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王劲:神经外科正从治疗结构走向关注功能

 埂溪书楼 2022-02-04

2022年01月31日 16:16:10

作者|董蕊 编辑|董蕊

晚来天欲雪。虎年春节前的北京傍晚,灰暗的天空总是透着一些亮。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王劲从一天的工作中抬起头,正好看见窗外如水的车辆围着医院绕出一圈圈红色的洋流。

洋流,从西流向东。七年前的冬天,王劲也是从美国的西海岸回到了东方的故土。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七”是一个很有魅力的数字——“小成为七”。七年间,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从一家略显冷清的新兴医院发展成为北京回天地区(回龙观与天通苑)的重要医疗阵地;王劲所带领的神经外科,已是中国脊柱脊髓领域的皇冠明珠;中国的神经外科,也从传统的刀锋飞舞走向功能结合、智慧引领……

天色越来越暗,雪花开始飘落。明黄的路灯下,朵朵绒花迎风而上,飘进光的深处,也飘向七年前的那个冬天。

心向故土

2014年,11月的北京冬寒料峭,王劲的心里却像揣着一团火。

在美国学医、工作28年后,王劲选择回国工作——这也是他在刚出国时,就埋下的一个念头。

“改革开放后,国内神经外科的临床和研究水平仍然远落后于国外;硕士毕业后,也正是国内医学院和大医院选派医生出国交流的热潮,于是在家人支持下,我前往美国学习。”

王劲告诉凤凰网健康,初到美国时,他在依阿华大学医学院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做神经外科的基础研究,不分白天黑夜地在实验室里做科研,一干就是6年。

泡在实验室的专研,让王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在美通过神经外科协会认证的临床神经外科医生。全世界的医疗体系中,神经外科的培训时间最长,美国也不例外,并且美国每年招收的住院医师数量也很有限,绝大多数的名额也都分配给了本土的医学院校生。但是2002年,王劲一次性通过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测试,开启华人获得美国神经外科协会认证的大门。

“当时我们团队有五个人,就我一个做立体定向。”立体定向是利用设备与技术,对脑深部病变进行定位与诊断、进而完成手术与研究的技术。 “因为那时潜在病人数量少,手术需要昂贵的配套设备,前期要投入很多资金和精力,一般医院对这个支持力度小,很多人就不愿意做。”

别人不愿意做的他来做,只要能掌握最扎实的神经外科技术。就这样,王劲在美国做了十几年的立体定向医生。从“一针穿透”的脑肿瘤活检,到治疗帕金森和癫痫的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以及能够缓解疼痛的脊髓电刺激术(SCS),再到改善排便障碍的骶神经调控术(SNM)……都是拿手绝活。关于帕金森病的动物模型及相关研究,也让王劲拿下美国神经外科年会的一、二等奖。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王劲:神经外科正从治疗结构走向关注功能

图片说明:王劲教授工作照

这样的执着,来自父亲王忠诚院士自小的教诲。而王忠诚院士,是中国神经专科的开拓者与创始人,也是王劲职业的引路人。每一年,王劲都要和父亲深度交流国际神经外科学的发展变化。1987年前后,国内曾经掀起用肾上腺移植、胎儿中脑移植方式治疗帕金森病的热潮,王劲恰在美国从事此项研究,并且验证出来效果不佳。在向父亲告知了相关结果后,王忠诚院士及时出面叫停了此类项目,避免了更多患者受到伤害。

“在外越久,就越想家。祖国神经外科的发展,也需要更加尖端的设备和人才。”2014年冬天,王劲回到家乡,入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以副院长的身份开展工作。

锻造王牌

U.S.News公布的2022世界大学工科排名显示,清华大学位居世界第一。但是这样一所国际顶尖的理工科院校,医学院发展依然薄弱。为此,清华大学早已拟定医学发展战略,将临床医学作为其重点发展的内容之一。

国有所需,我必以予。2012年,王劲开始担任清华大学临床神经研究院副院长,每年回国与神经外科的主任医师一起,做临床科研项目,为内陆提供技术支持。2014年,王劲放弃在美国的事业高峰,加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俯身医疗一线、从头开始深耕。

2014年11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建院后,王劲联手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王贵怀,从专业、人才、学术等多个维度开启对清华长庚神经外科的锻造。

如果把神经外科比作一个人,那么脊柱脊髓领域就是这个人的脊梁,是领域的重要支撑与坚实基础。而擅长脊柱手术的王劲与擅长脊髓手术的王贵怀强强联合,撑起了“长庚神外”的金字招牌。

“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的主任王贵怀教授在髓内肿瘤手术领域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我们现在的髓内肿瘤手术量全国领先。我此前在美国也做了很多脊柱手术,包括固定、减压,所以脊柱手术也是清华长庚神经外科的强项。”

王劲告诉凤凰网健康,早在美国时期,自己就积累了近千例脊柱手术的经验。1999年,他在国内主刀了一台重要的手术。手术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父亲王忠诚院士。彼时74岁的王院士因为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压迫了神经,必须手术解决。但是由于王院士年事已高、脊柱手术风险巨大风险,院方及团队不免诸多犹豫。后来经过多次商讨,决定请王劲回国主刀,而王劲也不孚众望,顺利完成了手术,让父亲重新站了起来。

现如今,无论脊髓肿瘤、脊髓血管病、脊髓脊柱创伤、颈椎病腰椎病微创还是其他神经外科手术,清华长庚医院一年的手术量在900-1000台左右,且绝大多数都是高难度手术,是患者前来寻求的“最后的治疗”。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王劲:神经外科正从治疗结构走向关注功能

图片说明:王劲教授(右一)及其团队为患者手术中

重视功能

1957年,王劲的父亲王忠诚院士应用经额穿刺苍白球毁损术进行帕金森病的治疗,由此开创了我国功能神经外科的先河。而这种方法起源自1952年Cooper医生一次手术中的意外发现。

现如今,依托立体定向技术的提升完善、以及神经调控器械的高速发展,功能神经外科已经是现代神外发展最快的方向之一。而王劲,也是功能神经外科在国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支持者和引领者。

他这样向凤凰网健康描述:“如果说我们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是一栋房屋,那么以往神经外科做的更多的是修缮房屋架构。但是如果房梁、砖瓦、门窗、管道等等结构都没有问题,却就是打不开、不好使、发生堵塞了……这就需要功能神经外科上场了。我们开始从治疗结构走向关注、保护和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目的是让患者活得更好。”

世界范围内,神经外科的发展方向也在从“柳叶刀”变为“治疗仪”。脑刺激器、脊髓刺激器以及骶神经刺激器等神经调节器械方兴未艾,成为神经外科处理癫痫、帕金森、疼痛、排泄障碍等神经功能紊乱疾病的重要手段。

“早期的功能神经外科还包括损毁治疗,现在也已普遍为刺激器植入调节治疗所取代。刺激器的植入不会损坏神经功能,且可调可恢复,是功能神经外科发展的重要方向。”

2019年1月16日,国产Betterstim骶神经刺激器首次在神经外科应用。在王劲的指导下,一位脊髓肿瘤男性患者在清华长庚神经外科被顺利埋入一枚指甲盖大小的骶神经刺激器,以对抗解决令其痛苦不堪的尿储留和顽固性双下肢剧痛问题。手术分两次进行,在确认Ⅰ期测试性手术对患者症状的有效改善后,骶神经刺激器于第二次手术被永久埋入患者的臀部皮下。

这次手术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排尿功能和疼痛感受。但是全国范围内,这样行之有效的手术截至目前不到1000例,而每年适用骶神经刺激调节疗法(SNM)改善生活质量的顽固性尿频尿急、非梗阻性尿潴留、神经源性膀胱、便秘、大便失禁等患者不计其数。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王劲:神经外科正从治疗结构走向关注功能

图片说明:王劲教授手术场景

王劲向凤凰网健康分享,以神经调节治疗为代表的功能神经外科的发展,还需要三个维度的提升。“首先就是大众乃至医生群体认知的改善;其次是社会保险以及商业保险的有效支持;最后还需要国产优质产品的进口替代,因为一个神经调节器不便宜,十几二十万的花费普通老百姓确实难以承受。好在目前由清华大学医工转化形成的国有自主品牌神经调节刺激器质量已经能与进口品牌并跑,价格还能领跑,就能给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多选择。”

寄望人才

找到神经调节的靶点,把刺激器埋入缝合,最后通过远程网络调控患者的神经刺激,这就是神经调节刺激器手术的基本过程。

一般来说,这样的手术从锚定靶点到完成可以不到半个小时,似乎非常简单。但是在行家里手看来,依然“如履薄冰”。

“神经调节刺激器手术的风险和难度在于,能否精准触达治疗靶点。神经世界是微观世界,哪怕离靶点只有几个毫米,效果也不会好。”王劲告诉凤凰网健康,神经调节刺激器的手术部位通常也都非常脆弱,需要一定的手术经验及严谨认真的手术态度。“比如骶神经刺激器,就有没放好捅进直肠的,这种风险也是存在的。”

除此而外,由于功能神经外科解决的是功能问题,患者对于手术效果以及手术过程的感受度就会比较强,非常需要有经验、有耐心、有方法的医生与其沟通出真实的需求,并用专业的知识完成判断。

作为医学的皇冠明珠,在神经外科领域,要想培养出一位技能纯熟、经验丰富的医生,至少需要15年。功能神经外科也不例外。无论是作为清华大学临床神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还是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神经外科学专家委员会脊柱脊髓疾病学组组长,培养出优秀的神经外科专业人才,都是王劲的心之所向。

他向凤凰网健康感叹:“现在,国外能做的手术我们都能做,甚至还能做得更好。我们的硬件设施也不比发达国家差,长庚医院就有与国外同步的导航系统、手术机器等先进设备。但是神经外科的人才培养,还可以更加完善。比如,与国外的医生培养模式相比,国内的住院医师培养模式流行性就相对较低,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目前,在清华长庚医院,已经开展建设国际化教学科研体系,推动医生人才的全面化、专业化发展。背靠清华大学,长庚医院还积极拓展与清华大学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加速医工结合的临床转化科学研究。

在过去的一二十年,功能神经外科是神经外科发展最快的分支。AI技术、远程调控、核磁兼容设备、闭环刺激系统、探索发现的新靶点在功能神经外科的应用使这个专业充满活力和快速变革。“但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医工转化,国内同行从0到1的创造还是很少。希望我们清华的学子们、长庚的年轻医生们更多地开展科研、发明创造。”

“我渴望你们拿起手术刀,在世界神经外科的状元榜上,刻上'中国’两个字。”这是王劲的父亲、王忠诚院士曾经的寄望。如今时光流转,王劲也秉承了父亲的心愿,为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进步负重前行。两代人的努力与奉献,在此重逢汇聚、交相辉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