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西方不同内涵的国家

 新用户49272060 2022-02-05

1. 根据本公众号国家形态6种再生产系统的推演,国家形态内在的包含国家概念,这是逻辑的预示,再联系现实和历史中东西方不同意义的国家,写此文以示厘清。

2. 从逻辑上看。

2.1国家形态的国家是形态意义上的国家,这个国家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是一个实践体,是一个经济体,是整个社会人、物、体制制度及地理环境的总和。

2.2国家形态包括形态内部社会的民族、阶级、民族精神、阶级观念、农村城市和单纯的上层建筑意义上的国家。国家形态内部的民族、阶级、民族精神、阶级观念、农村城市和单纯上层建筑意义上的国家是国家形态的6个基本形态单位,它们代表形态内部6个不同的功能系统,发挥不同的功能作用。

2.3其中,民族和阶级代表形态内部的物质文明生态,民族精神和阶级观念代表形态内部的精神文明生态,农村和城市代表形态内部的交往文明生态,单纯上层建筑意义上的国家代表政治文明生态。社会的4大文明共同构成国家的形态文明。

2.4政治文明的国家是一个上层建筑的概念,它是国家形态整体的一部分。譬如,在中国和印度,一种政治势力夺取首都,推翻原有的统治者,就是得到了这个天下。这里的首都和原有统治者就是代表上层建筑的国家,而得天下就是国家形态。中国农民起义王朝更替历史和印度中央政权被外来势力轮换的历史都是体现了政治国家与形态国家的关系。政治文明的国家往往是指国家机构。

3. 从现实和历史上看。

3.1国家揭示的国家双重意义理应在东西方的文明里对国家的认识是相一致的,但因文化的差异,现实和历史认知上东西方对国家有不同的侧重面。为突出差异,暂且仅介绍东西方不同内涵的国家。

3.2西方文化认知里,侧重视国家为单纯上层建筑意义上的国家。在这个意义上理解的国家,国家是与人是对立的存在,国家是人的外在物,异化物。西方的许多哲学论述是论述人的自由、自主权力,是排斥国家或政治制度方面参与,他们不认同人与国家的统一性。在他们的政治哲学里,国家是人民共同出让部分权利而独立存在的,政治的国家是人民用纳税供养的,为人民服务的。民有、民享、民权的思想和里根的演说就明确、充分的点出这个原则。卢梭的政治理论是建立在14、15世纪欧洲城市兴起的历史基础上。欧洲城市的兴起是从封建庄园的赎买和武装斗争中争取来的,西方近代的政治和国家又是主要来源于城市的兴起。在西方人看来,政治和国家是欧洲市民阶层独立并在城市里重新建立起来的,原有的封建历史已经得到的清算,启蒙运动和欧洲革命进一步加强了这个理论观念,所以国家是人民的外在之物。

3.3中国文化的认知里,侧重国家形态意义上的认同。所谓国乃家之放大,家国一体。在这样的国家观念里,国家的政治、制度及整个上层建筑体系都是当然的存在,是天命自然,绝对不会意识到政治国家与人民的对立或异化存在,更没有如此之观念。中国的历史是王朝更替的历史,实际上是家国的变迁,国家化的循环,人民与政治是统一的,无非是王朝在天下姓氏中轮流坐庄,能问鼎者即是得天下。问鼎是上层建筑的国家,天下是国家形态。

4. 由西方的国家与人民独立、对立的观念衍生出政权的合法性问题,这是西方文化的政治问题,是遵循西方的政治原则而来的问题。在东方的文化里,国家指形态,政府与人民是统一一体的,不存在政权的合法性一说。中国人的国家观念,是政府为天,是官员为父母,人民有巨大的依赖性,把自身的生命,家庭的幸福,国家群体的利益、责任都托付与政府,不关心政治但关心政府,把国家命运与自我命运深深的联系在一起,国家是第一位的自我是第二位的。

5. 西方人的国家观念,基本上是建立在西方人文理念基础上,是理性的政治理论(撇开阶级性和科学性),东方的国家观念,是利益的期盼和道德的理想,是集体主义利益的分配,是充裕的地理养分和农耕经济分工在氏族时期就已形成的惯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