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大夫绍兴医案(一)重用经方三剂,幽门螺旋杆菌减少80%

 经方人生 2022-02-05
  在浙江读研的两年因中医结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尤其感谢绍兴,那个时间点正是我学中医十年,饱读医书迫切需要实践的关键时期,绍兴特别有“医缘”。医生治好了病人的病,病人也用身体的恢复增强了医生对所学知识的信念,我更觉得我们之间更是相互成就的关系。这几年能交叉到中医领域并成功实现人生中的转型发展,离不开绍兴好友的信任与支持,在此以医案的形式著文并向大家致以最崇高的感谢。

单大夫绍兴医案(一)

重用经方三剂,幽门螺旋杆菌减少80%

J某,男,浙江绍兴人,我的同班同学。那时候刚入学,大家彼此都不熟悉,有一天晚上我们班集体去K歌,J某唱歌时我听着他的声音“发堵”,我提出给J某把脉,J某的两个关脉足足高出前臂尺肤水平面2厘米多,古人云“关脉如豆”如何如何,J某的双关又宽又大还硬的像块石头,比“如豆”不知严重多少倍。当时把我吓的不轻,我问“你是不是肚子胀?”,他说“是的,无论吃什么都反胃,打不出嗝,塞着难受。”那时候大家住学校,不具备熬中药的条件,我就给开了个“保和丸”,我心想保和丸通中焦先试试看有没有效果。结果第二天J某反馈说“肚子胀的有所减轻”。后经聊天得知,J某的家族有胃癌遗传史,他的爷爷和父亲均在56岁时发现胃癌并手术,他自己这种情况十年了,看过很多医生但均效果不好,不久前他刚刚去医院查了幽门螺旋杆菌,数值接近580。毫无疑问,J某的体质是肿瘤体质,当时他已属于胃癌高发人群。过了几天,J某要回绍兴收集资料做课程论文的写作,具备了吃汤药的条件,在他的要求下我给开了一个“小方”,这个方子只是药的味数少,用量可不小,但我觉得大道至简,药简才能力专。

第一剂:

厚朴40、半夏30、生姜30、炙甘草10、党参5,一剂下去他反馈说“没啥太大的感觉”。我心想,方子肯定是对的,治大病须用重剂,加大量试试。

第二剂:

方子不变,增量20%,厚朴50、半夏40、生姜40、炙甘草12、党参7。叮嘱他随时联系。晚上七点多,J某给我发信息,说刚把药喝了。晚上八点多又给我发信息,说“肚子里有气想往下走,但是又降不下去”。我说你站桩去,他站了半个多月小时,说“放了两个屁”。

第三剂:

虽然效果不好,但我对自己开的方子深信不疑,继续增量20%,厚朴60、半夏50、生姜50、炙甘草15、党参10。还是叮嘱随时联系,可等了一晚上此人没和我联系。这次用的药量超出了药典规定之多,我心里的压力还是挺大的,一晚没睡忐忑到天亮。第二天一早J某发来了信息,他兴奋的跟我说,他吃了药之后肚子里出现了很大的响声,轰隆隆的像打雷,又像两股力量在打架,甚至他家里的人都听到了这个声音,纷纷问他肚子怎么了。他半夜排了次“超大量”的大便,第二天起来感觉所有的症状都消失了。又过了二三天他去体检发现幽门螺旋杆菌降到了115,减少了80%

我开的这个方子叫做“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第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之所以敢开这么大的量,首先我觉得自己开的是经方,经方是最安全的;其次这个病人属于虚实夹杂,符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立意;第三我熟悉汉代的计量单位,我相信用古方就必须用古代剂量。

《伤寒论》原文如此描述这个条文:“厚朴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半夏半升()甘草二两()人参一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汉代一斤是16两,半斤是8两,根据出土文物证明,汉代1两为今之15.625 克,所以折算成汉代计量,这个方子的实际用量大概是厚朴120、生姜120、半夏65、炙甘草30、人参15。李可老师说过:“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1/10,并且沿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

这个病例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就取得如此好的效果,秘诀就是“量”。虽然这个用量以今人的眼光看大的惊人,但是对比汉代也仅是用了古人一半的量而已。所以古代中医治病常常“一剂知二剂已”,而当今中医则成了治不了急危重症的“慢郎中”。这个病例的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学好中医不仅要恢复古中医的思维,还要恢复古中医的“量”。所以在后来的实践中,我曾一次性用过附子50克、一次性用过“过钱命相连”的细辛20克,在辩证准确的前提下,病人无一人中毒,且均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图片

图片

芊云弄巧——

一个只会治疗“小病”的“小中医”的公众号,希望大家都把疾病扼杀在“小病”的阶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