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年的风俗

 司马谦表农村 2022-02-07

过年,也叫过春节,是农村中最隆重的节日,是流传最悠久的节日。是农村人最狂欢的节日,也是前后跨时最长、亲情互动最频、参与人数最广、购物耗资最多的节日。

现在都说过年幸福快乐发财,总之,所有的吉利话都用到了过年上。

其实,最早的“年”,传说并非吉祥,相反,“年”却是一个让民不得安宁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平时深居海底,一到除夕就爬上岸来伤害人畜,害得人们每到除夕就逃往深山躲避“年”的危害。

后来,人们发现,“年”这个怪兽怕红色,怕光,怕声响,人们就在除夕前后贴红对联、放编炮、点灯守岁,“年”这个怪兽就再也不敢上岸来危害了。而在除夕前后的这段时间,就称之为过年了,“年”由一种怪兽名变成一个人人参与的节日名了。

一、前后跨時最长

现在过年,虽说单位放假的假期也就一个星期左右时间,但农村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完元宵节才算结束。

1.腊月二十三,有的地方叫过小年,江淮流域更明确,这一天是送司命老爷上天的日子。傍晚,在司命牌位前,烧一些黄表纸,在外面放一个编炮,送司命老爷上天。

过年的风俗

2.腊月二十四,接祖宗:在祖宗牌扁前,点上香烛,筛上茶酒,放上饭菜,拜接历代宗祖。

3.腊月二十八,吃年饭:以前大都是天亮以前吃年饭。因为有钱人家请的长工,吃过完年饭好回家过年。穷人家也不示弱,也就在二十八日早上吃完年饭了。

4.腊月三十(或二十九),辞岁:这是当年的最后一天,作为子孙后代,不忘父祖先人,这一天要提着祭品,到前人的坟前烧香礼拜。

5.贴对联:大年三十这一天,家家户户贴上新春对联,把对来年的美好心愿都寄语在对联之中。

6.挂灯笼,新千年以前,农村挂灯笼并不多,新千年以来,农村挂灯笼一年比一年多,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挂灯笼了。

7.年夜饭,除夕之夜,进入过年的高潮,年夜饭,也叫摆岁酒,米饭要留剩剩一部分,这叫年年有余。先请祖宗吃后,全家人再吃。

8.压岁钱:子女给父母,大人给孩子压岁钱,预示明年会挣钱,聪明、健康、吉祥。

9.守岁,开开所有的灯,灯火通明,或打牌,或打麻将,或看电视,或放花炮,总之,选择自己开心的项目,玩一个通宵。

10.接天方:除夕夜11点59分,点上长长的编炮和花炮,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11.相互拜年:正月初一,也就是大年初一,本村大人小孩相互拜年

12.亲戚朋友互相拜年:以前靠步行,亲戚多,拜年是要很长时间的。俗话说,手捏弯镰去割麦,路上遇到拜年客,就是说的这个。

13.正月初七,过小年

14.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完元宵节,年才算过完了。

二、亲情互动最频

过年是亲戚间必须互动的节日,只要是有来往的亲戚朋友,都必须相互拜年走动一下。

三、参与人数最广

过年,不同于其它任何节日,只要是炎黄子孙,都会参与进来。

过年的风俗

四、参办喜事最多

春节前后,由于假期集中,人员集中,人们办喜事也大多选择这段时间。如嫁娶、小孩升学宴席、入宅宴席等等。

五、购物耗资最多

过年,由于亲戚朋友的相互走动,千里之外游子回归,喜事的筹办,生活的改善、编炮玩具等等,过年也是购物耗资最多的节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