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稷山 梁晓慧//初二回娘家

 后稷魂 2022-02-04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2021年元旦,我们开始整理写作爱好者的作品链接,以丰盈后稷文学宝库!2022年,我们将继续。点击下面加粗字链接,品读《后稷文苑》宝葫芦: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2021)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2022第一辑)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2022第二辑)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2022第三辑)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2022第四辑)

后稷文苑新年寄语

发刊制作:葛丽娟

协助制作:焦云竹  薛前发



稷山梁晓慧//如家的菜摊暖暖的情
稷山梁晓慧//亲爱的老妈,回去后多保重身体……
稷山梁晓慧//上夜班的经历
稷山  梁晓慧//想回家看看

初二回娘家
 

稷山 梁晓慧

回娘家喽!

这无疑是这个春节里我最期待的一天,2月2号这天天空晴朗,阳光明媚,真是应了那句回娘家的路上风是暖的,天上的云朵像棉花糖似的,心都是甜的……

一大早收拾妥当,我们一家三口从离家最近的高速口上去,一路上阳光和韵,车里放着轻柔的音乐,老公娴熟的驾驶着车辆,一个小时左右已到河津南了。下了高速首先配合疫情防控检查工作,出示健康码、行程码等,检查完出了高速口离家约五六公里路程了,给妈妈打了电话说约十分钟后就到。

自03年结婚以来,爸妈就去了太原,近二十年父母兄嫂过年基本都在太原度过。以前老公和我也会常常领着孩子去太原拜年,聚在省城哥哥家,也是热闹非凡,享受着团聚的美好时刻,省城里的公园、电影院、科技馆等等都有我们的足迹,但是坐落在村里的那个农家小院,总是让我魂牵梦萦,那里是我出嫁前,生我养我的家,2020-2021年父母回到家乡,将老屋重新装修一番,家里添置了很多现代化的家电,厨房也装了一排阔气的橱柜,生活越来越便利,夏天的时候父亲买了电动车,去往县城、各个村子之间赶集方便了许多。入冬以来,我们兄妹三人就异口同声的邀请老人到我们各自家里来过冬,每次打电话都是再等等再去,冬天本就是农闲时节,父母每天和村里的叔叔婶子们一起打打牌,聊聊家常,倒也悠闲自在,进入十二月份西安疫情严重,与之相邻的老家也有了密接着,父母更是不愿意离开老家,就守在老家配合疫情防控,做核酸监测,居家隔离,与此同时我们兄妹几个也时刻关注着老家的疫情动态,随着县城的解封,哥哥一次又一次催促爸妈到太原去,年关将至时母亲打来电话,说下定决心了,今年就在老家过年,随后就和父亲开始置办年货,这也是自我出嫁十九年以来,第一次可以在老家过年。

车行至家门口时,父亲早已等候多时,看我们下车,父亲赶忙迎了过来,和我们一起搬行李,母亲也乐呵呵出来,一进家门,阳光洒满整个院落,走到屋子里,茶几上摆满了干果、水果,新鲜的砂糖橘,透出盈盈的桔色,也似是在欢迎着我们的到来,坐下来没聊几句,母亲准备要熬汤,父亲一看时间十一点不到,就说再等等,没一会母亲又开始督促父亲准备饭菜,父亲说他心中有数,我想每个父母心中都有一个菜谱,莫过于此了吧!

老公搬个凳子去院子里晒太阳了,小儿跑到平房顶看屋外热闹去了,我留在屋内与父母拉拉家常,十二点半时午饭做好了,满满一桌子,餐具还是我小时候用的

八仙过海盘子,回忆满满,也充满了仪式感。群里哥哥姐姐也发来了在太原相聚的动态,一家人通过网络视频隔空相互祝福,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小院……

午饭过后躺在家里的大土坑上,盖上被子温暖又踏实,美美的睡了一个午觉后,开始返程了,初二回娘家拜年,一是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是每个出嫁女儿的情怀吧!



梁晓慧,大专文化,稷山县稷峰镇上迪村人,从小喜欢文学,喜欢用文字记录亲情时刻,感念这亲人带给自己的无限力量!
发刊制作:葛丽娟
协助制作:焦云竹  薛前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