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汤 权威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提供内容薄荷汤,中医方剂名。 出自《痧胀玉衡》卷下方。具有清热解暑之功效。 主治:伤暑发痧,暑湿感冒。 症见:呕吐恶心,泻下臭秽,腹痛时紧时缓,头痛头晕,汗出如雨,脉洪大等。别名二号姤象方(《杂病源流犀烛》 出处《痧胀玉衡》卷下方功用清热解暑 组成:薄荷、香薷、连翘各1钱3g,厚朴、金银花、木通各7分2.1g。 用法:水煎冷服。功用:清热解暑。 主治:伤暑发痧,暑湿感冒。症见呕吐恶心,泻下臭秽,腹痛时紧时缓,头痛头晕,汗出如雨,脉洪大等。运用暑季受热而气血不畅,气滞湿阻而成痧者,在南方地区多见。 用本方:可以清解暑热,宣畅气机,故治疗中暑发痧,甚为合拍。 附注附方1 薄荷汤 组成:薄荷一两,葛根、炙甘草、防风各半两,人参七钱半。功用:解肌祛风,益气生津。主治:伤寒邪入阳明。 出处:《此事难知》 附方2 薄荷汤 组成:缩砂仁三两90g,瓜蒌根十一两330g,甘草(炒,锉)四斤2000g,鸡苏叶七斤半3750g,荆芥穗盐(炒)各三斤1500。功用:消风壅,化痰涎。 主治:头昏目眩,鼻塞咽干,心胸烦闷,精神不爽。 出处:《局方》卷十[1] [2] [3] [4] 参考资料 [1] 彭怀仁.《中华名医方剂大全》.金盾出版社,1990 [2] 彭怀仁.《中医方剂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3] 姜建国,柳长华.《外感病实用方》.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