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承诺与一致 | 巧利用这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思明居士 2022-02-05

1

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观念,并且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比如我们在讨厌一个人的时候,你会觉得他做什么你都不喜欢,但是如果我们喜欢一个人,他所有一举一动在你眼里都是那么可爱,哪怕知道他做错了什么你也不会在意。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当人们形成一种观念时,会想法设法证明自己的选择和立场是对的,甚至会毫无意识忽略其他因素,哪怕知道自己哪里错了,还是会为此一遍遍欺骗自己,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言行看上去才会显得一致。

人人都有言行一致的愿望,同时也要显得言行一致。

这不就是我们人人称赞的美好的人格品质吗?——言必行,行必果。

但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我们的选择与行动都是迫于我们的承诺,一旦做出了承诺,我们迫于内心或是外部的压力便会去保持言行一致。

这与所谓的美好品格并没有什么关系。

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学现象。

反而,信仰,语言和行为前后不一致的人,会被看成脑筋混乱,表里不一甚至精神有毛病的人。


2

人的一致性和动机性如此强大,所以在大多数环境下,言行一致是很有价值的一件事。

就说我们单位,领导开会每次都搞得很有仪式感

新的一年去单位上班的第一天,都会召集工作人员来谈谈2019年的目标和半年计划以及长远的人生规划。这么做的目地就是利用了心理学上承诺与一致的原理。想想自己在众目睽睽之下已经向别人大声宣扬2019年我要发几篇文章,我要多读文献学习,我要......这样一来所有人都明白你的想法,虽然那个想法也是被迫加给自己的,但既然都说出来了,大家都知道了,你能不去做吗?

反而如果在执行的过程中,并不符合自己当初说出来的承诺,我们的心理就会多一份沉重的负罪与愧疚感。

其实像这样仪式感的东西运用的得当,那就是一个承诺的种子,在今后的行动中不断生根发芽

开这样一个有仪式的会,让自己对自己有所承诺,一旦做出承诺,我们就会为自己说的话做出行动,为自己负责,否则,就会有一种失信于人的感觉。这种感觉不好受。

所以,你也懂了这其中的心理学原理吧。


3

在从我们日常的小事说起,我们都有一个发朋友圈的习惯,常常在新年之时会看到有人会这样发:2019,我要坚持健身,我要攒很多钱......

其实这是一种心理暗示,相当于一个面向大众的承诺,也等于是你在向别人传输这样一个信息,在新的这一年会努力朝这方面去做。

都说生活要过的有仪式感,那么新年愿望发朋友圈绝对算的上一个。这样的暗示不管到最后有没有用,但至少能证明一点,曾经你有过这样的想法并想这样做。

利用这样的承诺,好处有两个。一个是借助外界和自身压力鼓励自己督促自己,因为你已经表明出了这样的承诺。可能对于一些人来说它是短暂的,但不得不承认在短时间内它的确有所效果,二是能获取到别人对你的认同感,我们都渴望获取别人的认同来达到我们的心理预期,从而为行动提供动力。


4

既然承诺与一致的作用这么大,那么该如何好好利用呢?

最有利的,那就是,为自己定下目标,并写下来。

不管目标是什么,关键是你定了这个目标,这样你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接着,把它写下来,这样的一个目标立刻会具有神奇的力量,所以,定下目标,等你达到了这个目标,再定一个也写下来,你就会进步神速。

为一个承诺付出的努力越多,它对你的影响就越大。

比如我现在为什么下班之后还要写篇公众号,因为凭借我接近一年的努力,公众号已经发了35篇原创了,赞赏也超乎意料了,最重要的,我已经为它付出了这么多了,我怎么会想停止呢,我怎么会让他功亏一篑呢?其实有的时候真的一句话的写不出来。

现在我的想法就很简单,继续写下去。因为这个公众号现在对我已经是件很重要的事了,也对它暗下“承诺”:一定要把它做好

费劲周折才得到的某样东西的人,一定比轻轻松松得到的人,更加珍视。

所以,想做的就赶紧去努力吧,把自己的目标写下来,最好放在一个显眼的地方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或者是让别人提醒你,有了对自己这样的承诺,才会有行为的一致性。

一旦你为它慢慢付出努力之后,日积月累,你就会受到它的影响。坚持不再是难事,而是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