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年初三,欣赏探花【林文】殿试卷 1探花7举人家族,林氏骄傲!

 新用户8808qmis 2022-02-03

本文导读:

一、探花状元林文及其家族档案

  1. 林文档案

  2. 林文科举家族档案

二、殿试策问

三、探花殿试卷(林文)

四、延伸阅读:同榜林氏进士统计(3人)

一、探花林文档案

1.个人小传:林震(1390-1476),字恒简,号澹庵。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状元林环族人。明宣德五年进士第一甲第三名,赐进士及第。初授翰林院编修。历修撰,尚宝司卿,官至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士。赠礼部左侍郎,谥襄敏,一作庄靖。
【文献记载】《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宣德五年进士登科录》:“第一甲三名赐进土及第:林文,贯福建兴化府莆田县。民籍。国子生。治《诗经》。字恒简。行六。年四十一,十月初五日生。曾祖怀应,元兴化路儒学学录。祖闻喜,任福清税课司大使。父堂。母赵氏。具庆下。弟亮、亢、立、鸾、育。娶刘氏。福建乡试第十二名,会试第十六名。”

家族世系图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宣德五年进士登科录·林震词条》

注:林文与状元林震同榜,为探花,福建莆田人 。一榜林氏独得状元探花,实在难得!

可见链接:

大年初一,欣赏状元【林震】殿试卷,祝林家人新的一年独占鳌头!

正月初二,分享榜眼【林公一】趣事,本榜共18位林家人高中进士

林氏100名进士【传记】及数据分析(点击姓名可查阅每人传记)

更为难得的是莆田林文家族曾经创造了1探花7举人的辉煌历史:
1探花
①林文,民籍,宣德元年举人、五年探花;
7举人
①林载,林文子,景泰七年举人;
②林钊,林文孙,成化四年举人;
③林渠,林钊侄,弘治八年举人;
④林希范,林文曾孙、林钊子,弘治八年举人;
⑤林炳章,林文五世孙、林希范孙,嘉靖二十五年举人;
林启昌,林文玄孙,嘉靖三十一年举人;
林焜章,林炳章弟,嘉靖三十七年举人

以上据民国《莆田县志》卷一二《科举·明乡举》等整理。

二、殿试策问

殿试策问【明宣宗朱瞻基】

皇帝制曰:朕奉天命,嗣祖宗大位,期与天下咸跻雍熙。惟帝王之政必有其要。舜绍尧治,申命稷、契,夏、商、周迭兴,授田建学,稽古可见矣。我太祖高皇帝肇造鸿业,太宗文皇帝中兴邦家,仁宗昭皇帝恭己守成。孜孜爱人,三圣一心。重农事,崇学校,其法精备。

朕恪谨继述,于兹有年。然田里未皆给足,风俗未底刑措。谓爱民若保赤子也,未尝不臻其诚。德化本于躬行也,未尝不慎诸己。为政存乎用人也,牧守之吏,师表之职,未尝不择。何其效之未臻欤?抑别有其道欤?

朕励精图治,诸生体用之学,讲明有素,其有可以行者,举要以对,务归中正,朕将亲览焉。

三、探花殿试卷【林文】

臣对:臣闻为治之道,莫先于教养;教养之政,莫先于得贤。盖民非养则无以厚其生,非教则无以复其性。苟不得贤,以行教养之政又安能尽为治之道哉?自古帝王,体天致治,任君师之寄者,未尝不以教养为先,得贤为要也

钦惟皇上,禀聪明睿智之资,具圣神文武之德,膺天命之隆眷,嗣祖宗之洪业。孜孜焉以养民为心,切切焉以教民为念。际天所履,极地所载,无一夫而不遂其耕食凿饮之乐。日月所照,霜露所坠,无人而不遂其父慈子孝之天。治已洽矣,而犹虑其未洽;民已安矣,而犹虑其未安。复进臣等于廷,而以唐虞三代教养为问。臣知皇上是心,即尧舜、禹汤、文武之心,欲使斯民为唐虞三代之民也。臣敢不精白一心,对扬圣天子之休命乎!

粤稽有虞之君,绍陶唐之治,虑百姓之阻饥也,则命稷为田正,播时百谷,使斯民得其养。虑百姓之弗亲也,则命契典司徒,敬敷五教使斯民复其性。当是时也,黎民於变,万邦咸宁。迄三代迭兴,以言其田制,井地之设皆仿《河图》。《河图》体圆而用方,故里径一而围三,合三而成九,而井之体成。夏一夫授田五十亩,取《河图》中宫之五也,时则计亩以入贡。商授田七十亩,取《河图》少阳之七也,时以六百三十亩画为九区,取七十亩,中公而外私,但借力以助耕,而不复税其入,故谓之助。周何以百亩?取《河图》之五十有五,《洛书》之四十有五,合之而成。乡遂用贡,都鄙用助。其田制虽不同,而所以厚民生则一也

以言其学校,夏曰东序西序,殷曰左学右学。至周而法制加详臼东胶,夏制也,以养国老,冬读书则在焉。二日虞庠,虞学也,以养庶老,春夏干戈,秋冬羽籥,大司成论说则在焉。三曰瞽宗,殷学也,以祭乐祖,春诵夏弦秋学礼则在焉。四曰天子辟雍,诸侯泮宫,周学也,在邦以释奠,出征受脤,反告献馘则在焉。五曰成均,四代之所共也。其学之名虽不同,而所以明人伦则一也。当斯时也,兆民允殖,比屋可封,此唐虞三代皆以教养为先,而致治效之隆也。

我太祖高皇帝龙飞淮甸,统一六合,扫胡元之弊政,兴昭代之文明。参酌古典,因时定制。虽不法井而民皆有田,轻徭薄赋,敦本尚实,其养之也厚矣。首务建学而民皆有造,躬行帅属,建中立极,其教之也至矣。歌仪鳳之治者,咸囿于春风化雨之中;乐鸢鱼之化者,悉游于景星庆云之下。其治效之隆,与唐虞三代同一揆也。太宗文皇帝中兴邦家,仁宗昭皇帝恭已守成。农事之重,心乎太祖之心;学政之崇,法乎太祖之法。三圣相承,同一揆也。

皇上嗣兴,恪谨继述,心体三圣之心,治法三圣之治。田制一遵乎成宪也,然劝课之政益勤,蠲租之诏屡下。学校一率乎旧章也,然劝督之法必严,教养之方益精。衣则思民之寒,食则思民之饥,其爱民同乎保赤矣。先民以孝弟,道民以礼乐,其德化本乎躬行矣。牧守者,生民休戚所系,必择龚、黄、卓、鲁之才以居之。师表者,风化盛衰所存,必择胡瑷、程颐之学以任之。是皆皇上已行之政,已验之效,犹且曰田里未皆给足,风俗未底刑措,欲臣举要以对。臣又知皇上谦退不足之心,即大舜好问好察、大禹不自满假之心也。

臣惟为政,固在乎用人之当,得人尤在乎考核之公。何则?铨曹乃人物之铨衡,风宪为百司之表率。使居是任者,诚能秉至公之心,择适用之才,精鉴博采,既已得而任之,而又循名责实,以行劝惩黜陟之典。皇上持不已之诚屡省而严敕之,则任教养之职者,举得其人。田野由是益辟,何患民之未足?风俗由是益厚,何患刑之未措哉?臣学不足以明体适用,才不足以博古综今,谨以是为献。伏惟皇上万几之暇,少垂睿览。臣谨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