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季皮肤瘙痒风疹、荨麻疹,一剂名方,五苓散加减,疏风、止痒

 朱永林548cr9af 2022-02-07

一提到荨麻疹,有些朋友相信是深有体会,发作起来,往往都是皮肤红肿瘙痒、难以忍受。那接下来,就给大家分享一个临床上的案例,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医是如何处理这种问题的。

2020.07.14 初诊

这位患者,是位男性,37岁左右,来的时候,看到头面、胸、背、臀、手、足都是大大小小云片状一样的疙瘩,起初是只有双臂发疹且当天 就能消退,渐渐地连躯干及大腿也开始出现,愈抓、愈红、愈痒愈严重,从发作到中医介入治疗前的近三个月,往返于各大皮肤科治疗,但是收效甚微。

文章图片1

并且医生告知如果再不能用药压下来的话,就可能从急性变成慢性。

就赶紧过来寻求中医治疗,并且现在的情况也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睡眠质量,经过详细问诊,大便偏干,并且口渴咽干饭后容易有胃酸,伸出舌头来一看,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浮滑、大数。

于是开方如下:

五苓散、白芍、黄连、黄芩、半夏、当归、川芎、生地。

2020.07.21 二诊

全身皮肤已逐渐恢复平坦,痒的情况也逐渐消退,而且连带胃酸情况,都有所改善。

文章图片2

2020.07.31 三诊

皮肤与常人无异,只是偶尔可能因为饮食原因,皮肤又搔痒起来,但这次发作较之前要轻微许多,处方也改以柴胡剂疏肝为主,再无发作。

由此可见,中医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如果辨证与用药准确,其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其中的用药思路:

首先五苓散,是干什么的?我们来看一下《伤寒论》中的条辩:

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水饮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猪苓、茯苓、泽泻、桂枝、白术

所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五苓散的主证就是小便不利,口渴。那么,除此之外,所伴随的症状还有一个最典型的就是:皮肤痒。

为什么会这样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从条辩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就是在太阳病,发汗后,不管是桂枝汤、还是麻黄汤,在用的时候,由于汗没有透发,但又因为这些汗液已经离开了皮肤汗腺,只是没有离开皮肤表面,但又不可能原路返回,就会停留在身体里面,夹在皮肤和肌肉中间,就会痒。并且这时肠胃的津液或者肺的津液,已经被发散出来了,所以人就会口燥、咽干小便不利

而在这时候,如果我们想要解决以上问题:烦躁不得眠小便不利,口渴、皮肤痒,就不能再用发汗的药了,而是要用利小便的方法,这是张仲景的一个观念,就是,如果我们想办法把病邪排掉以后,阴液自己会回头!

泽泻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其中,茯苓、猪苓、和泽泻都是利水的,茯苓主要利中焦的水,猪苓呢,利下焦,肚脐以下的水,而泽泻则能够利全身的水,所以那如果茯苓、猪苓、和泽泻,3味药碰到一起的时候,就全身的表水都可以利掉。加上桂枝,目的是,利用其发散的特性,让泽泻跑到皮肤表面上把皮肤表面的水利下来,利回来以后,中焦有湿,我们用白术祛湿,再茯苓把水导到下焦,紧接着再加上猪苓,所以五苓散五味药,就可以把皮肤表面的水利下来

水利下来之后,全身上下的水道又开始循环起来,那么咽干,脉浮,很明显,患者身上的阴 不足,再加白芍以补阴;舌红、苔黄,这是湿热,黄连、黄芩去热;半夏去湿降逆,处理轻微胃酸反逆的现象;那么,当归、川芎、生地搭配前面使用的白芍为著名的四物汤,此处用意是在过热的血液中加入新的血液以帮助降温,这道理就好像在滚沸的热水壶中加入常温的水一样。

结果,患者皮肤明显减轻,但后续还需要疏肝养血,才能斩草除根。因为肝属木,为风脏,中医上讲,“血行风自灭”,风疹、荨麻疹问题,才能得到彻底消除。

所以,面对皮肤疾病,「发」 与「养」是经方医师经常考量的治疗方针,如果大家也有以上问题,文中所用的调理思路,大家可以做个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