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给很想读《红楼梦》却一再放弃的你,今年和我一起读完它吧!

 书语人间 2022-02-03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01.

我是从去年秋天开始重读《红楼梦》的,这已经是我人生里第五次翻开《红楼梦》了。

推荐我的朋友告诉我,这是一本能让我的为人处世会发生极大变化的书。与此同时,他还告诉了我具体的读法,把人物的对白遮住,想想自己如果是书里的那位角色,会去如何接话。

与以往一样,我翻开了这本书,并在读完了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后,把它扔在了一旁,脑海里飘出一句尽是些家长里短,婆婆妈妈的,算什么旷世巨作,烦死我了~

后来,我转念一想,《红楼梦》既然能得到那么多人的喜欢,我一个人欣赏不来,那肯定是我的问题。

于是,我又先后在网上下载了《蒋勋说红楼》《刘心武讲红楼梦》等解读,在头条上关注了多个解读红楼梦的博主,迎来我的第78910次的弃坑。


也许我和《红楼梦》真的没有缘分吧,我这么想着,安慰着自己,把《红楼梦》放回了柜子,下定决心以后都再也不碰它了。

时间一晃到了2022年。这几周里,我经历了许多不开心的事情:

我的写作遇上了瓶颈,想要转型却不知道该往何处走;因为不善于处理人际冲突,结束了我运营了半年的社群;因为不会聊天,在互联网上相了几个男生都没有下文;想和家里人、朋友聊聊,却不忍心去破坏大家的幸福……

昨天晚上我就想啊,

生活反正都已经这样了,都down到谷底了,不如翻翻《红楼梦》打发一下时间,说不定这一次就能看下去了呢


万万没想到,我昨天竟然一连看了10多回,越看越想看,直到凌晨4点钟,才恋恋不舍地把它放下。

今早醒来以后,我心里想着的第一件事,不是吃饭,也不是洗漱,更不是玩游戏,而是《红楼梦》好好看呀,曹雪芹好有才啊,我要继续看下去~

所以,这一次,我想我肯定不会半途而废了。


02.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照我过往的阅读经历,发现了3个,很难坚持把《红楼梦》读下去的原因,我想它们之中,有的可能也一直困扰着你,并影响着你的阅读体验。

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和你分享我的阅读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第一个原因,我认为,和《红楼梦》的文学地位有关。

有别于其他文学作品,《红楼梦》在许多人心中都有着崇高的地位。

尤其是近些年红学家们对这部作品抽丝剥茧的研究,让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本书里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哲理,谁要是觉得这本书读起来很轻松,那就是在亵渎文学,亵渎雪芹。

面对这本书时,有很多人其实都是不忐忑不安的,总想着里面悟出些个什么来,因而也很难带着一种轻松、愉悦的态度去面对它,远不如读金庸小说那么轻松。

结果,还没读上几回,便被心里的包袱给压趴下了。


第二个原因,我觉得,和《红楼梦》的写作方式有关。

首先申明啊,我这不是在挑曹公的刺儿,或者觉得这么写不好,而是说,这本书的信息量,对咱们普通人来说,实在是太大了。

小到只在开篇出现过的甄士隐,大到我们都熟知宝玉、黛玉、宝钗、湘云、王熙凤等人,曹公都会不吝笔墨,去对他们作一番详细地刻画。

加上曹公对于园内景致,以及众人吃穿用度的详细描写,使得《红楼梦》成为了一本需要极大的耐心与意志力,甚至是体力,才能够读完的著作。


最后一个原因,我觉得,和个人阅历、心境有关。

《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在破产倾家之后创作的。

在《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第一段里,作者自述,他是依托自己早年在南京亲历的繁华旧梦而写作此书。

因流落北京西郊,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猛然回忆起年少时家里的所有女孩儿,觉得她们见识、才华都远超自己,不禁深自愧悔。

祖上九死一生创下这份家业,当年自己身在福中,却不务正业,不听从父母师长的管教,以致长大后一事无成,半生潦倒。

曹雪芹将这段经历和悔悟写成小说,就是要告诉读者,虽然自己罪不可免,但那些女孩儿在生活里都确有其人,万不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使她们的事迹湮灭无闻,

一念及此,便心神荡漾,一切困难都不在话下,并假借雨村之言,写出一则则故事来,为排遣自己的苦闷,也供读者把玩赏析。


联想到我自己,我也会发现说,自己身上也有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毛病。

特别是我大学刚毕业的那几年,心中总会有很大的怨气和不甘心,接受不了自己的平凡与普通,想着自己是个要做大事的人,总是没有办法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好生活里的小事。

于是,大事没做成,小事没做好,想要活成了一个传奇,结果却活成了一个笑话。

我想,也许是因为有了这样多经历,我才会对平淡的生活,产生出非常强烈的的向往,希望自己接下来的人生,能够平安顺遂,能够只为下顿饭我该吃些什么之类的琐碎小事去烦心。

而那些曾让我最不屑一顾的平淡,反倒是成了最打动我的内容。



03.

分析了三个《红楼梦》难以读下去的原因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该以怎样的方式去亲近这本鸿篇巨著。

首先,是扔掉手里的一切资料。

为什么不让大家看讲解呢?其实,很简单。这些讲解虽然都很好,不少还是名家的大作,但是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毛病,那就是,它们都是别人读了《红楼梦》以后的感悟。

换句话说,不管这个人他读了多少遍《红楼梦》,讲得有多么好,对人物分析得有多么透彻,这些都是他的,而不是你自己的。

你是没有办法把它们通通复刻到你脑子里,你花的时间再多,所能得到也只是零零散散的信息,而不是知识。

因而,读《红楼梦》咱们就要读最原汁原味的,我们可以在读完一段故事后,去搜索一下其他网友对这个人物的解读,绝对不要一上来就搜讲解。

我买的是这本,下文里的页数也参考的是这一本

其次,是把它当成一本短篇故事集。

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红楼梦》里的人物、细节、伏笔实在是太多了。

如果你把它当成是一部完整的小说来看,光是记住书里那480个人物的名字,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会把你给彻底整崩溃

因而,对于第一次接触《红楼梦》的咱们,一定要学会给自己制定阅读目标,把它变成一部许许多多个小故事组成的短篇故事集,根据咱们的时间,一次读上2-3个。

 
举个例子,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里面有五个小故事。

第一个,是从列位看官……”(p1)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p3)

讲的是有一枚女娲补天时留下的顽石,求着两位先师带着自己一到,去那富贵场、温柔乡里多享受一年,二位在劝阻无果后,便答应了石头的请求。

第二个,是从后来不知又过了几世几劫”(p3)且看那石上是何故事”(p5)

讲的是从《石头记》到《红楼梦》的发展经过。

第三个,是从当日地陷东南”(p5)梦中之事便忘了对半”(p7)

这一段从传说回到了现实之中,讲述了甄士隐做的一个梦。

他的梦里面有一僧一道,他们在谈论神瑛侍者(贾宝玉)用甘露浇灌一株绛珠仙草(林黛玉),后仙草幻化人成,追随神瑛侍者下凡,决意把一生的泪水还给他的故事。

第四个,是从又见奶姆抱了英莲走来”(p7)士隐听了,也只得罢了”(p10)

这一段是在讲的是甄士隐和贾雨村的三段往事,从两人相识写到了中秋月下对谈后,甄士隐出资支援贾雨村进京赶考,期间还穿插了贾雨村和甄家侍女的故事。

贾雨村会作为线索任务在本书的第三回里出现,成为林黛玉的老师,并在林母去世后,受林如海之托,送她去投奔她的外婆贾母。


第五个,是真是闲处光阴易过”(p10)到全篇结尾。

讲的是甄士隐的独生女甄英莲在元宵佳节因家仆霍启小解而被人贩子拐跑后,甄士隐一家身上所发生的故事。

后面的内容,与之类似,也能够拆解成一个个小故事,大家在读的时候,建立起这个化繁为简,化大为小的意识,开头就会容易许多。


最后,是人情练达的部分。

这一次读《红楼梦》的时候,书中的人物的对白进退,一直是我非常关注的部分。

我这个人因为从小嘴比较笨,肠子比较直,听不懂潜台词,不会看人脸色,因而吃了很多闷亏,经常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得罪了别人。去年年底,我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刻意做了一些调整,发现自己有了很多积极的变化。

因此,今年也有在这一方面精进的打算。

《红楼梦》它于我来说,最大的价值也在这个地方,它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场景,每个场景又由不同身份的人物所构成,你多去读,多去思考,多去分析一个人为什么,在自己遇到类似的场景时,也会知道该如何去表达。


举个例子,《红楼梦》的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卫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在秦可卿病逝后,尤氏也病倒了,贾珍一下子找不到合适的主持葬礼的人选。这时,宝玉便向他建议,让他请王夫人的媳妇凤姐帮着主持。贾珍便来到了荣国府,向王夫人、邢夫人借人。

王夫人一开始并没有答应他的请求,推脱说他一个小孩子家何曾经历过这样事,倘若料理不清,反叫人笑话,倒是再烦别人的好,最终在得到了贾珍的充分授权后,才看向了凤姐。这时,凤姐最终因王夫人的松动,高兴地应了下来。


如果我们把这个对话抽象一下,便会发现它和职场里跨部门“借人”有相通之处。

假设你是一个部门主管,别的部门的人来借人,那么,不管是好是坏,你最好都先端起来,推脱一下,试探一下对方的诚意,等着对方态度鲜明以后,再应下来。这样一来,即使事情搞砸了,对方也会感激你在关键时刻的鼎力相助。

而你如果是王熙凤那个角色,有别的部分领导来找你的领导借人,那么你就到懂得占队,即便心中早已窃喜,也要等自己领导这边默许了、点头了、答应了,再去帮着对方干。不然,你要真搞砸了,两边都会得罪,没人帮你了。

上述类似的小剧场,《红楼梦》里面的还有很多,每每读到时,我都会对曹公他那高超的情商和文笔感到由衷的敬佩,对自己以往的尽是些家长里短”的评价感到羞愧和汗颜。

以上,便是我在读《红楼梦》时的一些思考。

希望对你有帮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