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传」:民国的近亲与远亲(十四):容家:有“容”乃大家族

 金色年华554 2022-02-07

(14)、容家:“容”乃大家族

中华文明五千年,天朝的国人一直自信,所以,自古以来对外邦都不很待见,非但如此还给他们都取了“蔑称”,从古代的番、夷、蛮、胡、倭到近现代的长毛、白皮猴子、美国佬、日本鬼子、越南猴子、老毛子、高丽棒子真可谓是“一个都不能少”。

尽管“过了嘴瘾”,提振了信心,但至近代两三百年,还是有些地方被人家占去变成了殖民地,比如香港、澳门,可是历史的“诡谲”之处在于,中国近代文明之窗一般却是从这些“屈辱的土地”上开启的,比如出国留学这种“破天荒”的事情。

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夏瑞芳儿子夏鹏的连襟容觐彤是个“混血儿”,他母亲是美国人玛丽·凯罗克,他的父亲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留学生容闳,容姓是广东香山的大姓,除了中国首个男子单打世界冠军容国团,容闳更是容姓家族的骄傲,而且,他们的家族也“名副其实”,可以称的上是“有容乃大”之家。

「家传」:民国的近亲与远亲(十四):容家:有“容”乃大家族

容闳(1828-1912)

容闳的视野是从推开澳门教会学校马礼逊纪念学校的大门开始打开的,他7岁入校,19岁去美国,22岁成为耶鲁学院有史以来第一位中国留学生,离祖国越远,眼界越大,对世界的包容性也越强,到了47岁,他还惊世骇俗地“容”下了一位23岁的美国姑娘玛丽·凯罗克,成为可能是中国近代与美国人通婚的第一人。

「家传」:民国的近亲与远亲(十四):容家:有“容”乃大家族

玛丽·凯罗克(1851-1886)

容闳与凯罗克是“晨练”时认识的,恋爱自由而顺利,因为容闳长期在美国,从小接受西方教育,英语比中文说得还流利,又不受中国传统文化束缚更没有国内世俗压力,所以,在他参与创建中国第一座完整的机器厂(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组织第一批官费留美幼童,积极投身西学东渐、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也不经意地拉开了中美跨国婚姻的序幕。

由于容闳与凯罗克血脉相融,不但容闳的孩子成为了首批“中美混血”新一代,而且“民国近亲与远亲”的大家族也因此在血脉上开始“走向世界”。可是,容家的“涉外婚姻”还不止容闳这一例,容闳的长子容觐彤的第二个太太梁藏生后来就嫁给了外国人,个中原因令人唏嘘。

“中美第二代”容觐彤出生于1876年,10岁那年,母亲凯罗克因肾病离世,他后进入于耶鲁大学工学院,并于1901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机械硕士学位。1909年容觐彤在父亲的坚持和安排下回到国内,在广西和福建从事矿业工作并于1911年与商务印书馆夏鹏的妻妹吴氏结婚,不过,容闳因为年事已高,还没等到子孙满堂就于1912年在美国去世,享年84岁。

「家传」:民国的近亲与远亲(十四):容家:有“容”乃大家族

容永成率领容氏家族在薄扶林华人基督教坟场拜祭容觐彤的墓地

和父亲一样,容觐彤也是“晚婚”,他与吴氏结婚时已经35岁,可是,这段婚姻却在16年后因吴氏去世而终结,带着吴氏留下的四个孩子,容觐彤在5年后续娶丧偶并带着一个孩子的梁藏生为妻,梁藏生也是大家闺秀,她父亲是曾经担任过民国初期袁世凯总统府秘书长、交通银行总理、财政部次长、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和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创办人梁士诒。没想到,容觐彤与梁藏生结婚才一年,就于次年即1933年病故,终年59岁。

31岁的梁藏生失去了第二个姓容的丈夫,她第一个丈夫也是姓容的广东人叫容显勋,容显勋出自香港一个买办之家,他爷爷容良是香港渣打银行有史以来首位华人买办,父亲容翼庭和大哥容显中也都是渣打银行买办,本来,此容家与容闳家族并无直接的联系,可是容觐彤与梁藏生生了一个男孩容永成,通过他,两个容家便强强“容”合、有“容”乃大了。

「家传」:民国的近亲与远亲(十四):容家:有“容”乃大家族

梁藏生

在观念上,梁藏生并非传统的中国妇女,她从小在香港接受教育并留学美国,在遭两次丧夫打击之后,她没有认命,而是重拾心情,坚强面对。三年后,梁藏生在上海结识了苏格兰会计师约翰·亚历山大·特纳并与他结婚,这是容家第二桩涉外婚姻,而也正因为梁藏生的这次跨国婚姻,给她的两个儿子容永道(与容显勋所生)和容永成未来的人生道路作出了很好的铺垫。

容永成在英国留学后被派到新加坡英吉普公司工作了24年,后曾任新加坡电信局局长。而他同母异父的哥哥容永道则是香港著名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创始人之一。

「家传」:民国的近亲与远亲(十四):容家:有“容”乃大家族

容永成

容永道和他娶了美国人的继祖父容闳、外国血统的继父容觐彤一样,都是“国外求学、国内发展”。1962年,已经获得苏格兰特许会计师资格的容永道,携妻儿回到香港创办容永道会计师行,专业过硬,勤奋精细,加上容家的人脉资源,公司很快就从3个人的小会计会计师行发展起来,如今已经“升格”为普华永道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全球四大且排名第一、年收入超过2400亿港元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不过容永道本人则在2013年去世,享年86岁。

「家传」:民国的近亲与远亲(十四):容家:有“容”乃大家族

容永道(1927-2013)

其实,自容闳开始,容家就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之家,骨子里,他们是传统的中国人,以读书谋仕途、以勤勉图事业,但他们都有留学国外,视野开阔,得风气之先和观念现代的特点。容闳被称为“中国留学之父”,是因为他建议和操盘了首次中国“幼童留美计划”,虽然计划被清朝廷保守派“打横炮”半途而废,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第一批人才却有许多出自这些留学生,他们中有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民国政府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清末交通总长梁敦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名人。

「家传」:民国的近亲与远亲(十四):容家:有“容”乃大家族

第一批晚清留美幼童(30人)合影,四排左三为少年詹天佑

由于年代久远且大多数人认为“开放留学”是1979年之后的事,所以人们容易将容闳主导的“幼童留美计划”和隔了近40年之后的“庚子赔款留美学生”混为一谈。其实“幼童留美计划”始于1872年,由于当时条件所限,120名学生大多为广东香山、开平、番禺、南海的学子。“庚子赔款留学生”是1909年,清朝政府本计划每年派出100名学生,但因1911年辛亥革命而终止,这批学生中知名度高的有胡适、赵元任、竺可桢、梅贻琦等,这两批学生几乎就是两代人,其中“庚款”中的唐悦良就是“幼童”中唐绍仪的堂侄。

「家传」:民国的近亲与远亲(十四):容家:有“容”乃大家族

可是在诸多文章中,许多人又将唐悦良和一个叫唐乃安的人混为一谈,虽然,唐绍仪、唐悦良、唐乃安甚至容闳等都在“民国的近亲与远亲”的图谱中,但是,唐乃安与“容家”的叙述有关,所以还是要予以澄清。

唐悦良学的是法律,唐乃安虽然也是广东人,但却是学医的。唐乃安在北洋西医学堂学医,毕业后任海军医官,后到上海行医并开药房、办药厂,并娶了江苏昆山望族徐氏、上海徐家汇徐家一脉的徐小姐为妻。唐乃安在上海西医西药界非常活跃,他不但是上海总商会会员,还是中华医学会21位建立人之一。

也许唐乃安在近代史上算不上“一线名人”,不过,他的一双儿女却比他有名得多,非但如此,唐乃安的一众“近亲”也都是名人。唐乃安的儿媳是湖南督军和省长谭延闿的侄女谭瑞,谭延闿的女儿谭祥后来嫁给了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虽说如此,由于唐乃安于1929年就去世了,所以也没沾这些显贵的亲戚们什么光,非但如此,他的儿子唐腴胪还因为和政界要人们走的太近而送了命,他于1931年被“暗杀大王”王亚樵的手下误认为是宋子文给刺杀身亡了。

「家传」:民国的近亲与远亲(十四):容家:有“容”乃大家族

唐腴胪(1897-1931)

刺客对唐腴胪开的这几枪,不但打死了宋子文留美时的同学及贴身秘书唐腴胪,也将宋子文和当时的最爱、唐腴胪的妹妹的姻缘“打飞了”。唐腴胪妹妹就是民国号称“北陆(陆小曼)南唐”中的“民国第一名媛”唐瑛,她最终的人生归宿是嫁给了容永道的叔叔容显麟,成为了容家的一员。

「家传」:民国的近亲与远亲(十四):容家:有“容”乃大家族

唐瑛(1903-1986)

这里又出现一处“混淆”,许多文中说唐瑛第二任丈夫容显麟是容闳的侄子,这是以讹传讹,其实,容显麟是容良的孙子、容翼庭的儿子,“此容”和“彼容”不太搭得上,只不过是因为梁藏生嫁给了另一个容家,才让容闳家族和容良家族发生了联系而已。

唐瑛和第一任丈夫李祖法的离异,即便到今天也被许多世俗女性不理解,他们离婚的理由是“性格不合”,因为此,追求个性自由的唐瑛和民国时期的豪门“小港李家”分道扬镳,离婚时,她的公公、江湖人称“李家阿大”的李云书在上海滩风头正劲,由此,“民国的近亲与远亲”图谱中出现了更加色彩斑斓的图画。(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