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麦干热风的危害与防御措施

 深海之星ccpsl0 2022-02-04
干热风俗称旱风、热风,对农业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特别是随着当今社会工业化程度的加剧,全球温度在逐年升高,干热风更加普遍。它是一种包括干、热、风3种气象要素特征的农业灾害性天气,必备的前提条件为高温、燥热、低湿、干燥及伴随有一定风力作用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
一、干热风的危害
我国的北方农作物主产区,特别是河南主要小麦产区,受害面积较广。干热风一般发生在5~6月少雨、高温的天气里,因为在此时,正值北方地区小麦抽穗及扬花、灌浆期,也是小麦生长的敏感时期,这种气象灾害天气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强烈地破坏小麦的光合作用和水分平衡,给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危害,更加影响籽粒的灌浆成熟,造成小麦青枯、早死,严重瘪粒,甚至大面积减产。
1、小麦开花期间遇干热风
若在小麦开花时期遭遇干热风气象灾害,小麦的芒尖干枯,叶片卷曲凋萎,花药也会破裂,从而导致不能正常授粉,结实穗数减少。这一时期干热风发生区域较广,全国各地都能受其影响,造成小麦大面积干枯、死亡,产量下降。
2、小麦灌浆期遇干热风
如果在小麦的灌浆期间遭遇干热风气象灾害,则会使小麦的灌浆速度受到影响,严重时可导致灌浆停止,当温度超过30℃这一界点时,小麦的淀粉总含量就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40℃为最低,最终影响淀粉粒的形成,造成籽粒瘦瘪,小麦的产量降低。
3小麦成熟期遇干热风
若小麦的成熟期遇到干热风,小麦的籽粒会出现早熟现象,从而导致小麦的千粒重下降。当受到较弱干热风的危害时,小麦的千粒重比平均值能下降1~3g,受到严重影响时,一般可减产3成以上。
二、干热风的防御措施
目前,相关部门和人员已采取了多种措施来防治干热风对农作物的伤害,结合生产实际中小麦干热风所带来的危害,应及时预防干热风影响,下面提出防御措施,为安全生产,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适时播种,打理农作物
了解和掌握了干热风发生、发展的规律之后,要选用早熟高产的品种,一般认为,落黄好的小麦品种都比较抗高温、燥热、低湿、干燥等.通过科学的农业技术手段防治干热风的发生,将小麦的播种期安排到最佳时期,尽量减少小麦的晚茬面积,而且要做到合理调整农作物布局,合理施肥,由此来改变田地土质的理化性状,并且要适时适量灌溉,争取小麦能够高产增收。
2、尽量改变田间小气候
干热风主要是通过高温、干燥、低湿加剧小麦植株的蒸腾作用,使水分供需失衡,阻碍代谢活动,破坏叶绿素,从而导致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所以植树造林,实行林粮间作是改土治水,改善田间小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田间空气和土壤里的含水量,使小麦植株的蒸腾强度变弱,故而根系部位的吸水能力就会逐渐增强。通过田、林、井、渠等的综合治理,改善麦田小气候,营造防护林带,使小麦灌浆过程明显、平稳,共同建造一个水源充足、减缓风速、控制旱情的小坏境,增强田间抗灾保障能力,尽量做到防御和减轻干热风对小麦的影响,使小麦稳定高产。
3、采取化学防御措施
采用化学防御措施对防治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也能起着关键的作用。大量试验结果和相关人员的实践经验证明,用适量的氯化钙或复方阿司匹林浸种能够很好地预防干热风的危害。小麦的孕穗期、抽穗期和扬花期,还可以喷洒0.2%~0.4%磷酸二氢钾溶液750~1125kg/公顷。但此溶液不能与碱性化学药剂混合使用。小麦的开花期和灌浆期间,相关人员可适量喷施20mg/kg萘乙酸,以提高小麦植株抗干热风的能力。在孕穗和灌浆初期适宜用食醋4.5kg/公顷或醋酸750g/公顷,加水600~750kg/公顷喷洒小麦,对干热风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同时认真做好“一喷三防”工作,应用烯唑或三唑酮醇与氟氯氰菊酯和多效唑或芸苔素再加上优质多元素叶面肥对植株进行喷洒施加防范。
在我国,小麦是继水稻之后的第二大粮食作物,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逐年提高,人口的飞速增长等状况,人类对小麦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因此,了解和研究干热风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对小麦危害表现及程度,做好监测、防灾减灾的防御工作,对于我国粮食生产与增产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附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