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YASHICA 35

 择机而行 2022-02-07

日本相机工业早年追随德国可谓步步紧跟,特别是Leica L39旁轴和Rolleiflex的各种仿制品。比起上述两个品牌,Contax就冷门不少,虽然也有Nikon这样的超级粉丝,但囿于技术水准,大量实力不够的厂家还是不敢轻易尝试Contax那复杂的机械设计。不过,这并不能阻碍YashicaContax的仰慕,这台Yashica1950年代末推出的35型就是例证。从此,Yashica开启了自己的追星历程,并于1970年代初美梦成真,和偶像Contax喜结连理,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来看看这台yashica 35吧。从前脸看,该机长得和它的偶像Contax II a非常相似。但Yashica当年并没有Nikon那样的水平,所以一切模仿都止于外形,甚至仅仅只是前脸。

该机采用copal镜间快门,从B1秒至1/500秒,虽然档次比Contax IIa的铜帘快门差不少,但成本低很多,而且可靠性也远胜Contax IIa。只不过,这样的结构肯定是不能更换镜头了,所以,Yashica 35成了一台固定镜头的35mm旁轴相机。

Yashica 35前脸虽然像Contax IIa,但测距基线比后者稍短,所以左右两个窗口看上去距离要近些。又因为自拍器集成在镜头上,机身左侧比Contax IIa少了自拍扳手。

除开上述特点,Yashica 35基本就泯然众人了。当然,作为向Contax IIa致敬的倾心之作,该机工艺还是非常不错的,不论是用料还是设计加工,都看得出Yashica的真诚和踏实。

随机搭载的4.5cm/1.9镜头在当时也算比较高档,后期多款35系列机均采用该规格镜头。

总的来说,这是一台值得把玩的日系旁轴,时不时拿出来拍拍,也能得到比较理想的画面。

上月底去秦岭,我就带着它,然而,误将一卷没拍完的胶卷当成新卷,结果,一共就只拍了不到十张,有些小遗憾。

自冲自扫,仅供参考

胶卷:kodak colorplus200

冲洗:C41手冲

扫描:minolta f300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