巧遇”,艳丽动人。神州大地在“福”字、红灯笼、春联、剪纸、中国结等的点缀下,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世界各地纷纷送来春节的祝福,各国运动员、政要、嘉宾纷至沓来。精准的防疫措施、周密的接待安排、精彩的冰上赛事、丰富的传媒报道,彰显出泱泱大国新时代的盛世气派!

高少苹剪纸 《虎妞迎春

五千年文明中,中国人最割舍不下的,还是春节。春节即过年的习俗,古代称为元旦,据传起于上古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约四千年的历史,最早见于《晋书》。尧舜时期,人们把舜帝祭祀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新年的开始,并且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规定把夏历孟喜月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后引进西历,规定阳历首月首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首月首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变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而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的元旦,则随之被称为春节。其间数度有的地方以破“旧俗”为名,提倡废除或淡化春节,但老百姓还是认老传统,坚持过大年。如今随着国泰民安,经济发展,春节愈加祥瑞兴旺。证明中国优秀文化有传承性、包容性,将阳历年、阴历年结合在一起,被统称为新年。在合家团圆吃年夜饭基础上,又推出已延续40年的春晚文艺演出直播,欢声笑语进入千万家,形成蔚为大观的创新活力。

欧阳艳君剪纸 《五福临门》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这是人民领袖的坚定信念,是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的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号召,也是我们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

红红火火过大年,欢天喜地庆团圆。春节背后,是中国人浓烈的家国情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自信的,越是开放的。我们要传承弘扬中国的过年文化,同时以平视的态度,尊重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节日。如今的中国,近者悦,远者来。政通人和,百姓安乐。我们应该昂首挺胸,有强大的文化自信,使更多国家和人民认同春节,让春节早日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节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