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湿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pdf

 刘雁辉 2022-02-06

《风湿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湿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05198.2 (22)申请日 2019.02.01 (71)申请人 曲振宇 地址 462002 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漯河市 大学路148号广电小区 (72)发明人 曲振宇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577 代理人 杨乐杜立军 (51)Int.Cl. A61K 36/898(2006.01) A61K 9/70(2006.01) A61P 29/00(2006.01) A61K 33/2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风湿。

2、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风湿外用药膏, 所述 药膏包括下列成分: 川乌、 草乌、 当归、 大黄、 赤 芍、 白芷、 白蔹、 白芨、 乳香、 没药、 朱砂、 松香、 桂 枝和追地风。 所述药膏用于治疗包括风湿性关节 炎、 腰椎间盘突出、 风湿性腰椎疼痛等风湿性腰 腿疼病症, 其对上述病症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且使用方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所述风湿外 用药膏的制备方法。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CN 111514238 A 2020.08.11 CN 111514238 A 1.一种风湿外用药膏,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膏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下列成分: 川乌12-。

3、18 份、 草乌12-18份、 当归14-20份、 大黄14-20份、 赤芍11-15份、 白芷12-18份、 白蔹14-20份、 白 芨14-20份、 乳香6-8份、 没药12-16份、 朱砂2-4份、 松香70-90份、 桂枝16-24份、 追地风16-24 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湿外用药膏,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膏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下列 成分: 川乌13-17份、 草乌13-17份、 当归15-19份、 大黄15-19份、 赤芍12-14份、 白芷13-17份、 白蔹15-19份、 白芨15-19份、 乳香6-8份、 没药13-15份、 朱砂2-4份、 松香75-85份、 桂枝1。

4、8-22 份、 追地风18-2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湿外用药膏,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膏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下列 成分: 川乌15份、 草乌15份、 当归17份、 大黄17份、 赤芍13份、 白芷15份、 白蔹17份、 白芨17份、 乳香7份、 没药14份、 朱砂3份、 松香80份、 桂枝20份和追地风2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湿外用药膏,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膏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下列 成分: 川乌13份、 草乌17份、 当归15份、 大黄19份、 赤芍12份、 白芷16份、 白蔹15份、 白芨19份、 乳香6份、 没药15份、 朱砂4份、 松香76份、 桂枝22份、 追地风2。

5、2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湿外用药膏,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膏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下列 成分: 川乌17份、 草乌13份、 当归19份、 大黄15份、 赤芍14份、 白芷14份、 白蔹19份、 白芨15份、 乳香8份、 没药13份、 朱砂2份、 松香84份、 桂枝18份、 追地风18份。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湿外用膏药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 包括下列步骤: (1)按重量配比分别称取各成分, 用20-25常温水浸泡3天, 取出后50-60烘干; 然后 粉磨, 备用; (2)将除松香外的各成分混合均匀, 加入重量为0.4-0.6倍的芝麻油中并加温至60-70 ,。

6、 待各成分变黑成泥状后, 加入松香并继续加温至220-230熬制, 达到滴水成珠后收膏, 获得药膏预制品; (3)将熬制好的药膏预制品放入6-10的水中浸泡一周, 获得所述风湿外用膏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各成分粉磨后过200目筛。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在60-70保温2-3小时; 在 220-230熬制1-1.5小时。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514238 A 2 一种风湿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风湿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

7、0002 随着现代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 工作时长和工作强度越来越大, 越来越多人的 身体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从而患上各种疾病。 对于长时间进行室外大强度工作的人来说, 容 易患上各种腰腿疼病, 如风湿性关节炎尤其是腰部和腿部关节炎、 腰椎间盘突出等, 且随着 年龄的增长, 病情也会加重。 0003 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ic arthritis)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 通常所说的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 临床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 红肿、 疼痛为特征。 根据症状、 流行病学及免疫学分析, 认为风湿性关节炎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 菌感染有关, 寒冷、 潮湿等因素。

8、可诱发本病, 关节疼痛是风湿性关节炎首要的症状, 全身关 节都有可能发生疼痛, 但以下肢大关节如膝关节、 踝关节最常受累。 起病时患者还可有肌肉 酸痛不适、 周身疲乏、 食欲缺乏、 烦躁等症状。 另外, 风湿出现之前会出现不规则的发热现 象, 多为轻中度发热, 脉搏加快, 多汗, 与体温不成正比等。 000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疼病中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 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 (髓核、 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 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 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 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 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 导致相邻脊神 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 从而产生腰部疼痛,。

9、 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 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 状。 0005 对于风湿性腰椎疼痛, 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症的发生与疲劳、 受寒和潮湿有关, 如久 居湿地, 劳累后冲风冒雨, 不及时更换湿衣, 夏秋季节睡觉不盖被子受风寒等。 久而久之, 可 使受累的组织变性, 造成缠绵难愈的慢性疼痛。 0006 风湿性腰腿疼好发于肌肉、 筋脉、 韧带、 脂肪和皮下组织。 中医学认为, 风湿性腰腿 疼是由于腰腿部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 导致血脉痹阻, 运动不畅, 从而引起腰腿部酸胀疼 痛、 麻木不仁等临床症状。 0007 上述疾病对于现代人的生活有很大影响, 患者遭受痛苦, 生活质量下降。 而现有技 术中缺少能够对上述。

10、疾病都有较好治疗效果, 且使用方便的药品。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包括风湿性关节炎、 腰椎间盘突出、 风湿 性腰椎疼痛等风湿性腰腿疼病症的风湿外用药膏, 其对上述病症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且 使用方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所述风湿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 0009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湿外用药膏, 所述药膏以重量份数计 包括下列成分: 川乌12-18份、 草乌12-18份、 当归14-20份、 大黄14-20份、 赤芍11-15份、 白芷 12-18份、 白蔹14-20份、 白芨14-20份、 乳香6-8份、 没药12-16份、 朱砂2-4份、。

11、 松香70-90份、 说明书 1/5 页 3 CN 111514238 A 3 桂枝16-24份、 追地风16-24份。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药膏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下列成分: 川乌13-17份、 草乌13-17份、 当 归15-19份、 大黄15-19份、 赤芍12-14份、 白芷13-17份、 白蔹15-19份、 白芨15-19份、 乳香6-8 份、 没药13-15份、 朱砂2-4份、 松香75-85份、 桂枝18-22份、 追地风18-22份。 0011 在一个方案中, 所述药膏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下列成分: 川乌15份、 草乌15份、 当归 17份、 大黄17份、 赤芍13份、 白芷15。

12、份、 白蔹17份、 白芨17份、 乳香7份、 没药14份、 朱砂3份、 松 香80份、 桂枝20份和追地风20份。 0012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 所述药膏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下列成分: 川乌13份、 草乌17 份、 当归15份、 大黄19份、 赤芍12份、 白芷16份、 白蔹15份、 白芨19份、 乳香6份、 没药15份、 朱 砂4份、 松香76份、 桂枝22份、 追地风22份。 0013 在再一个实施方案中, 所述药膏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下列成分: 川乌17份、 草乌13 份、 当归19份、 大黄15份、 赤芍14份、 白芷14份、 白蔹19份、 白芨15份、 乳香8份、 没药13份、 朱 砂2份。

13、、 松香84份、 桂枝18份、 追地风18份。 0014 其中, 各成分和作用功能如下: 0015 川乌: 为毛茛科植物卡氏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Radix)的干燥母根。 气 微, 味辛、 苦, 性热; 有大毒。 归心、 肝、 肾、 脾经。 祛风除湿, 温经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 关节疼 痛、 心腹冷痛、 寒疝作痛。 可治疗风寒湿痹、 关节疼痛等病症。 0016 草乌: 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干燥块根。 味辛、 苦, 性热。 归心、 肝、 肾、 脾经。 具有祛风除湿, 温经止痛的功效。 用于治寒湿瘀血留滞经络。

14、, 肢 体筋脉挛痛, 关节屈伸不利: 与川乌、 乳香等同用。 0017 当归: 多年生草本, 其根可入药, 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 性甘、 辛、 温。 归肝、 心、 脾 经。 具有补血和血, 调经止痛, 润燥滑肠、 抗癌、 抗老防老、 免疫之功效。 0018 大黄: 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 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茎。 味苦, 性寒。 归 胃、 大肠、 肝经。 泻热毒, 破积滞, 行瘀血。 0019 赤芍: 为毛茛科植物赤芍或川赤芍的干燥根。 春、 秋二季采挖, 除去根茎、 须根及泥 沙, 晒干。 苦, 微寒。 归肝经。 有清热凉血, 活血祛瘀的功效。 0020 白芷: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15、白芷或抗白芷的干燥根。 味辛、 性温。 归肺、 胃经。 散寒解表, 祛风燥湿, 消肿排脓, 止痛。 用于风寒表证, 头痛, 牙痛, 痈疮肿痛, 寒湿带下。 0021 白蔹: 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 苦, 微寒。 归心、 胃经。 可以清热解毒, 消痈散 结, 敛疮生肌。 用于痈疽发背, 疔疮, 瘰疬, 烧烫伤。 0022 白芨: 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的干燥块茎。 苦、 甘、 涩, 微寒。 归肺、 肝、 胃经。 收敛止血, 消肿生肌。 用于咯血, 吐血, 外伤出血, 疮疡肿毒, 皮 肤皲裂。 0023 乳香: 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

16、(Boswellia carterii Birdw .)及同属植物 (Boswellia bhaurdajiana Birdw.)树皮渗出的树脂。 味辛、 苦, 性温。 归心、 肝、 脾经。 活血 行气止痛, 消肿生肌。 0024 没药: 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Commiphora myrrha Engl.)或哈地丁树(Commiphora molmol Engl.)的干燥树脂。 味辛、 苦, 性平。 归心、 肝、 脾经。 散瘀定痛, 消肿生肌。 用于胸痹 心痛, 胃脘疼痛, 痛经经闭.产后瘀阻, 癥瘕腹痛, 风湿痹痛, 跌打损伤, 痈肿疮疡等病症的治 说明书 2/5 页 4 CN 111514。

17、238 A 4 疗。 0025 朱砂: 是硫化汞(HgS)矿物。 作为中药材具镇静、 安神和杀菌等功效。 0026 松香: 为松科松属若干植物中渗出的油树脂, 经蒸馏或提取除去挥发油后所余固 体树脂。 味苦、 甘, 性温。 归肝、 脾经。 具有祛风燥湿, 排脓拔毒, 生肌止痛之功效。 常用于痈疽 恶疮, 瘰疬, 痿症, 疥癣, 白秃, 疠风, 痹症, 金疮, 扭伤, 妇女白带,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0027 桂枝: 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 辛、 甘, 温, 入肺、 心、 膀胱经。 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可祛风寒, 能治疗感冒风。

18、寒、 发热恶寒等。 0028 追地风: 木兰科八角属常绿灌木(Cortex Illicii)干燥树皮, 又名桐叶藤、 利筋 藤、 地枫皮。 微辛、 涩。 性温。 归膀胱经、 肾经。 具有祛风除湿, 行气止痛的功效。 用于风湿痹 痛, 腰肌劳损。 0029 上述外用药膏可以另外添加药剂制备中常用的药用辅料, 除了赋形、 充当载体、 提 高稳定性外, 还具有增溶、 助溶、 缓控释等重要功能, 包括溶剂、 增溶剂、 助溶剂、 乳化剂、 着 色剂、 黏合剂、 崩解剂、 填充剂、 润滑剂、 润湿剂、 渗透压调节剂、 稳定剂、 助流剂、 矫味剂、 防 腐剂、 助悬剂、 包衣材料、 芳香剂、 抗黏合剂、 整。

19、合剂、 渗透促进剂、 pH值调节剂、 缓冲剂、 增塑 剂、 表面活性剂、 发泡剂、 消泡剂、 增稠剂、 包合剂、 保湿剂、 吸收剂、 稀释剂、 絮凝剂与反絮凝 剂、 助滤剂、 释放阻滞剂等。 0030 通常情况下,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成分根据现有常用的药剂制备方法制成软膏剂 使用, 但是也可以制成其它外用剂型, 包括外用洗剂、 搽剂、 硬膏剂、 糊剂、 贴剂等, 优选软膏 剂。 0031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所述风湿外用膏药的制备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32 (1)按重量配比分别称取各成分, 用20-25常温水浸泡3天, 取出后50-60烘干; 然后粉磨, 备用; 0033 (2)。

20、将除松香外的各成分混合均匀, 加入重量为0.4-0.6倍的芝麻油中并加温至 60-70, 待各成分变黑成泥状后, 加入松香并继续加温至220-230熬制, 达到滴水成珠后 收膏, 获得药膏预制品; 0034 (3)将熬制好的药膏预制品放入6-10的水中浸泡一周, 获得所述风湿外用膏药。 0035 进一步的, 步骤(1)中各成分粉磨后过200目筛。 0036 进一步的, 步骤(2)中在60-70保温2-3小时; 在220-230熬制1-1.5小时。 0037 其中, 步骤(2)待各成分变黑成泥状后去除上层漂浮杂质; 步骤(3)中将药膏预制 品放入凉水中一周以去火毒。 0038 本药膏为黑色泥状。。

21、 0039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所述风湿外用膏药的使用方法, 对于风湿性膝关节炎, 所 述方法包括: 取20-30g药膏制成一付药膏贴, 每个患处膝盖用两付药膏贴, 膝盖左右各一 贴; 每贴使用7天, 然后空两天, 同一部位用三贴为一疗程。 0040 对于其他部位的腰腿疼病症, 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 风湿性腰椎疼痛, 所述药膏的 使用方法类似, 即需要治疗的疼痛患处用一付上述药膏贴; 每贴使用7天, 然后空两天, 同一 部位用三贴为一疗程。 004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湿外用药膏针对风湿的发病特点和发病机制, 患处给药, 直接作用病变部位, 副作用少。 如果病人配合膏药进行适当的运动治疗, 。

22、对关节变形和部位 说明书 3/5 页 5 CN 111514238 A 5 疼痛有明显的疗效。 本品疗效持续时间长, 完成疗程后, 病人的病情基本上不会出现反复, 治疗效果能够得到长时间的保证。 0042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0043 1、 本发明实施例的外用膏药通过上述成分和剂量的合理调配, 能够对包括风湿性 关节炎、 腰椎间盘突出、 风湿性腰椎疼痛的风湿性腰腿疼病症等都产生较好的抑制和治疗 效果, 使用方便; 0044 2、 本品不仅可以消炎而且还可以止痛, 疗效显著; 并能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0045 3、 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湿外用药膏易于制造, 便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4。

23、6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 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47 实施例1 0048 本实施例的风湿外用药膏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下列成分: 川乌15份、 草乌15份、 当归 17份、 大黄17份、 赤芍13份、 白芷15份、 白蔹17份、 白芨17份、 乳香7份、 没药14份、 朱砂3份、 松 香80份、 桂枝20份和追地风20份。 0049 其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50 (1)按重量配比分别称取各成分, 用20水浸泡3天, 取出后60烘干; 然后粉磨过 200目筛, 备用; 0051 (2)将除松香外的各成分混合均匀,。

24、 加入重量为0.5倍的芝麻油中并加温至70, 待各成分变黑成泥状后, 加入松香并继续加温至220熬制, 达到滴水成珠后收膏, 获得药 膏预制品; 0052 (3)将熬制好的药膏预制品放入8的水中浸泡一周以去火毒, 获得黑色泥状的所 述风湿外用膏药。 0053 实施例2 0054 本实施例的风湿外用药膏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下列成分: 川乌13份、 草乌17份、 当归 15份、 大黄19份、 赤芍12份、 白芷16份、 白蔹15份、 白芨19份、 乳香6份、 没药15份、 朱砂4份、 松 香76份、 桂枝22份、 追地风22份。 0055 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56 实施例3 0057 本实施例。

25、的风湿外用药膏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下列成分: 川乌17份、 草乌13份、 当归 19份、 大黄15份、 赤芍14份、 白芷14份、 白蔹19份、 白芨15份、 乳香8份、 没药13份、 朱砂2份、 松 香84份、 桂枝18份、 追地风18份。 0058 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59 实施例4 0060 本实施例的风湿外用药膏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下列成分: 川乌12份、 草乌18份、 当归 14份、 大黄20份、 赤芍11份、 白芷17份、 白蔹14份、 白芨20份、 乳香6份、 没药16份、 朱砂2份、 松 香72份、 桂枝24份、 追地风24份。 0061 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说明书 4/5。

26、 页 6 CN 111514238 A 6 0062 实施例5 0063 本实施例的风湿外用药膏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下列成分: 川乌18份、 草乌12份、 当归 20份、 大黄14份、 赤芍15份、 白芷13份、 白蔹20份、 白芨14份、 乳香8份、 没药12份、 朱砂4份、 松 香88份、 桂枝16份、 追地风16份。 0064 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65 临床实验例 0066 下面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湿外用膏药治疗风湿性膝关节炎、 腰椎间盘突出和风湿 性腰椎疼痛的临床试验结果。 0067 1、 临床观察对象 0068 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25例, 其中男13例, 女12例, 全部为年龄18。

27、岁以上的成年人; 0069 腰间盘突出患者35例, 其中男20例, 女15例, 全部为年龄18岁以上的成年人; 以及 0070 风湿性腰椎疼痛患者25例, 其中男10例, 女15例, 全部为年龄18岁以上的成年人。 0071 2、 治疗方法 0072 对于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 应用实施例1中制备的药膏;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应用实施例2中制备的药膏; 对于风湿性腰椎疼痛患者, 应用实施例3中制备的药膏。 0073 使用方法: 取25g药膏制成一付药膏贴, 需要治疗的疼痛患处用一付上述药膏贴 (注: 每个患处膝盖用两付药膏贴, 膝盖左右各一贴); 每贴使用7天, 然后空两天, 同一部位 用三。

28、贴为一疗程。 共6个疗程治疗。 0074 效果判断: 临床症状表现全部消除, 且随访3个月未复发者为痊愈; 消除30以上 症状且随访3个月虽又反复或未痊愈但较前减轻者为有效; 其它为无效。 0075 3、 治疗结果 0076 对于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 痊愈20例, 占比80; 有效5例, 占比20; 无效0例。 0077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痊愈26例, 占比74.3; 有效9例, 占比约25.7; 无效0 例。 0078 对于风湿性腰椎疼痛患者, 痊愈21例, 占比84; 有效4例, 占比16; 无效0例。 0079 上述临床试验结果显示, 本发明的风湿外用膏药对包括风湿性关节炎、 腰椎间盘 突出、 风湿性腰椎疼痛的风湿性腰腿疼病症等都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 使用方便; 不仅可以 消炎而且还可以止痛, 疗效显著; 并能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疗效持续时间长, 完成疗程后, 病人的病情基本上不会出现反复, 治疗效果能够得到长时间的保证。 0080 虽然, 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 但在本 发明基础上, 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 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 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 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说明书 5/5 页 7 CN 111514238 A 7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