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官场高人,思维有多厉害?看完这个故事,思维大提升,城府变深

 大智若愚wxy 2022-02-05

唐朝时,裴度为宰相。有一天宴请宾客,正喝到兴头上,突然下属急匆匆赶来,神色紧张,压低了声音,悄悄禀报道:“大事不好了,官印丢了!”下属本以为,自己会遭裴度劈头盖脸一顿骂,轻则乌纱帽不保,重则人头不保。毕竟古时的官印意义非凡,这是朝廷赐给官员的信物,很多场所,官员执行命令只认官印不认人,虽然宰相的官印不能和玉玺相比,但弄丢了这么一个象征权力性的神物,可够自己喝一壶的了。但下属也无奈,自己好好地上班,不知咋地,一打开盛放官印的盒子,官印竟然不翼而飞了。下属失职,战战兢兢,暗思如果自己逃跑,可能受惩罚的就不止自己,还会连累家人和同事,所以,只好硬着头皮去报告裴度。

下属已经做好了受罚的心理准备,但当他战战兢兢地汇报完以后,裴度的反应却令下属吃惊。因为裴度听后不仅没有责骂、惩罚他,反而神色怡然,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和众人喝酒、吃菜,并小声告诉下属,此事不要声张。《智囊全集》记载:“公在中书,左右忽白以失印。公怡然,戒勿言,方张宴举乐,人不晓其故。”下属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暗想裴度是不是喝高了,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竟然还和众人继续喝酒、欢愉。不料到了半夜,下属百思不得其解地回到单位后,发现盒子里的官印又回来了,而这时裴度和众人的酒宴还在继续。官印失而复得,下属喜不自胜,又急匆匆地赶来,满脸喜悦地报告裴度说官印又回来了。裴度的反应,令下属又是一惊。因为裴度听后,也不答话,只是挥手示意他退下,然后和众人继续宴饮,直到大家喝到尽兴而归。下属越来越迷惑了,暗思裴度难道真的喝傻了?《智囊全集》记载:“夜半宴酣,左右复白印存,公亦不答,极欢而罢。”见人都走光了了,下属终于忍不住心中的疑惑,去问裴度其中缘由。裴度不急不慢地说:“官印丢失,一定是书办们见我和众人在饮宴,趁大家不注意,偷走官印去私盖书券,如果不急着寻找追查的话,偷走官印的人就会私盖书券后,再悄悄地放回原处;如果追得太急的话,盗走官印,私盖书券的人就会因担心自己被抓,将官印销毁掉,以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人问其故,公曰:“胥吏辈盗印书券,缓之则复还故处,急之则投水火,不可复得矣!”

怎么样,裴度这思维厉害吧,情商够高吧?满满的都是做人、做事的智慧,不服不行。由此看出,裴度之所以能历经唐德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多朝不倒,而且在穆宗、敬宗、文宗三朝,数度出镇拜相,是有智慧做支撑的。就连大才子冯梦龙在《智囊全集》中,评价“裴度镇定寻印”说:“不是矫情镇物,真是透顶光明,故曰'智量’,智不足,量不大。”其实,裴度做官、做人的智慧还不止体现在镇定寻印上的小机智,他还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大谋略。

裴度官居唐朝中后期,朋党、奸佞相互援济的大环境下,却能任将相二十余年,不仅智斗权奸,还给朝廷荐引过李德裕、李宗闵、韩愈等名士,重用李光颜、李愬等名将,还保护过刘禹锡等人。更重要是的,他还先后平吴元济、李师道之乱,帮本以颓败的唐朝实现了“元和中兴”,若无裴度,唐朝估计要提前灭亡了,所以裴度被时人比作郭子仪。

郭子仪一生战功卓著,对大唐有再造之功,后因功高屡遭奸佞构陷,皇帝猜忌,所以晚年故意向皇帝索要美女,每日敞开王府大门,和妻妾莺莺燕燕,自污其名,成功保身。

裴度和郭子仪是一样的智者,唐朝自甘露之变后,宦官当权,士大夫的道统沦丧。年老的裴度见朝廷纲纪再次败坏,唐朝到了残阳西下的末日,便不再把仕途的进退放在心上,在东都建立府宅,修建亭阁,和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整日酣畅宴饮,放声吟唱,寄情诗词歌赋,自娱自乐,以求转移宦官、奸臣的谋害,明哲保身,直到75岁高龄去世。

当时,文宗听到裴度去世的消息后,不仅痛哭流涕,还特意为他停朝四日。裴度的大名不仅响彻唐朝,到了清康熙六十一年,清廷还将裴度与历代功臣四十人从祀历代帝王庙,可见就连历代帝王,都对裴度的大智慧表示叹服。自古以来,做领导、做高官的都是权谋高手,智慧的代表,所以无论在职场、官场、生意场,都要多读些增长智慧的书籍,让智慧为我们的人生路保驾护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