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房对联选粹:君子爱人齐乎众欲,志士居业本此一诚

 流水春风的小馆 2022-02-03
    钱南园(1740-1795)先生有这样一副墨迹:
君子爱人齐乎众欲,志士居业本此一诚。

    先看上联“君子爱人齐乎众欲”。大意是——君子“爱人”,应当“齐乎众欲”一一也就是急大家所急、想大家所想,努力去满足大家的需求。
    孔子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里“喻于义”是对君子的高标准要求,但“喻于利”并不是说小人不好,而是给君子开出了一剂处事良方。君子想成就事业,就得依靠群众;想要依靠群众,就得给群众利益。常言道: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不“齐乎众欲”,不给大家利益,谁会跟着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反过来呢?你给了大家想要的,大家也一定不会亏待你,或者是名、或者是利、或者是名利都给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你争。
    再看下联“志士居业本此一诚”。大意是——有作为的人不管干什么事,前提首先是真诚。

    孔子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中国历史上讲诚信的故事太多了,从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到曾国藩以“诚”对列强、实事求是处理天津教案,等等等等,这里不多说了,来看两个反面的。 

    一是北宋末年靖康之变的事。

    宋辽两国自1005年澶渊之盟后,和平共处了100多年。1120年,宋朝和北方崛起的金国达成“海上之盟”、夹击辽国,辽国使臣悲愤地讲:澶渊之盟文书俱在,堂堂宋朝怎能如此不讲诚信?

    辽国灭亡后,宋金直接对峙,双方约定不得招降纳叛。但宋朝又不讲诚信,招降叛将张觉。被金国发现后,先送了个假首级,看能不能应付过去;没想到被金人识破了,最终不得不杀了张觉、把真首级送去。

    再有,1026年首都汴京第一次被围后,宋金和谈,答应割让太原、中山、河间等三镇给金国。但金兵退去之后,宋朝又马上反悔,不与交割。气得金兵又第二次南下,包围汴京,终致酿成了“靖康之变”。

    章惇讲“端王轻佻”,大家看,一个朝廷,能这样反复无常,岂止是端王(即后来的宋徽宗)轻佻,整个北宋中央政府都堪称“轻佻”!孔子不是说过:“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宋朝这么多读书人,这圣贤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庙堂之上玩江湖把戏,最终玩了个自取其辱、自寻灭亡。

    二是1949年蒋介石和李宗仁关于“继任”、“代行”总统职务的事。

    1949年初,国民党军队一败涂地,为了找个台阶下,蒋介石宣布引退。他发布声明:“战事仍然未止,和平之目的不能达到。本人因故不能视事,决定身先引退,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

    蒋介石这么做,也没和副总统李宗仁商量。李宗仁看了这个声明,不明白自己根据《中华民国宪法》,是可以正式继任总统?还是只能暂代总统职权?为此他专门咨询了宪法学家王世杰,王世杰讲蒋介石没病没灾,应该是属于辞职,李宗仁可以根据宪法继任总统。

    当然,蒋介石是绝不让李宗仁继任总统的。他只想李宗仁挂着“代总统”的名,替他收拾国民政府在大陆最后的烂摊子。

    1950年3月,蒋介石觉得时机成熟了,宣布“复职”,李宗仁的“代总统”也就当到头了。

    大家看,这不也是在庙堂之上玩江湖把戏吗?这样的政府,焉能不败?

    宪法专家王人博在讲到蒋介石与李宗仁的这段恩怨时,说了一句很扎心的话:

    蒋介石、李宗仁这些民国政治家们,当他们在博弈过程中“抠”宪法的“字眼”时,实际上是从宪法里面“抠”打架用的“砖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