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卡司机转型记:春节我在泰国港测试自动驾驶汽车,当年看到新物种心情复杂……

 退休老头吴工 2022-02-06

这个春节,王俊涛没回老家。他家乡人万万没想到,前几年还在抱怨开重卡太累太危险的王俊涛,如今却成了上海西井科技公司一名测试工程师,测的还是自动驾驶汽车。王俊涛近两年频频出国,考虑到全球复杂疫情下进出境一趟并不容易,今年过年,他和另外6名程序员、工程师一起,索性在泰国林查班港一鼓作气加班,待3月项目结束后再回国。

文章图片1

王俊涛在港口。

“儿子打电话回来说,人家几个名牌大学毕业的程序员,都听他的话呢。”王俊涛的母亲跟亲友聊起,不无骄傲。

将“不可描述”的经验转化为程序员的具体参数

王俊涛今年41岁,一本高含金量的A类驾照,他已经拿了20年。A类驾照在圈内被称“万能驾照”,向下兼容,“也就是说,除了飞机、坦克开不了,其他路上跑的车基本都能开。”王俊涛说,现在拿A照越来越难,从C照开始考,一级级往上升,等最终考出A照来,估计要七八年。

王俊涛虽一技傍身,当年干的活却高危。2015年,他买了辆卡车,做苏浙沪短途货运,赚多赚少全凭体力,只要人能撑得住,便一直在路上。那段岁月,他没日没夜地跑,最厉害一次,除去装卸货时间,连续开了20多个小时。他最怕路上打瞌睡,不停嗑瓜子、抽烟、喝凉水,“但总有那几秒,感觉人睡过去又醒,想想都后怕……”

文章图片2

那一年半时间,王俊涛硬生生开了30多万公里,零事故。但同行出事的噩耗听了不少,他觉得这行不可持续,狠狠心,将卡车租出去,留在上海,开了家汽车零部件小店铺。

当时店铺生意不忙,2017年夏,老乡找来,说上海一家科技公司正找兼职重卡司机,测试自动驾驶汽车。王俊涛一听,“这可高大上啊!”便兴致勃勃去了。公司名叫西井科技,在青浦有一块测试场地。王俊涛至今记得当时情形——一辆卡车就停在原地,因为没人有A照,车子都动不了。

第一次,王俊涛觉得自己特吃香。

更有获得感的事还在后头。那些会敲代码的工程师们,将细枝末节追问得极具体——刹车前,多远距离该减速?刹车要踩到几成?开进库位前啥时候开始打方向盘?转多少度才能确保把卡车后挂拉直……

文章图片3

王俊涛和同事一起,在码头为自动驾驶汽车做维修保养。

平常开车时,他的分寸感全凭自己拿捏。但面对AI公司如此细致的提问,他不敢怠慢,将那些“不可描述”的减速与加速火候、刹车和油门轻重,以及转弯角度等,精准揣摩为可度量的单位,转换为程序员代码中的具体参数,随后在珠海港、深圳盐田港等实地接受检验。

早在王俊涛加入西井科技前的2016年,西井科技作为一家新生AI公司,便开始将应用场景指向饱受痛点之困的港口——在码头,卡车司机常常疲于应对高强度、满负荷的工作,却始终难以匹配集装箱量不断上升的速度,港口人力开销成本居高,集疏运效率遭遇瓶颈。由于港口码头到堆场路线固定,用24小时运营的无人驾驶车辆来代替过去三班倒的有人驾驶集卡,无疑能帮助港口解决招工难、用工贵及疲劳驾驶等安全问题,而其更大意义在于确保乃至提升港口吞吐效率。

自动驾驶帮助人类从危险劳累工作中解放出来

2017年,王俊涛跟随程序员们在珠海港和深圳盐田港实测。各码头实际路况不同,靠谱的王俊涛总要上车开上几圈,心中便有八九成把握。随后,程序员们参考了王俊涛的建议,敲出几行代码,大卡车居然就能实现自动驾驶与转向。王俊涛看傻眼了,“人工智能真牛”。程序员们却说“老王更牛”,因为根据王俊涛提出的建议,无人驾驶首次上路就能有“有人驾驶”的八成武功。

文章图片4

王俊涛在港口。

有没有失算过?王俊涛斩钉截铁:从来没有。他告诉记者,密切配合研发人员反复调试,他见证了西井科技的无人驾驶从0到1的进步,“现在,无人驾驶的姿势比人工开得更标准。”2018年9月,西井科技正式发布自动驾驶“新物种”Q-Truck,在国内港口率先应用。

2020年起,受新冠疫情冲击,全球港机操作司机和集卡司机严重短缺,导致港区出现史诗级拥堵,物流及供应链受到严重影响,全球码头运营商对于“少人化、无人化、智能化、远程化、精益化”管理的需求迅猛增长。这无疑极大助推了西井科技海外布局的步伐。2020年至今,Q-Truck车队已先后商业落地泰国林查班港、阿联酋阿布扎比哈利法港二期码头等,其中林查班港无人驾驶集卡项目已交付给港口用户自己运营,而阿布扎比哈利法港二期码头则因上海AI公司的助力,成为中东地区首个部署无人驾驶的港口。目前,西井科技的无人驾驶产品已实现向海内外港口交付超过100台。今年,其全球首款智能换电无人驾驶商用车Q-Truck又实现量产,无人驾驶集卡可自主前往换电站,用不到6分钟时间,实现舱内无人侧换电。同时,西井科技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布局明显加速,今年海外业务比重有望超越国内业务……这样的速度背后,也有驾驶老手王俊涛的一份功劳。

文章图片5

今年1月,西井科技宣布全球首款智能换电无人驾驶商用车Q-Truck实现量产。

王俊涛在接受记者微信语音采访时,不时会夹杂一些bypass、cut in等英语词汇。他说,自己在来西井科技前从未出过国,完全没想到这次过年居然在泰国,今后还可能去阿联酋、马来西亚等地港口。正如他突飞猛进的见识,他不断“调教”下的自动驾驶车辆,其智慧亦在不断精进。“你不来现场,真的无法想象我们的车有多聪明。它现在会视bay位(集装箱在专用船上的横排积载位置)情况,见缝插针bypass(绕道),或自主借道变道。现在在林查班港,Q-Truck车队持续运营的平均效率,已达到每小时28个move(移动),超越了过去人工的效率。”

文章图片6

王俊涛手持用于Q-Truck的工业级双目AI摄像头。

但他坦言,2018年9月,当西井科技自动驾驶“新物种”Q-Truck正式发布时,他内心五味杂陈——

之前测试时,他还作为安全员,坐在自动驾驶车上。然而Q-Truck真正对外揭开面纱时,他发现连司机驾驶室都没了。那一刻,他真有些失落:自动驾驶终将取代人类。但转而,他又感到骄傲,因为超越人类的自动驾驶,终究还是因人类智慧才变得愈发安全,也真正能帮助人类从危险、劳累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文章图片7

西井科技的无人驾驶产品已实现向海内外港口交付超过100台。

从驾驶老手到测试高手,王俊涛的人生逆袭令他自豪,“这是时代的选择。”

栏目主编:李晔 文字编辑:李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