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5后夫妻连续用塑料碗三年,确诊肝癌,医生叹息:等于是自毁肝脏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2-02-07

今年26岁的李峰(化名),和妻子一同在外地的电子厂打工,为了能多攒钱,两人便在外边租房子居住,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做着吃的,虽然这样的日子很辛苦,但他们也一直努力生活着。

然而,最近这段时间以来,李峰却经常感觉浑身虚乏无力,并且腹部也伴有痛感,起初他想着是胃病就没当回事,可渐渐地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并且妻子也出现了相似症状,夫妻俩这才意识到不对,于是赶紧去了医院。

经过各项检查,医生发现两人的肝内均出现了肿瘤阴影,且甲胎蛋白值远超标准值,最终确诊为肝癌。这个结果让李峰夫妇一时难以接受,他们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好端端的身体,会突然患上这么严重的病?

95后夫妻连续用“塑料碗”三年,确诊肝癌,医生:糊涂,无异于“吃毒”

随后,医生经过详细沟通,发现是他们日常吃饭用的一种塑料碗出现了问题。原来,李峰的妻子习惯提前把饭做好,等到吃的时候放微波炉热一热,这样以来方便也省事,所以连续用了三年。

但在进一步检测后证实,李峰家的塑料碗中含有过量的双酚A(BPF)、邻苯二甲酸盐等致癌成分,而这些物质能够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尤其是肝部。

当其经由肝脏代谢时,不但会加重肝部的运转负担,同时有害化学物也会接触到肝组织,导致肝细胞发生病变,像李峰夫妇俩就是长期使用,进而诱发了肝癌的形成。

肝癌防不胜防,我们应当如何体检早发现?

1)腹部超声波检查

操作起来方便、灵活、无创,能够灵敏地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且有助于鉴别良恶性。

2)腹部CT

CT能发现肝脏微小病变,能够提高早期肝细胞癌的检出几率。

3)甲胎蛋白(AFP)

AFP的水平与肿瘤大小密切相关,像早期的良性肝病、肝母细胞瘤等患者,通过监测AFP也可提高肝癌诊断的灵敏度。

除此之外,还有3种食物伤肝不浅,尽量少吃

1)久泡菌类

菌类食材的正常泡发时间是2~3小时,如果浸泡的时间过久,很容易导致其中产生米酵菌酸毒素,这属于强效致癌物的一种,能够对肝部造成一定的损伤,严重时还会引起肝部病变。

2)腌制蔬菜

腌制蔬菜是我们经常吃的一种下饭菜,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食材中含有高浓度的亚硝酸盐成分,其在人体内还易转化成致癌物——亚硝酸铵,长期以往能够对肝功能产生不利影响,不利于肝部健康。

3)酒

酒精经肝脏代谢,同时酒精代谢物乙醛为有毒化合物,其化学性质更活泼,它能与细胞内外各种生物大分子结合形成乙醛-蛋白质/DNA产物,破坏其结构和功能,其中对人体肝脏和胰腺的生理功能影响最为严重;然后,生成的乙醛作为底物进一步在关键酶乙醛脱氢酶的催化下转变为无害的乙酸,乙醛脱氢酶活性被抑制会使乙醛累积,造成宿醉,若体内长期积累大量的乙醛,就可能损伤肝脏,导致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肝癌。

总之,肝癌的发生和饮食有一定关系,当然除外饮食,和遗传、乙肝等其它肝病也密切相关,如何预防肝癌发生,我们除了定期体检、改善生活方式,注意健康饮食,别无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