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科班历史第一课(前言课)

 依然叶 2022-02-05

在较短时间,要了解一本书的内容和价值,除了看作者、书名、目录和出版社以外,还应该:一看前言、序言、引言,二看跋、后记。如必修1的“前言”,告诉了学习者这本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政治史,包括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政治人物和政治现象等四个方面。当然,这四个方面的学习内容都是有所选择的,都是“重要的”,其依据就是它们仍然对今天的社会现实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一门课程,也要先看“前言”。先宏观,后微观;先森林,后树木;先整体,后局部;先战略,后战术。这也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学习“前言”,即是仰望星空之表现。

一、相关概念及定位

1.何谓“历史”?

(1)语源

作为一个词语,“历史”最早见于四大名注之一的裴松之《三国志注》,说吴主孙权“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这是“历”“史”二字联用的最早书证,是指对过去事实的记录。所以,西方有些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史学只有叙事,没有解释。这可能是误解,寓解释于叙事之中、于史论之中,正是中国传统史学特点之一。

作为一门学科,“历史”一词来自日语。近代日人借用汉语古籍中已有的固定搭配——“历史”来翻译英文history,这种现象在语言学上称为“借词”。我们今天使用的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术语,有70%是从日本输入的(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统计)。

我国汉语词汇丰富的历程,一是古代佛教传入,佛教词语汉译,二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日译为主。

(2)定义例举

①大陆:以上海华东师大吴泽教授等为例。

广义的历史,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狭义的历史,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中山大学教授蔡鸿生说:“历史是人史。”

②台湾:以新竹清华大学张元教授为例。

“历史”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往事,二是指对往事的记录、认识和解释。

③海外:以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和英国历史学家柯林武德为例。

克罗齐——“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作者在“意义层面”强调当代性是全部历史的本质特征和意义所在。这一命题有着多重涵义:一是历史书写者要有现实关怀,要基于当前的思想、兴趣和经验来阐释史事,简单地再现过去没有意义,与现实联贯的过去史才是真正的历史;二是唯有对当下生活有所体验,才有能力理解历史。延伸开来,也可以理解为,每一代都有权按照自己的经验来重新叙述历史、重新解释历史、重新理解历史。对历史,一代有一代的经验,一代有一代的叙述,一代有一代的解释,一代有一代的理解。此类似于文学,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柯林武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作者强调历史是历史学家思想活动的反映,因时因人而异。历史学家有怎样的史观,他笔下的历史就会呈现怎样的内容。真正的史学家,必须以学者兼为思想家。

启示:历史研究无止境,后人有空间;历史学习须谨慎,切不可为表象所雾。

2.何谓“历史学”?

(1)傅斯年:北京大学代理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大学校长。

傅斯年说,“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史学便是史料学”,即史学是对史料进行研究的学问。史料是史学的基础。何以如此?蔡鸿生教授认为,历史与我们相去甚远,存在三重距离: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心理距离。这就要求我们要广泛收集各方证据,以诗证史,以图证史,以碑证史,以小说证史,中外文献互证等。其中,心理距离最难拉近,如现在常以“夹道欢迎”形容仪式的隆重,但在古代中国,最隆重的欢迎方式是“清道”,要人们肃静回避。心理距离即是观念的时代差异(即历史代沟),这是我们与古人之间最大的隔膜。西谚也说:“过去犹如异邦。”的确,要准确了解与理解过去,绝非易事,而这正是史学的重要功能。史学就是借助史料探究过去的学问。明代学者陈第认为“治史如断狱”(谁主张,谁主证),胡适提倡“大胆的假说,小心的求证”,北大教授周一良认为乾嘉考证学似侦探推理(推理+求证),这些都强调了史料证明是关键。

20世纪史学发展较快,部分得益于新史料的发现。一是出土文献,如1899年发现甲骨文,证明了商史是我国的信史等;20世纪初发现敦煌文书,展示了唐代雕版印刷的精湛技艺(发现868年木刻的《金刚经》)等;1993年出土尹湾汉简,发现秦汉的“亭”与乡、里属于不同系统,亭具有准军事性质,职责是禁盗贼,乡、里是行政机构,职责是主民事,传世文献中的“十里一亭”的“里”是长度单位,不是行政单位;2008年“出土”清华简,发现周代分封制重在授权建国,后续发展靠个人努力(如提到郑国开国国君郑桓公,即厉王之子姬友,受命就封时只带“车七乘,徒卅人”),还印证了周公未曾称王等。二是传世文献的新利用,如小说、诗歌,梁启超从《水浒传》中看出元明间犯人得一度牒即可借佛门逃罪,陈寅恪先生从《琵琶行》中看出唐代男女交往不拘礼法,南京大学教授卞孝萱从唐传奇《辛公平上仙》中看出唐顺宗(805—806年在位)被宦官杀害的历史真相(《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都记载唐顺宗是病死的,一千多年来,无人怀疑。此前,陈寅恪先生认为这篇传奇中被弑的皇帝是唐宪宗,印证了史书上唐宪宗被宦官弑逆的记载而已)。

(2)综合诸说

笔者认为,较妥的说法是,史学是史料学+解释学。

——陈垣先生认为,在材料的搜集上要“竭泽而渔”,在史料的运用上要“加以考订”,要弄清楚史料的源流,考订方法有四:理证,即用常理判断某些史料的真伪;书证,即用当时的文件作为证据;物证,即“新出土之金石”;实地考察。总之,材料要“全”,尽量孤证不立;史料要“考”,追寻其史源,考正其讹误,不能捡到篮子都是菜。

——台湾大学教授杜维运认为,历史的第一本质是叙事,没有叙事,没有历史。……史学家于叙事以后,必须将相关的史实,编织在一起,以建立史实与史实之间的关系,以了解史实发生的原因、意义与影响,这是所谓解释,历史的第二本质。举例而言,中外的编年史,中国的纪传史,都是叙事的历史。各种专门史,各种重大问题的论述,都是解释的历史。……在叙事与解释进行之中,分析与综合扮演幕后的功臣。叙事的条理清晰,须经过细密的分析;解释精辟独到,是分析入微的成果。综合更是解释的命脉所系。

——钱锺书先生认为,其事未必然,其理未必不然,这就是解释学。

——陈旭麓先生认为,要让历史自己说话,但历史学家还要说出历史没有说出的话。

3.何谓“史观”?

对历史的著述和解释皆受史观的支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史观差异是重要原因。史观就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例如:

(1)唯物史观:内容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方法包括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首都师大教授徐蓝认为,目前流行各种“史观”,需要说明的是,从最高的哲学层面来讲,只有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它们是最上位的史观。人们平常所说的“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都是叙述或撰写历史的范式、视角。这些“史观”与唯物史观并不在一个层次上。

(2)革命史观: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聚焦社会革命等。

(3)文明史观:文明史观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提倡宽容精神,承认和容许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等。

(4)全球史观或者整体史观:交往是推动力。

(5)现代化(或近代化)史观: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人治→法治,专制→民主;经济上的工业化、市场化,即传统农业→现代工业,自然经济→商品经济;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

4.史学的要素

周一良先生用六个“W”概括研习历史要素:Who(何人)、When(何时)、Where(何地)、What(何事)、How(如何)、Why(为何)。杜维运教授认为,叙事、解释、综合是史学的三大要素。北大教授罗新认为,怀疑、批判和想象力是历史学家的三大美德。历史文献多记“变”,少记“常”,故需要“想象”。

5.史学的定位

所见有四种观点:(1)史学是科学;(2)史学是艺术(或文学,西方与东方自古典时代以来,直到晚近,历史始终被视为文学的一支);(3)史学既是科学(客观性)又是艺术(主观性);(4)史学即史学,既非科学亦非艺术(强调独立性)。

张荫麟先生说:“史学应为科学欤?抑艺术欤?曰兼之。”笔者同意这一观点。

二、历史学科的特点

历史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其独特性、不可替代性主要表现在:

1.思想性

历史的指向是过去,历史学的指向是当代和未来。历史学科具有丰富的思想素材,有思想价值,具有借鉴功能、教育功能,是进行价值观教育和公民教育的重要学科,如理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普世价值观教育等。

2.时序性

无古不成今,由古及今。法国史学家雅克·勒高夫说“史学是时间的科学”,马克·布洛赫说史学是“时间中的人类的科学”,华东师大教授郭圣铭说“历史是什么?历史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时间长河”。注重时序是本学科的特点,也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3.过去性

 当代事,不成“史”。此说较早见诸文学家、华东师大教授施蛰存。史学家也有此类看法。王家范老师说,没有达到足够“沉淀”程度的历史,最好不要碰它,因为它会不清晰。“不清晰”的原因,或档案不公开,难知全豹,或涉及利害,难以客观公正。

4.具体性

对象是具体的人或事,不是抽象的理论。但并非不讲理论,而是寓理论于具体的历史解释之中,如水中着盐,有味无痕。学习的高标准是“两头熟”:史实熟、理论熟。

5.综合性

过去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属于历史研究与学习的范畴。余英时先生认为综合性是史学的最大特色。基于这一特点,翦伯赞先生强调“必须用两只眼睛看历史”,史学视野要宽阔。河北大学教授漆侠强调“只学历史,学不好历史”,要有大视野的史学理念。人大教授包伟民认为史学思维的主要特点是综合分析,纵向分析要注意长时段,横向分析要注意学科间。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高翔认为,长时段、整体、发展是历史思维最基本的原则。

6.一度性

历史一去不复返,历史知识在历史上一般只出现一次,在教材中只介绍一次。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但不会是简单的重复。这个特点要求在记忆上需要多次反复。

三、学习要求、考试要求与学法建议

1.学习要求

历史学习要注意初、高中衔接与递进,高中学习是在初中学习基础上的升华。

一是目标有升华。初中历史仍是三维目标,高中历史则明确提出五大核心素养目标,即唯物史观(核心理论)、时空观念(核心思维)、史料实证(核心方法)、历史解释(核心能力)、家国情怀(核心价值观)。对五大核心素养,不能机械理解:它是课程目标,不是课时教学目标。另外培养学科兴趣(兴趣有两种,一是与生俱来,一是慢慢培养)、批判性思维、公民意识、全球视野、应试能力等,也应是题中之义。复旦教授葛兆光认为,给本科生常识,给硕士生方法,给博士生视野。笔者认为,高中是人生打基础阶段,史学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应该给高中生基本的史学常识、方法和视野。

二是能力有升华。初中教材侧重描述历史的过程和现象,高中教材则加强了背景、条件、影响、意义等的分析。初中重识记,高中在此基础上重理解、综合和解释。如果说,初中是“背多分”,那么高中是“背加思”(贝佳斯,一款护肤品)“多分”(多芬,一种洗发水)。“熟能生巧”到“熟必生巧”,是一个过程。熟悉了,可能生巧,但不一定生巧。熟悉了,要生巧,还要经过分析与训练。其中,史料分析能力是主要能力——其前提是熟悉基本史实、概念和理论;其原则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即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切不可成为“巨婴”“愤青”;其态度是“同情”“温情”(陈寅恪先生认为,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对读者提出了阅读该书的几条信念,其中一条就是要求读者要对本国历史持一种“温情与敬意”的态度,不能偏激,不能虚无,不能“一切诿卸于古人”)。本人在史实教学的同时,还会适当采用“就地取材”史料教学。“就地取材”就是选取“教材史料”进行“就材设问”。设计的问题注重三个维度:其一,运用教材史料论证、挖掘教材的观点;其二,运用教材史料质疑、完善教材的观点;其三,运用教材史料形成并论证自己的观点。

三是话题有升华。初中历史学习主要是以历史故事为话题,主要是知其然,高中历史学习则主要是以探索因果为话题,还要知其所以然。如果说,生死与爱情是文学的永恒话题,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思维是哲学的永恒话题,那么,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则是历史学的永恒话题。探索因果关系、无限接近真相,是历史学的特有魅力和味道。高中历史学习需要学生初尝史学的味道,初窥史学的堂奥。

2.考试要求

学业水平考试——性质为国家级水平考试;所有学生参加;时间在高二上学期期末;内容为必修Ⅰ(政治史)、必修Ⅱ(经济史)、必修Ⅲ(文化史);闭卷。

高考——性质为国家级选拔考试;文科学生参加;内容为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和选修一种;闭卷。

3.学法建议

(1)听课是中心环节。

听课为主,记笔记为辅。二者不能颠倒。

(2)功夫在平时

每天见面,间隔反复。以上历史学法可概括为:一个中心——课堂;四个基点——多读一点(出声),多看一点(不出声),多想一点,多问一点。

(3)学好语文、政治、地理等相关学科。

语文:语言学家张志公说“语文是百科之母”,数学家丘成桐说“语文的训练是成为真正学者的第一步”,其中的阅读与理解能力、文字概括与表达能力对历史学科尤为重要。政治: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国体与政体等概念,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工具。地理:空间是历史的舞台,气候是历史的推手,这些都是学好历史的必备知识。

(4)阅读课外书籍。

读书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不滚就化。雪球越大,吸附力就越强。清人袁枚《随园诗话》卷四收录了“书到今生读已迟”一句,林清玄先生以为此句为袁枚所作,说的是黄庭坚前世已经读了很多书的事。南怀瑾先生则认为此句是苏东坡的诗。已有学者指出,从《随园诗话》原文可知,林、南二位皆误,此句的作者是毛俟园,袁枚说的是自己的事。

(5)多用历史比较法。

通过对同类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异同,发现其变化规律。此法曾被法国史学家布洛赫喻为“有神力的魔杖”。主要包括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前者如比较孟子和孔子政治思想的异同,后者如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异同。

(6)勤问。

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习主动性的体现。有“问题”的学生是没有问题的,没有“问题”的学生是有问题的。

(7)训练高考题。

高考题是最大信息源,是指挥棒。反复训练高考真题,从中可以培养历史思维、题感,进而可以举一反三,指导阅读教科书,启发思考角度,学会规范答题。

4.记忆的特殊性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历史学科论从史出的特点,决定记忆在历史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记忆的内容包括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方法主要有两种:                             

(1)机械性记忆:反复刺激,多读一点、多看一点。

(2)理解性记忆:认真理解,多想一点、多问一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