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苏德之间的第一场战斗,也是一场人类战争史上最血腥、最大规模的机械化战争。
这是两个悍勇民族的直接较量,是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针尖对麦芒,是苏联军民对独裁者希特勒的奋勇反击。
这场伟大的卫国战争,从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开始打响。
布列斯特要塞地处白俄罗斯与波兰交界,位于布格河东岸,不仅是连接俄罗斯与欧洲各国的重要通道,也是俄罗斯重要的军事据点。
20世纪初,沙皇俄国曾在此建立要塞。1917年,俄国为停止战争,在这里和德国进行谈判,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随后退出世界第一次大战。

1919年,波兰出兵占领了布列斯特。1920年,苏俄发兵攻打波兰,夺回要塞,但就在同一个月,波兰军队又抢回了要塞,苏联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
布列斯特被苏联和波兰如此反复抢夺,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1939年,德国发动闪电战,钢铁洪流迅速荡平波兰,苏联趁机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配合德国从东面夹击波兰,波兰亡国后,苏德迅速将瓜分其领土,布列斯特又回到苏联手中。(注:波兰位于苏联和德国中间)

布列斯特要塞位置如此重要,其防御自然也备受苏联重视。自从重新拿回布列斯特的控制权后,苏联便开始对要塞进行加固和修复。然而,按照当时的惯例,负责修筑这些防御工事的人是苏联囚犯。
囚犯修防御工事,积极性自然不高,因此此地的修复工作进度十分缓慢,直到两年后苏德战争正式爆发,布列斯特要塞的许多重要火力据点还没有完工,要塞内应该放置重武器的地方空空如也,导致许多士兵在和德军开战时,只能依靠步枪等轻武器冲锋。这也间接导致了布列斯特要塞的沦陷。

苏德签订和平协议后,苏联认为可以将希特勒这股“祸水”东引,便没有做好充分的应战准备,给了希特勒可趁之机。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约定,启动巴巴罗萨计划,对苏联发起进攻。
而此时苏联对战争毫无准备,在签订协议后,苏联人还以为德国人是友好的伙伴,就在战争爆发的前一小时,还有一辆满载德国支援苏联物资的火车通过布列斯特,前往莫斯科。
然而炮火来得猝不及防,希特勒迅速翻脸,大战一触即发。

1941年6月21日,布列斯特要塞仍是一片祥和,不少高级指挥官趁着周末,带着家人去附近的明斯克或者维尔纽斯,周末不用训练的士兵约上女友,一起去看电影。
要塞里设施齐全,这里不仅有驻扎的士兵,还有许多军官家属也住在这里。
所有人都享受着夏日周末的愉悦,没人会想到,仅仅一天后,这座美丽要塞将变成恐怖的战场。
6月22日凌晨,轰然的爆炸声打破布列斯特要塞的宁静,城中士兵从睡梦中慌乱惊醒,衣服都没来得及穿就开始向阵地跑去。

德军12个炮兵营一字排开,对布列斯特要塞发起猛烈攻击,无数炮弹重重砸在要塞墙上,德国空军也迅速越过边界线,向要塞投下雨点般的炸药。城内满是慌乱奔跑的人群,伤员的哀嚎声和儿童的哭叫声交织成一片。
在德军炮火猛攻下,要塞的多个军需仓库被被迅速摧毁,由于缺少指挥官,士兵只能自行到武器库拿起枪冲到城门,混乱中,大部分士兵手中武器火力并不充足,只能抵住德军的第一波冲击。
在一轮恐怖的炮弹轰炸后,德军步兵迅速越过要塞护城河,来到城门下。然而令他们惊讶的是,要塞堡垒的外墙竟然异常牢固,德军的炮弹并没有完全摧毁这些堡垒,苏联红军依据堡垒优势,发起反击。

由于缺乏指挥官又被突袭,苏联红军刚开始难免陷入混乱,这时苏军第84步兵团政委福明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起指挥任务。
当看见德军越过护城河,来到要塞城下时,福明和一众政委身先士卒,带头冲锋,他们高喊着”为了斯大林“,端起冲锋枪,向敌人冲去,双方在要塞外爆发了一场激烈的肉搏战,苏军的悍勇反击顺利将第一批入侵者击退。

在知道外援无望后,苏联守军坚决履行军人职责,和敌人战斗到底。除了死守堡垒,苏军也曾尝试直接突围,但鲜少有人能突破防线,即使有几个人幸运进入另外的堡垒,但很快或战死,或被俘。
为了能让德军坦克顺利开进苏联内部,德军必须打下布列斯特要塞,如此重要的任务,自然要王牌部队来完成。

第一次攻击受挫,并没有改变德军的行动计划。很快,更多的德军越过护城河,和要塞堡垒里的苏联红军展开激战,德军2辆坦克也开上战场,向要塞的中心城堡发起进攻。
苏联红军抵死反抗,击退了跟在坦克后的德军步兵,失去步兵的掩护,坦克很快变成战场上的靶子。一辆坦克被苏军的反坦克炮击毁,另一辆坦克则被苏军用铺在路上的炸药炸毁。

德军源源不断地涌上来,要塞情况危急,军官训练学校的学生们主动加入战斗,牢牢牵制住了德军的主要突击力量,为中心堡垒的家属、伤员撤离争取了时间。
6月22日中午,德军终于对要塞完成合围,此时留在要塞堡垒中战斗的苏军仅有4000余人,他们被分割在4个堡垒中,各自为战。

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当天晚上,激战一昼夜的苏军十分疲惫,而且由于战斗中没有充足的药品、食物等补给,在堡垒中的伤员很多因失血过多或感染而死亡。
福明等政委一直尝试联系上级军部,但始终无法接通电台,无奈之下,堡垒中的苏军只能开始独立自救。
中尉率领数百人试图转移到另一个堡垒,再通过横渡护城河到对岸来突围。但在行动过程中,这支突击小队遭到德军炮火的猛烈攻击,伤亡惨重,中尉等人刚转移到另一个城堡,便遭遇德军机枪的疯狂扫射,中尉当场阵亡,百余人损伤惨重,剩余9名幸存者被德军俘虏。
突围不成,堡垒又无补给,苏军要么在堡垒中坐以待毙,要么杀出一条血路。
福明带领苏军趁夜色摸出堡垒,在德军阵地附近埋下大量地雷,并朝德军阵地发起进攻,然而在德军的强势火力压制下,这次行动也未成功。

到23日,布列斯特苏军的状态已经十分不利,但仍然在拼命抵抗,每一处房屋都可能会有苏军扔出炸弹,每一处废墟里有可能藏着一个疯狂的苏联士兵和一挺机枪,德军不得不清理要塞中的每一座建筑,推进速度十分缓慢。
面对德军的强力压制,苏军实在难以抵抗,福明不断的向上级发送电报:这里是布列斯特要塞,我们仍在战斗,我们需要援助!

然而,他的呐喊无人回应,福明不知道,此时此刻,苏联的整个国境线都已经沦陷在战火中,边境大部分苏军的通讯被切断,成了”信息孤岛“,就连莫斯科的中央指挥部都无法联系到前线,何况布列斯特要塞。
在知道外援无望后,苏联守军坚决旅履行军人职责,和敌人战斗到底。除了死守堡垒,苏军也曾尝试直接突围,但鲜少有人能突破防线,即使有几个人幸运进入另外的堡垒,但很快或战死,或被俘。

苏军的顽抗让德军的战斗时间不断延长,为了尽快占领要塞,德军向苏军发出了最后通牒,逼迫苏军投降。
6月29日,要塞临时推选出来的指挥官,扎夫里洛夫少校强迫堡垒中的妇女和儿童投降,但要求所有军人必须战斗到最后一刻。
德军限令的投降时间一过,德军再次发起进攻,潮水般的德国士兵向堡垒涌去,苏军冲出堡垒,和德军展开激烈的近身战。

苏军的顽强令人惊讶,几乎所有人都杀红了眼,堡垒中遍布尸体,鲜血满地。德军士兵出动火焰喷射器和炸弹,对准那些顽抗的苏军。在成天的火光中,苏军一个个倒下。
到6月30日,德军已经全面占领布列斯特要塞,无法抵抗后,有士兵在绝望中自杀。福明被俘虏后,叛徒出卖了他的政委身份,最终被枪决于堡垒门外。

尽管德军在6月底便已占领布列斯特要塞,但仍有部分苏军在顽强抵抗,7月12日,扎夫里卢夫上校率领小股苏军在继续作战,一直到7月23日,德军才抓到他。
布列斯特要塞在苏德众多血腥残酷的战役中并不显眼,而且由于通信隔离,许多人并不知道,这里曾发生过如此惨烈的战役,曾有许多人战斗到最后一刻也不投降。
直到1944年7月28日,苏军收复布列斯特要塞,从城中挖掘出832具苏军遗体和守城苏军在废墟中留下的一系列遗言,这场悲壮的战役才被世人知晓。
这里是苏联屈辱的起点,但最终苏联军民用顽强的毅力,打退了侵略者,重新夺回家园,布列斯特要塞又重新闪耀自由的光辉。
参考资料:
《永恒的光荣属于不朽的英雄——布列斯特要塞之战》
《誓死不撤出布列斯特英雄要塞》
《不屈的要塞——记荡气回肠的布列斯特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