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很敏感,明天不一定

 智慧为师 2022-02-04

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你是否知道现在的你,是愿意与人沟通,还是想要独处呢?

人与人之间交往,免不了与对方之间的互动。人们常常说,话不投机半句多,但是酒逢知己千杯少。

而这些,都需要观察到对方是否与你的脾气秉性相合。是否能够潜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否能够和对方敞开心扉,并且可以有意识地体会自己和对方的感受。

这些都源于“敏感”。卡特琳.左斯特是高度敏感性研究专家,她的这本《恰到好处的敏感》,把敏感的世界做了细致的解读。并且赋予了敏感新的内涵。

一、敏感的定义

敏感,它的概念源于拉丁语。意为:与感受、感知、感官相关;感知能力或感知天赋。

敏感这个词汇,用于不同的领域会有不同的解释。

当在摄影领域时,“敏感”被理解为胶片的感光度。如果胶片的感光度不够高,照片是会在黑暗之中;如果胶片的感光度特别高,胶片则会在强光下变得模糊。而只有在感光度适中的时候,我们才能看到一幅清晰的图片。

当把某物描述为“敏感”时,则会预示我们,在面对它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

因此,我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景下,会有着不同的敏感标准。因此,如何在敏感和钝感之间从容切换?需要我们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分析。在书中有相应的测试卷。可以让我们测量成年人和青少年儿童的敏感性。

二、敏感的优劣

作者说,敏感于我们而言,是灵感还是负担,取决于我们看待敏感的角度。

同一件事情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一个乐观的孩子和一个悲观的孩子,同时看到半杯水。对于敏感的人,看待问题的方式。影响着他们的结果。

乐观的孩子说,还有半杯水,真好。

悲观的孩子说,就剩半杯水,伤心。

因此,我们的沟通交流,就借此发现共同的价值观和主张。诚实地面对自己心里的感受,并且与人沟通。会发现,敏感度相同的人在一起,更容易愉快地玩耍。

三、与敏感有关的测试

对于内心的敏感度,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那是为了更好地与别人沟通。最需要的是了解自己。通过练习:训练内心的声音。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内心。

任何破坏性的、懒惰的想法,社会阻碍我们的生活,继续前行。因此我们需要找到,内心的冲动,能够告诉我们下一步要怎么走。

《恰到好处的敏感》让我们进一步地认识自己,找到善待自己和与人交往之间的平衡。学会利用情绪的独特之处,让自己与敏感的关系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比起纠结自己有多敏感,练习把握敏感的维度更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