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看清朝的正宗“馆阁体”吧,像机器一样精准,实在令当代人惭愧

 hy01 2022-02-03

当代许多专业的书法家对于“馆阁体”往往嗤之以鼻,认为其没有“艺术性”,不配称之为书法。

当从事实上来看,当代很多人的知名书法家,其书法水平也往往达不到这种所谓的“馆阁体”的水平。

所谓的“馆阁体”其实是一种“规整楷书”,其特点就是等大、黑亮、字字精准,就像是“印刷体”一样,这种书体从唐末就有,到了宋代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到了明清两代科举制度极盛的时候,“馆阁体”的发展便到了某种极致。

但古人的“馆阁体”与当代某些书家写出来的“美术字”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就是“书卷气”。

今人某些书法家写出来的“美术字”乍一看赏心悦目,但久看则生厌,毫无书卷气可言,用笔千篇一律,没有任何变化,而古代的“馆阁体”则是有着浓浓的书卷气,让人能够从初看出不俗的文雅之气。

公元1748年,这一年是清代的乾隆四十八年,在这一年的春闱当中,一甲第一名的“状元”便是一个有着极高学问的书法家,他写出来的字,堪称清代最为标准和正统的“馆阁体”。

此作便是梁国治。

很多人对于梁国治并不熟悉,他是乾隆十三年的头名状元,后来官职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等职位。清代著名的《四库全书》就是他主持编修的,并且《四库全书》皆用手抄完整,他就是负责其中“子集”的一部抄录工作。

梁国治的书法取法于“颜体”楷书,这也清代许多书法家不同,清代的多数书法家,所以欧阳询和柳公权的楷书为了应试的标准字体,而“颜体”因为朴拙而难以写得秀逸而工整,但在梁国治的笔下,却能够将颜真卿的楷书写得“书卷气”十足。

关于梁国治,历史上有这样的记载:

“品学端醇,小心谨慎,扬历中外。工书法,著有《敬思堂文集》。卒于乾隆五十一年,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由此可见梁国治不仅学问深厚,书法精湛,同时为人纯良,谨慎为官,这也是他能够得以善终的一个原因。

在今天的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梁国治的楷书《千字文》。此作写得极为精雅,每一个字都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汉字,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知道《千字文》不仅一篇千古奇文,更是千百年来每一个书法家必创的一件作品,并且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流传后世,所以书写此作往往倾尽心力,乃是自己生平书法最高水平的体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