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是目的还是手段,是彼岸还是船?

 衆妙之門 2022-02-05

西方的唯心主义哲学也好,还是东方的佛学也好,都是在心与物的关系上进行思考。

他们共同的观点都认为:所有一切我们的认知和感受,都基于我们主体的感官。所谓境随心转,相由心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所认知的世界,不过是洞穴外世界在我们心灵洞穴墙壁上的投影。

主观是充分且必要的,因而可以唯心唯识。

在此我们先放下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争辩。

认同世界万物甚至所有的规律都仅仅在乎一心。

总结为东方哲学的一个字就是,空。

抑或道家常用的观念叫做无。

那么认识到空之后是不是就万念俱灰,像叔本华那样陷入虚无悲观?

这是在领悟空性后,非常容易误入歧途的一个岔路口。很多人把空当成了目标,当成了彼岸。

其实了悟到空性。并不是目标,他只是手段;他不是彼岸,它只是船。

我们在意识到人生是一场戏之后,依然需要努力认真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不是直接卸妆罢演。

我们在意识到人生是一个虚拟的游戏之后。依然要努力打怪升级通关。而不是直接关机退出。

空,只是让我们从更究竟的层面,了悟到电影和游戏的本质,并不是要我们放弃。相反,要我们演得更好更精彩。

如果了悟空性之后,就消极厌世,陷入虚无,从此青灯古佛。那非但对这个世界没有贡献。更是虚度了年华,枉费了人生。

这就好比,渡河的人痴迷纠缠于发现的船,却忘记了他的目的本应该是彼岸。何其荒谬,何其可悲。

悟道,并不是结果,而是方法。

他帮助我们拥有更加明白究竟的世界观。

让我们在俗世生活中活得更清醒,更超然。

因无所住,而生其心。

注意:

无所住是方法,是手段,是必经之路。

生其心才是目标,是彼岸,是正果。

知世故而不世故。

明知所有相皆是虚妄,却依然应当乐观,充实,认真过好每一分钟,每一个当下。人生本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是我们的心赋予他意义。人生也不是绝对的苦,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每一种境遇和感受都在丰富我们的经历,是这些经历让我们的人生成为一部完整的电影。

有人会说电影只不过是虚幻。他不真实。但什么才是真实呢?这个世界可能是虚的,而存在于我们心中的世界却有可能是真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你觉得哪一个才更真实?

总之,大千世界,其本质是虚无的,是空。但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却应该是无比真实的,无比鲜活的。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即使渺小如一粒尘埃,我们每一个人内心都拥有一个完整的世界。经营,建设,体验好自己的独有的世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自由,也是使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