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板保养脉络】船舶日常检查保养

 新用户57522850 2022-02-08

船舶的船体、结构与设备不仅要满足SOLAS公约的相关要求,还需要符合主管机关国内标准及其认可的船级社的要求。

一、船体结构的日常检查与保养

船体和甲板基本保养状况的优劣程度是PSCO对船体结构好坏认定的第-印象, 尤其是船壳板、舱盖及舱口、梯道、栏杆和管路盖板的锈蚀程度和损坏情况将直接影响到检查官员是否需要进行“更详细检查”的重要依据,因此,优秀的保养状态、良好的船容船貌是顺利通过船体结构检查的首要因素。

()货舱、舱盖的日常检查与保养

1.货舱

货舱污水井液位无异常变化,具备条件时进人货舱对货舱内部构件进行目视检查,无明显锈蚀、洞穿、裂纹及严重变形(每挡肋距范围内不超过8 mm),无明显渗水痕迹。

2.货舱舱口

每次打开舱盖时进行检查,航行中每周至少一次常规检查,恶劣天气前后要加强检查,重点检查内容包括:

(1)舱口盖面板,包括侧板,以及敞开舱口盖的加强件附属设备,检查其外观腐蚀、裂纹或变形情况,特别是围板的顶部和四角,以及邻近的甲板板材和肘板舱口盖、舱口围板及附连的肘板结构良好,无明显锈蚀、裂纹、破损洞穿及变形;

(2)周边和交叉接头处的密封装置(垫片、 兼用船上的弹性密封垫、垫圈凸缘、压紧条、排水沟和止回阀),检查其状态和永久变形的情况;

(3)压紧装置、挡水条和楔耳,检查其磨耗、调节和橡胶部件的状态;

(4)关闭着的舱口盖的定位装置,检查其变形和贴合的情况;

(5)链滑轮或缆绳滑轮;

(6)导向装置;

(7)导轨和轨道滑轮;

(8)限位器;

(9)钢缆、铁链、张紧器和绞缆();

(10)液压系统、电器安全装置和联锁装置。

3.干舷甲板上除货舱舱口外的各种开口

盖板、围板及附连的加强结构良好,无明显锈迹、破损洞穿及变形;盖板关闭正常,橡皮胶条完整且有弹性,表面无油漆,无明显漏水痕迹;各种人孔、小导门、测量管结构良好,无明显锈迹、破损洞穿及变形;各种标识清楚。

()压载舱的日常检查与保养

(1)压载舱液位无异常变化,其周围处所无进水发生,压载舱导门状况良好,无严重锈蚀、螺栓丢失。

(2)压载舱内构件无严重腐蚀、裂纹或洞穿。

(3)散货船货舱、压载舱、干隔舱进水报警系统试验正常。

()其他船体结构的日常检查与保养

1,通风筒

通风筒的围壁、支撑结构状况良好,无明显锈迹及破损洞穿或其他临时性修理措施(如粘贴胶布等);通风挡板完整、活络、无破损洞穿;风雨密关闭装置结构完好,开关活络,能有效开启和关闭, '开” '关”方向及舱名标识清晰。

2,空气管

空气管及管头结构(特别是管子根部及背部不易保养的部位)良好,无明显锈迹及破损洞穿。浮球活络水密,工作正常,防火网无破损。

3,载重线标志

甲板线、所有载重线标识清晰、准确且与背景颜色反差明显。

4,船壳板

水线上船壳板无开裂、洞穿、严重变形(每挡肋距范围内不超过8mm),无漏水现象。

5,水密门

水密门结构状况良好,能有效关闭,就地及遥控开关正常,声光报警正常,液压系统无渗漏痕迹。

6,甲板

主甲板结构良好,无明显破损、洞穿、裂纹及严重变形(每挡肋距范围内不超过8 mm),无明显渗水痕迹。

二、船舶甲板设备的日常检查与保养

()锚设备的检查和保养

1,日常检查保养

(1)对锚的检查保养:对锚卸扣及其横栓的磨损以及变形松动进行检查保养;对锚头

横销是否松动进行检查保养;对锚爪是否弯曲变形进行检查保养,每次起锚后应检查锚爪

是否钩挂杂物。

(2)对锚链的检查保养:白天起锚时应检查锚链及标志,标志应保持清晰;检查连接卸扣是否有裂纹、变形,磨损程度;检查转环是否转动灵活。

(3)对锚机的检查保养:每次使用前应先空转片刻,并先试车。检查刹车、离合器的可靠性,检查其运转情况并使其润滑。减速箱内的机油应定期检查更换,保证清洁。

(4)制链器、导链轮等部分加油润滑。

(5)平时应轮流使用左右锚,使锚和锚链平均磨损。每次起锚时应冲洗锚和锚链。

(6)起锚时不要硬绞,必要时用车舵配合。

(7)深水抛锚时应用锚机松出锚链,以免撞坏锚或崩断锚链。

(8) 抛完锚和收妥锚应上妥制链器。实践上,许多船舶的锚收紧后,制链器打不上去;某些船错误地松出链环以便制链器能合上,但是,锚未收紧,导致大风浪的情况下,锚频繁碰擦船壳板并使其开裂,从而导致艏尖舱进水。

2.定期检查保养

定期检查保养是发现锚设备有无损坏的关键,应至少半年进行- -次,并做好记录。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裂纹、结构松动、变形、磨损等。

(1) 锚的检查:锚最容易受损的部位是锚爪、锚冠、横销和锚卸扣等。锚爪可能发生弯曲和裂纹,助抓突角易磨损,横销易松动,锚卸扣易受磨损和产生裂纹。按要求锚销允许磨损在原直径的10%以内,锚的失重应在原重的20%以内。当发生严重损坏或不符合要求时,应换备锚,并将损坏的锚送厂修理。

(2) 锚链的检查:链环和卸扣长期使用后会产生磨损、裂纹、变形和结构松动等现象,因此必须进行磨损检查、裂纹检查、变形检查、结构松动检查。

①磨损检查:检查环与环接触处和锚链与锚链筒的摩擦处,可用卡尺量其同一截面的最大、最小直径,取其平均值。锚链磨损的极限为:远洋航区( I类航区)船舶的锚链,磨损后平均直径不得小于原直径的88%;近海( II类航区)和沿海航区( II类航区)船舶的锚链,磨损后的平均直径不得小于原直径的85%

②变形检查:用目视检查或测量检查链环是否弯扭变形,检查链环和卸扣的长度,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就要换新。有挡链环的长度超过原长度的7%不能再使用;无挡链环或卸扣超过原长度的8%,则不能再使用。

③结构松动检查:连接链环(拆开检查后应先在内吻合处涂上黄油再装复)和卸扣的销子会因铅封脱落而松动,应逐个仔细检查。

④裂纹检查:用手锤敲击每个链环以及卸扣,听其声音是否清脆。

锚和锚链应定期除锈油漆。在每次修理检查后,应涂煤焦沥青漆两度,然后再做锚链标记。

(3)锚机的检查保养:应经常检查刹车是否良好,离合器是否轻便灵活,经常加油以保证在良好的润滑环境条件下运转。应特别注意零件各摩擦面的润滑:减速箱内的机油应定期检查更换,以保证其清洁。链轮的轮齿容易磨损,其限度规定为不超过原厚度的10%。若发现有滑链、跳链现象,应及时焊补;固定锚机的紧固螺栓与底座应检查其是否有松动、锈蚀,如有缺陷,应及时修复。锚机底座的蚀耗一般应小于原厚度的25%。除底座外一-般应3个月检查-一次。

(4)附属装置的检查:制链器平时要注意保持活络,经常除锈油漆。锚链筒上下口的口唇易磨损,应经常检查其磨损情况,修船时进行堆焊并磨光。锚链舱在定期检查时,应将锚链全部倒出,进行清洁工作,检查锚链舱排水设备是否正常;对已损坏的木衬垫应进行调换;并对锚链舱进行除锈油漆;检查弃链器是否正常。

(5)厂修时,将全部的连接链环(连接卸扣)拆开,更换销钉和铅封,将第一 节锚链与最后-一节锚链对调;下一 -次修船时再将现有的第一节锚链 与最后第二 节锚链对调,以免集中磨损部分锚链,并做好记录。

()舵设备的检查和保养

舵设备在开航前要仔细检查,平时要注意检查保养,使其随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每当安装或修理后,也应按规定要求进行试验。

1.日常检查保养

(1)试舵

①船舶开航前12h之内,应由船员对操舵装置进行核查和试验。试验程序(如适用时)应包括下列操作:主操舵装置;辅助操舵装置;操舵装置遥控系统;驾驶室内的操舵位置;应急动力供应;相对于舵的实际位置的舵角指示器;操舵装置遥控系统动力故障报警器;操舵装置动力设备故障报警器;自动隔断装置及其他自动设备。

②核查和试验应包括按照所要求的操舵装置能力进行操满舵;试验操舵装置及其联结部件的外观检查;驾驶室及舵机室通信手段的工作试验。

对于定期从事短期航行的船舶,主管机关可免除上述规定的核查和试验要求,但这些船舶每周至少应进行一次这样的核查和试验。通常,每次开航前驾驶员应会同轮机员试验舵机,查看转舵装置是否运转正常。此外,试舵前应派人察看船尾舵叶周围是否有障碍物;核对各种舵角与舵角指示器和主罗经与分罗经的误差情况;舵机间不准放置杂物,应保持清洁、干燥。舵机间内的备件等应绑扎好,防止船舶摇摆时移动。

(2)对舵

每次开航前1 h,值班驾驶员应会同轮机员进行对舵。

对舵的步骤为:

①操舵人员在驾驶室转动舵轮或扳动手柄,使舵角指示器的指针指向“0”刻度,观察舵机室的实际舵角是否在正舵位置。

②慢速将舵轮向左() 转至满舵,检查舵轮座上的舵角指示器与船尾杆上的指示刻度是否一致。

③用同样方法向右() 操满舵快速活舵-一次, 回至正舵。

④分别连续操左() 51525°满舵和回舵,其间观察遥控机构、追随机构、舵角指示器和其他工作系统的运作情况是否正常。其中电动舵角指示器在正舵位置应无误差,在其他舵角位置不应超过+1。对装有两台主操舵装置或手柄操舵装置,应分别进行试舵。航行中,值班驾驶员应经常检查油压、电源和操舵情况是否正常。特别当遇大风浪时,应检查舵机间可移动物体是否绑扎好。船舶停靠后,应切断电源或打开油压操舵器的旁通阀,有舵轮掣的上好舵轮掣,关闭驾驶台和舵机间。应将上述核查和试验日期以及进行应急操舵演习的日期和详细内容记人主管机关所规定的航海日志内。

2.定期检查保养

(1) 3个月应对舵设备进行- -次全面的检查和保养,主要内容有:

①查看舵杆、舵叶各部分磨损及损坏情况,做好记录。舵杆()一般在 下舵承处或舵销处的轴颈应大于非工作部分的轴颈,否则应进行修理或换新。工作轴颈表面允许存在少量分散的修士斑点,但深度不超过舵件()直径的1%,舵杆非工作轴颈允许减少量为原设计直径的7%,舵钮与舵钮,或舵叶与舵托平面极限间隙一般为安装间隙的50%

②检查电操舵装置的绝缘和触点情况,用不带毛头的细布揩拭清洁。自动部分检查其灵敏度;液压舵机要查管路是否有泄漏及液油质量。

③检查转舵装置电动机的运转及损耗情况,加以清洁,并做好记录;液压式舵机要检查泄漏情况及油的质量,以及时修复并充液。除上述的常规核查和试验外,至少每3个月应进行- -次应急操舵演习,以练习应急舵操作程序和应急舵设备情况。操演应包括在舵机室内的直接控制,与驾驶室的通信程序,以及(如适用时)转换动力供应的操作。

(2)6个月检查备用操舵装置的活络部分,加以润滑,除锈涂油,并做转换操作试验,保证其性能良好。液压操舵系统每年或检修后应将整个系统彻底清洗-一次, 清除锈垢等,以免影响效用。

(3)结合坞内检验时,将舵轴或舵销原地顶高或将舵杆拆下,检查舵轴、舵销及舵承的磨损及腐蚀情况;测量舵承间隙及舵的下沉量;检查舵杆、舵轴法兰盘及其连接螺栓与螺母;检查舵销螺母的止动装置。对舵叶进行外部检验,检查舵叶腐蚀程度和有无裂缝,必要时对舵叶做测厚检查.当对舵叶的水密性有任何怀疑时或修理后,应进行密性试验。

()系泊设备的检查与保养

系泊设备的检查与保养要点如表9-5所列。

()装卸设备的检查与保养

装卸设备的检查与保养内容详见本系列教材《船舶结构与货运》中的有关章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