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功夫志 | 奇门性功拳殷德魁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2-02-06

在中国武坛众多的拳种中,长期以来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玄虚色彩的,莫过于流传在京南大兴县青云店一带的性功拳了。性者,性命、性质之意,古人有“神是性兮,气是命'之说,性与命、神与气是人生修身养性的根本。性质指人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作用等。“性功,在于发掘人体自然力的本能,以锻炼攻防技击之术。但由于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些拳种流派基于历史原因,与宗教神学密切相关,再加上性功拳的一些特异技能,如“百步定身法”“脚踢柏木桩”“避火功”等富有神奇色彩的技法,经过民间的口口相传,越加显得神秘莫测。此外,凡得以学习性功拳的,还需要通过一种充满宗教色彩的特定的授功形式,凡此种种,都给性功拳罩上了一圈神秘的光环。

性功拳,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末的殷德魁。殷德魁是京南青云店镇人,据说清朝著名将领张嘉祥因后来双目失明,流落于青云店镇南善台村,殷氏得以师承其术,学得性功拳并流传下来。但此说并无多少根据,很难令人信服,故关于此拳的可靠起源,至今尚无定论。性功拳的内容非常丰富,拳、械套路有几十种之多,此外还有行功秘诀,如掐诀法、撞功诀、快功诀、避火功诀、铁衣功诀,交手功诀等。殷氏武术属戳脚门(亦有称三皇门的),以腿功见长,腿法密集,功势凌厉,招法奇险,讲究技击招法,不求外形。此拳又有内卦、外卦之分,子功、性功之别。内卦指看家护院的功夫,外卦指临阵对敌的功夫;子功拳一般人都可以练习以强健体魄,防身护身,性功拳则必须在德、艺方面都具备一定条件的人才能得到传授。

性功拳的神秘之处,通过“过功”这一特定的授功形式使人可以略知一二。学习者习此功法之前,须摆好香案,安置所拜的神位,焚香叩拜、聚气凝神,口中默念口诀;传功时师父则静立一旁看功,行导引之法。等受功者“开手”后,即将其领至武场。受功者此时则处于神情缥缈恍惚的精神状态之中,不自觉地伸腿出拳,窜蹦跳跃,作出各种技击搏斗的姿势,有时甚至一发而不可收,数人都按捺不住。发功后,再由师父领至香案前“回功”。根据各人发功时的表现和技法,师父再决定其所学的拳术套路。这种以宗教神学为表达方式的“过功”,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可以说是一种并不奇怪的现象。但从今天看来,就带有某种封建迷信色彩了。其实,练习性功拳和练习其他任何一种拳术一样都必须经过一个刻苦磨炼的过程。按殷氏武术的规矩,学性功者必须先学会子功拳术。而子功拳术中的各种功法,如打桩功,打板功、鹰爪力功、打沙袋都是欲习武者必须练习的基本功。关于性功拳中,人们不能理解的一些奇技异能,也都是习艺者通过刻苦锻炼,充分挖掘了人体本身所具有的潜能所致,而绝不是什么三皇五祖,神仙鬼佛所授。神秘的形式掩盖着并不神秘的的内容,这恐怕不仅是性功拳,就是其他拳术或多或少都具有的一个特点,只不性功拳表现得比较明显一点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