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气的代价!(深度好文)

 天地人和w 2022-02-04


结尾曲:陈奕迅 - 稳稳的幸福

《菜根谭》说:“燥性者火炽,遇物则焚。”

意思是说,容易动怒的人,就像一团炽热的火,遇到不顺心的事,一点就着,不但烧伤了别人,也烧着了自己。

世事繁杂,我们很难事事称心。

如果遇到一点事,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火冒三丈,生活也很难顺遂。

而那些真正的智者,之所以人生顺畅,是因为他们压住了脾气,留住了福气。

01

生气时说的狠话,伤人伤己

听过一句话:“恶语就像回头箭,伤人亦伤己。”

生活中有许多人,火气一上来,便口无遮拦,把该说的不该说的,能说的不能说的,全都一吐为快。殊不知,他们是一时的气话,却在无意间伤了有心人。

所谓,口不择言,寒人心;恶语相向,断人情。

那些绝情的狠话,就像一剂毒药,一旦说出口就再也收不回来了,再好的关系也会逐渐走向破裂。

在热播剧《小敏家》中,刘小敏的母亲王素敏,念及金家对自己过往的恩情,想劝女儿小敏去照顾前女婿金波。

然而,刘小敏对金波厌恶至极。王素敏的这番话,不偏不倚地刺痛了刘小敏最敏感的那根神经。于是,母女俩多年积攒的矛盾彻底爆发,两人便开始相互指责,互戳痛点。

母亲说:“那是你的前夫。”

女儿回怼道:“当年要不是你,一定要我嫁给他,他也不会是我的前夫。”

母亲又道:“当年选金波,是因为他的条件好。谁知道他现在变成这样?你现在全赖起我来了,我给你带孩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刘小敏听母亲这么说,心生愧疚,打算就此打住。毕竟母亲也是一片好心,她们也没必要为了一个外人相互置气。

可老太太收不住嘴,非要火上浇油:“金波喝酒撒酒疯是不假,你呢?你就没有做过出格的事?”

刘小敏一听此话恼羞成怒,直接拍桌子站起来,多年来憋在心里的话,像是开了闸的洪水,倾泻而出。

“我和苏老师清清白白,是你们觉得我和苏老师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

“还有一件事,我说了多少次要离婚,你们听见了吗?我说了多少次?你不同意,他父母也不同意,户口本和结婚证是不是你藏起来的?”

面对女儿的质问,王素敏几近崩溃,大声吼道:“你心里一直都怪我,我欠你们所有人的,满意了吧!”

最后,刘小敏气呼呼地把自己关进房间,而王素敏赌气转身下楼去了。

就这样,母女俩因为陈年旧账吵破了头,大大伤了和气。

当我们气急败坏地撂下狠话时,其实既伤了别人,也伤了自己。

正像一句话所说:“生气,就像我们一拳打在墙上,你用多大的力,你的手就会有多痛。”

针尖很小,却扎人极痛,舌头没有骨,却极伤人。

真正的聪明人,早就懂得了在发怒时保持冷静,避免因气头上的话,伤了最亲密的人。

图片

02

生气时做的蠢事,害人害己

知乎上有人问:生气的时候非常极端怎么办?

有个网友回答:

我生气时,做过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有时还伤害到了别人,做完又后悔。所以,一定要努力克制自己,不做傻事,想清楚了再行动。

的确如此,人在生气时,容易失去理智,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等事后醒悟过来,后悔已经晚了。

看过一个新闻报道,顾客张女士因留差评,遭遇外卖员上门威胁。

有一天,张女士在网上点了一份鲜切水果。

当时,张女士一直在通话中,外卖员的电话无法打入。

等她挂完电话,发现订单状态为“已送达”,便回拨过去咨询。外卖员却说,自己已经送过一次了,要等明天再送,而且态度很不友好。张女士对此答复十分不满,便在在平台上给这位外卖员留了差评。

第二天中午,张女士正在午休,突然听到门外一阵巨响。打开门才发现,一名“饿了么”的外卖员正在疯狂地砸自家的门。

见张女士开门,外卖员情绪更激动,一边拿手指对着张女士,一边破口大骂:“差评给我取消掉!3分钟解决不了,我就弄死你。”

张女士怕自己有危险,想要关上门,却被外卖员狠狠地用身体顶住,同时,他还强行跨进一只脚不让张女士关门。

情急之下,张女士只得假借打电话取消差评,偷偷报了警。

最后,外卖员因滋事恐吓,被警方拘留10天。

有些人,一旦遇到生气的事时,就会控制不住自己,做出一些蠢事,让自己后悔不已。

古人云:“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则无忧。”

那些被情绪支配的人,做事从不考虑后果,到头来只会自食其果,害人终害己。

真正的聪明人,都懂得遇事不冲动,深思熟虑后再解决问题,才能使事情化险为夷。

正如曾国藩所说:“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图片

03

世上最无用的事,就是生气

樊登曾说:

不必要的负能量,一定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保持冷静,才有机会快速妥善地处理问题。

生气,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也是最无用的发泄。

它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有可能惹上更大的麻烦。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日,一位高僧推开门正要往外走,恰好被一位闯进来的壮汉迎面撞上。由于力气过猛,两人不禁一阵踉跄。

瘦小的高僧,被撞得鼻青脸肿,眼镜也碎了。

而壮汉身材魁梧,并无大碍。但他却恶人先告状,对着高僧大声训斥道:“你走路不长眼的吗?戴眼镜顶个什么用!”

高僧一笑置之,仔细看了看坏掉的眼镜,然后,慢条斯理地将它收了起来。

壮汉本以为高僧会和自己大吵一番,但他看到高僧并没有生气,便十分好奇地问道:“喂!我说和尚,刚才是我撞了你,还对你发火,你怎么不生气呢?”

见壮汉有丝悔意,高僧借机开释到:“生气,能消除我脸上的淤青吗?生气,能让我的眼镜复原吗?如果不能,那生气就没有意义。如若我因此生气,我们的矛盾只会进一步扩大。”

简单的几句话,却道出了高僧豁达的人生态度,和高明的处世智慧。

有人说:“如果吼叫能解决问题,那么驴将统治世界。如果暴力能化解矛盾,那么狮子将征服一切。”

为人处事,只有懂得适时地整理自己的心绪,才能温柔地说话,清醒地做事,最终成为生活的赢家。

在林则徐的书房里,悬挂着一幅写有“制怒”二字的牌匾。

这是他的父亲临终时,为提醒他,警惕容易发火的毛病,所写的遗训。

此后,林则徐便将“制怒”作为自己终身的座右铭,时刻警示自己不要丧失理智。而他对这块牌匾,更是视如珍宝,无论到哪就任,都不忘带上它。

虎门销烟事件后,清政府迫于列强的压力,将林则徐发配边疆。

临走前,林则徐特地交代夫人,一定要带上那块牌匾。

夫人不理解,便问道:“家里比这个贵重的东西还很多,为什么非要带上这个?”

林则徐说出了这块牌匾的由来,感叹道:“过去几十年,它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如今,我年老了,更要靠他来养身。”

老话说得好:“暴怒能使小过变成大祸,有理变成无理”。

人生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各种烦恼。心情偶有波动本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任由火气蔓延,就会让小事生烟,大事冒火,最终好运也消磨殆尽。

越是活得通透的人,越懂得生气是世界上最无用的事情,只有心平气和,才能活得舒心畅快。

图片

04

人生下半场,少生气,好好活

《菜根谭》中说:真正的福气,其实是一个人的静气。

这个世界上,许多人为了摆脱“生气”带来的困扰,苦心钻研各种修心开智的法门。

可仔细想想,这些法门的核心,都不约而同地落在一个“静”字上。

所谓“水静极则形象明,人静极则智慧生。”

水,静下来,方能映照万物;心,静下来,才能定中生慧。

一个人,心越静,则气越和;气越和,则人更顺;人更顺,则事易成。

人生下半场,少生气,好好活。

余生,愿你我都学会平心静气,做更好的自己,过更如意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