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于贴敷穴位的中草药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pdf

 刘雁辉 2022-02-08

《用于贴敷穴位的中草药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贴敷穴位的中草药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784872.0 (22)申请日 2016.08.31 (71)申请人 唐秀宗 地址 425399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东门乡下 塘村1组 (72)发明人 唐秀宗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 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7 代理人 杨连华 (51)Int.Cl. A61K 36/9068(2006.01) A61P 29/00(2006.01) A61P 15/14(2006.01) A61P 19/02(2006.01) A61P 35/00(20。

2、06.01) A61K 35/64(2015.01) (54)发明名称 用于贴敷穴位的中草药及其制备方法、 使用 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贴敷穴位的中草药及 其制备方法、 使用方法, 属用于外敷的中草药及 其制备、 使用方法领域, 地雷根16-25、 毛茛2-4 份、 斑蝥0.5-2份、 大蒜4-6份、 白芥子8-10份、 马 钱子1.5-3份、 甘遂0.5-1.5份、 旱莲草55-65份、 吴茱萸10-15份、 巴豆8-10份、 天南星8-10份、 蓖 麻子1-2.5份、 威灵仙28-33份、 鸦胆子3-5份、 辣 椒8-10份、 胡椒8-10份、 石龙芮2-4份、 细辛5-8。

3、 份、 生姜干13-18份、 五倍子15-20份、 苍术8-12 份; 还包括用于制药液的柏子仁、 走马风、 盘龙 草。 本发明将药物贴敷穴位数日后进行拨罐排 毒, 无毒副作用、 有效镇痛、 通经络、 消肿块、 去病 症, 使用方便、 疗效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CN 106267080 A 2017.01.04 CN 106267080 A 1.一种用于贴敷穴位的中草药, 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制药粉的以下重量配比的各原 料药: 地雷根16-25、 毛茛2-4份、 斑蝥0.5-2份、 大蒜4-6份、 白芥子8-10份、 马钱子1.5-3份、 甘遂0.5-1.5份、 旱莲草55-65。

4、份、 吴茱萸10-15份、 巴豆8-10份、 天南星8-10份、 蓖麻子1-2.5 份、 威灵仙28-33份、 鸦胆子3-5份、 辣椒8-10份、 胡椒8-10份、 石龙芮2-4份、 细辛5-8份、 生姜 干13-18份、 五倍子15-20份、 苍术8-12份; 还包括用于制药液的柏子仁、 走马风、 盘龙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贴敷穴位的中草药, 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制药粉的以下 重量配比的各原料药: 地雷根20份、 16-24毛茛3份、 斑蝥1份、 大蒜5份、 白芥子10份、 马钱子2 份、 甘遂1份、 旱莲草60份、 吴茱萸12份、 巴豆9份、 天南星9份、 蓖麻子2份、 威灵。

5、仙30份、 鸦胆 子4份、 辣椒8份、 胡椒8份、 石龙芮3份、 细辛6份、 生姜干15份、 五倍子18份、 苍术10份; 还包括 用于制药液的等重量份的柏子仁、 走马风、 盘龙草。 3.一种贴敷穴位的中草药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各原料药物按上述配方比 例备料、 混合均匀, 分两种方式进行制备: 方式一: 将柏子仁、 走马风、 盘龙草按1: 1: 1的重量比备料并混均匀, 用50度以上的米酒 浸泡, 该三种原料药与米酒的重量比为1:1-1.5, 浸泡时间不少于30天, 再取上清液备用, 制 成药液; 方式二: 将混匀后的用于制药粉的各原料药干燥后粉碎, 过筛100目制成药粉。 4.。

6、一种贴敷穴位的中草药的使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 清洗穴位: 根据病症来选定穴位及穴位数量, 用上述自制的药液清洗好穴位; B、 调配: 用上述自制的药液、 药粉混合, 拌匀成不流动的稀泥状; C、 贴药: 调配好的权泥放进敞口的无菌盖里面, 将装有药的无菌盖贴在各穴位上, 然后 用伤湿止痛胶布将装有药的无菌盖盒密封固紧不漏气; 第一批装药无菌盖贴三天; D、 拔罐: 然后将贴药去掉, 用无菌软质材料沾泡制好的温热盐开水将伤口清洗消炎, 去 掉无菌软质材料后拔罐, 将毒液拨出, 再用无菌软质材料沾盐水放在伤口上消炎5-10分钟; E、 巩固治疗: 检查穴位拨毒的情况, 如毒素。

7、已排尽, 则可停止贴药; 如毒素没排尽则马 上贴敷第二批药, 贴敷二天后去掉贴药, 按上述D步骤中的拔罐方式进行拔罐, 如毒素已排 尽, 则可停止贴药, 如毒素没排尽则马上贴敷第三批药, 贴敷二天后去掉贴药, 按上述D步骤 中的拔罐方式进行拔罐; 以此类推, 如毒素没排尽则按上述方式进行贴药、 拔罐, 每次贴药 均为二天, 直至伤口不痛了, 穴位通畅后不再贴药, 停止贴药后每2-3天拔罐一次, 直至拨不 出液体为止。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267080 A 2 用于贴敷穴位的中草药及其制备方法、 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外敷的中草药及其制备方法。

8、、 使用方法,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 贴敷穴位的中草药及其制备方法、 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风湿瘫痪、 乳腺增生、 关节炎、 肿瘤等慢性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多发 病, 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这些慢性病多是因体内经血不通、 毒素堆积、 五脏六腑功能失调 引发的。 特别是肿瘤, 严重危害人类生命、 健康, 长期以来, 医学工作者致力于寻找一种见效 快、 不复发、 能根治的治疗方式, 到目前为止, 已经找到这种治疗方式还为数不多。 据了解只 有少数的几种早期肿瘤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外, 大多数患者特别是中晚期肿瘤患者, 只有少数经过治疗得到缓解外, 大多数患者治疗效果与患者的期盼。

9、相差很远, 不尽人意。 目 前对肿瘤患者及慢性病患者的治疗方式大多采用原有的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放射治疗, 化 疗, 手术治疗, 中西结合治疗, 精神治疗, 饮食辅疗, 这类方式, 治疗时间长, 治愈率低, 对机 体损害大, 机体抵抗力大幅降低, 预后不良多。 现有技术缺乏一种无毒副作用、 有效镇痛、 消 肿块的体外拨毒技术治疗。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贴敷穴位的中草药及其制备方法、 使用方法, 通过 将药物贴敷穴位数日后进行拨罐排毒, 无毒副作用、 有效镇痛、 通经络、 消肿块、 去病症, 使 用方便、 疗效好。 0004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贴敷穴位的中草药, 其。

10、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制 药粉的以下重 量配比的各原料药: 地雷根16-25、 毛茛2-4份、 斑蝥0.5-2份、 大蒜4-6份、 白芥子8-10份、 马 钱子1.5-3份、 甘遂0.5-1.5份、 旱莲草55-65份、 吴茱萸10-15份、 巴豆8-10份、 天南星8-10 份、 蓖麻子1-2.5份、 威灵仙28-33份、 鸦胆子3-5份、 辣椒8-10份、 胡椒8-10份、 石龙芮2-4份、 细辛5-8份、 生姜干13-18份、 五倍子15-20份、 苍术8-12份; 还包括用于制药液的柏子仁、 走 马风、 盘龙草。 0005 优选地, 该中草药包括用于制药粉的以下重量配比的各原料药: 地雷。

11、根20份、 16- 24毛茛3份、 斑蝥1份、 大蒜5份、 白芥子10份、 马钱子2份、 甘遂1份、 旱莲草60份、 吴茱萸12份、 巴豆9份、 天南星9份、 蓖麻子2份、 威灵仙30份、 鸦胆子4份、 辣椒8份、 胡椒8份、 石龙芮3份、 细 辛6份、 生姜干15份、 五倍子18份、 苍术10份; 还包括用于制药液的等重量份的柏子仁、 走马 风、 盘龙草。 0006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贴敷穴位的中草药的制备方法, 将上述各原料药物按上述配方 比例备料、 混合均匀, 分两种方式进行制备: 0007 方式一: 将柏子仁、 走马风、 盘龙草按1: 1: 1的重量比备料并混均匀, 用50度以上的 米酒。

12、浸泡, 该三种原料药与米酒的重量比为1:1-1.5, 浸泡时间不少于30天, 再取上清液备 用, 制成药液;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06267080 A 3 0008 方式二: 将混匀后的用于制药粉的各原料药干燥后粉碎, 过筛100目制成药粉。 0009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贴敷穴位的中草药的使用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0 A、 清洗穴位: 根据病症来选定穴位及穴位数量, 用上述自制的药液清洗好穴位; 0011 B、 调配: 用上述自制的药液、 药粉混合, 拌匀成不流动的稀泥状; 0012 C: 贴药: 调配好的权泥放进敞口的无菌盖里面, 将装有药的无菌盖贴在各穴位上, 然后用。

13、伤湿止痛胶布将装有药的无菌盖盒密封固紧不漏气; 第一批装药无菌盖贴三天。 0013 D、 拔罐: 然后将贴药去掉, 用无菌软质材料沾泡制好的温热盐开水将伤口清洗消 炎, 去掉无菌软质材料后拔罐, 将毒液拨出, 再用无菌软质材料沾盐水放在伤口上消炎5-10 分钟; 0014 E、 巩固治疗: 检查穴位拨毒的情况, 如毒素已排尽, 则可停止贴药; 如毒素没排尽 则马上贴敷第二批药, 贴敷二天后去掉贴药, 按上述D步骤中的拔罐方式进行拔罐, 如毒素 已排尽, 则可停止贴药, 如毒素没排尽则马上贴敷第三批药, 贴敷二天后去掉贴药, 按上述D 步骤中的拔罐方式进行拔罐; 以此类推, 如毒素没排尽则按上述。

14、方式进行贴药、 拔罐, 每次 贴药均为二天, 直至伤口不痛了, 穴位通畅后不再贴药, 停止贴药后每2-3天拔罐一次, 直至 拨不出液体为止。 0015 如患者皮肤敏感, 在第二批药及后续批次的药在贴敷前在伤口上抹上醋酸氟轻松 乳膏。 0016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到的主要中药材的功效及作用如下: 0017 柏子仁: 性平而不寒不燥, 味甘而补, 辛而能润, 其气清香, 能透心肾、 益脾胃, 盖上 品药也, 宜乎滋养之剂用之。 功效养心安神, 润肠通便, 止汗。 用于阴血不足, 虚烦失眠, 心悸 怔忡, 肠燥便秘, 阴虚盗汗。 0018 走马风: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 通经活络。 用于风湿骨痛, 头。

15、痛, 跌打肿痛, 湿疹, 毒蛇 咬伤。 0019 盘龙草: 归肺; 胃经, 祛风散寒; 解毒止痛。 用于感冒; 胃痛; 牙 痛; 跌打损伤; 蛇咬 伤。 0020 地雷根: 又称雪里开、 单叶铁线莲, 功能行气止痛, 活血消肿。 用于胃痛, 腹痛, 跌打 损伤, 跌仆晕厥, 支气管炎; 外用治腮腺炎。 0021 毛茛: 味辛, 性温。 有毒。 功能定喘, 止痛, 退黄, 截疟, 消翳。 主治哮喘、 黄疸、 疟疾、 瘰疬、 关节炎、 阴疽肿毒未溃者。 临床上, 敷于经渠或内关、 大椎穴、 合谷穴, 可治疗疟疾; 敷 于患处, 可治疗痹证(寒型); 敷于患处, 可治疗关节疼痛; 敷于印堂穴, 可治。

16、疗慢性鼻炎; 敷 于太阳穴, 可治疗面瘫; 敷于列缺穴, 可防治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0022 斑蝥: 味辛, 性寒。 有毒。 归肝、 胃经。 含斑蝥素它对皮肤、 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能引起局部发赤或发泡, 这种刺激先作用在皮肤的神经感受器上, 通过复杂的神经反射机 制而达到止痛及治病的目的。 主治破血、 攻毒、 蚀疮等。 敷于患处, 可治疗关节疼痛; 敷于印 堂穴, 可治疗慢性鼻炎; 敷于太阳穴, 可治疗面瘫。 0023 大蒜: 味辛, 性温。 归脾、 胃、 肺经。 功能解表散寒, 行滞消积, 解毒杀虫, 健运脾胃, 消炎抗菌等。 敷于涌泉穴, 可治疗鼻衄; 敷于合谷、 鱼际穴, 可治疗喉。

17、痹; 敷于内关或间使穴, 可治疗疟疾。 0024 白芥子: 味辛, 性温, 微毒。 主治痰饮咳喘, 胸胁胀满疼痛, 反胃呕吐, 中风, 肢体痹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106267080 A 4 痛, 阴疽, 肿毒。 敷于膻中、 定喘穴, 可治疗支气管哮喘; 敷于患侧地仓、 颊车穴, 可治疗面神 经麻痹; 敷于气海、 关元穴, 可治疗原发性痛经; 敷于膝眼穴, 可治疗鹤膝风。 0025 马钱子: 味苦, 性寒, 有大毒。 功能通络止痛, 消肿散结。 主治跌打损伤, 麻木瘫痪, 痈疽肿毒, 痹证(风型), 面瘫等。 敷于患侧太阳、 颊车穴, 可治疗三叉神经痛; 敷于患侧颊车 穴, 可治。

18、疗面神经麻痹; 敷 于患处, 可治疗跌打骨折。 0026 甘遂: 味苦, 性寒, 有毒。 归肺、 肾、 大肠经。 功能泻水逐饮, 消肿散结。 主治水肿胀 满, 气逆喘咳, 胸腹积水, 二便不通。 敷于大椎穴, 可治疗疟疾; 敷于肺俞穴, 可治疗哮喘; 敷 于中极穴, 可治疗急性尿潴留。 0027 旱莲草: 味甘、 酸, 性凉。 归肝、 肾经。 功能凉血止血、 补肾益阴。 主治刀伤出血、 吐 血、 咳血、 便血、 尿血、 淋浊, 带下, 阴部瘙痒, 须发早白等。 外敷于内关穴, 可治疗疟疾等。 0028 吴茱萸: 味辛、 苦, 性热。 归肝、 脾、 胃、 肾经。 功能散寒止痛, 降逆止呕, 助阳。

19、止泻。 主 治厥阴头痛, 寒疝腹痛, 寒湿脚气, 经行腹痛, 脘腹胀痛。 外敷神阙穴, 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外敷足心, 男左女右, 可治疗小儿口腔溃疡。 0029 巴豆: 味辛, 性热, 有毒。 归胃、 大肠经。 功能峻下积滞, 逐水消肿, 祛痰利咽, 外用蚀 疮。 主治寒积便秘, 腹水臌胀, 喉痹喘咳, 痈肿脓成未溃。 外敷颊车穴, 可治疗面神经麻痹; 外 敷患处, 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外敷阑尾穴, 可治急性阑尾炎; 贴肚脐神阙穴上, 可治疗肝硬 化腹水。 0030 天南星: 味苦、 辛, 性热, 有毒。 归肺、 肝、 脾经。 功能燥湿化痰, 祛风定惊, 消肿散结, 通络止痛。 主治中风。

20、, 破伤风, 癫痫, 眩晕, 喉痹, 痈肿, 跌打损伤, 蛇虫咬伤等。 敷健侧颊车 穴, 可治疗面神经麻痹; 敷于神阙穴, 可治疗黄疸; 敷于涌泉穴, 可治疗小儿口疮。 0031 蓖麻子: 味甘、 辛, 性平, 有毒。 归大肠、 肺经。 功能消肿拔毒, 泻下通滞。 主治痈疽肿 毒, 瘰疬喉痹, 疥癞癣疮, 水肿腹满, 大便燥结, 难产, 胞衣不下。 敷于患侧颊车穴, 可治疗面 神经麻痹; 敷于患侧太阳穴, 可治疗神经性头痛; 敷于涌泉穴, 可治疗难产。 0032 威灵仙: 昧辛、 咸, 性温, 有毒、 归膀胱经。 功能祛风湿、 通经络、 消痰涎、 散癖积。 主 治风寒混痹, 关节不利, 四肢麻。

21、木, 跌打损伤。 敷于患侧内关穴, 可治疗麦粒肿。 醋调敷于患 处, 可治疗急性乳腺炎; 鲜药敷于足三里、 中脘穴, 治胃炎; 敷贴足三里穴, 治疗痔疮出血。 0033 鸦胆子: 味苦, 性寒, 有毒。 归大肠、 肝经。 功能清热, 燥湿, 杀虫。 主治痢疾, 痔疮, 疔 毒。 贴敷于患处, 可治疗鸡眼、 疣。 0034 辣椒: 味辛, 性热。 归心、 脾经。 功能温中散寒, 开胃消食。 主治寒滞腹痛, 泻痢, 冻 疮, 疥癣。 辣椒末、 凡士林各适量黄酒调, 敷于患处阿是穴, 可治疗腰腿痛、 关节痛。 0035 胡椒: 味辛, 性热。 归胃、 大肠经。 外用可作刺激剂, 发赤剂。 功能温中,。

22、 下气, 消痰, 解毒。 主治寒痰食积, 脘腹冷痛, 反胃, 呕吐, 泄泻, 并可解除食物之毒。 配蝉脱敷于天柱穴, 可治疗疟疾。 本品辛辣走窜, 无毒性, 外敷皮肤有引赤、 发泡作用。 0036 石龙芮: 味苦, 辛, 性寒, 有毒。 归大肠经。 功能散结消肿, 解毒截疟。 主治痈疖肿毒, 瘰疬结核, 疟疾, 下肢溃疡。 于病发前6小时外敷大椎穴, 可治疗疟疾。 外敷阿是穴, 可治疗风 湿关节痛。 0037 细辛: 味辛, 性温, 有毒。 归肺、 肾经。 功能祛风散寒, 通窍止痛, 温肺化饮。 主治风寒 感冒, 头痛, 鼻塞鼻渊, 风湿痹痛, 痰饮喘咳。 配川乌共研末外敷颊车穴, 可治疗牙痛。

23、; 配白芥 子、 麻黄共研末外敷风门、 肺俞穴, 治支气管哮喘; 研末醋调敷神阙或涌泉穴, 可治疗口舌生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106267080 A 5 疮。 0038 生姜: 味辛, 性温。 归肺、 胃、 脾经。 功能解表散寒、 温中止呕, 化痰止咳。 主治风寒 感冒, 胃寒, 寒痰咳嗽等。 捣烂外敷大椎、 间使穴, 可治疗疟疾; 敷于患处, 可治疗冻伤。 0039 五倍子: 味酸涩, 性寒。 归肺、 大肠、 肾经。 功能敛肺降火, 涩肠止泻, 敛汗止血, 收湿 敛疮。 主治肺虚久咳, 肺热咳嗽, 久泻久痢, 盗汗, 消渴, 便血痔血, 皮肤湿烂。 敷于神阙穴, 可 治疗盗汗;。

24、 配黄丹等份, 敷于患处, 可治疗足癣。 0040 苍术: 味辛、 苦, 性温。 归脾、 胃经。 功能燥湿健脾, 祛风散寒。 主治脘腹胀满, 泄泻, 水肿, 风湿痹痛, 风寒感冒等。 敷于神阙穴, 可治疗伤食型小儿腹泻。 004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经络, 化淤血, 化寒湿, 将体内坏死的红血球转化 为脓液排出体外, 本品使用简便, 安全可靠, 不开刀, 不吃药, 不打针, 作用迅速, 止痛快, 能 断根, 标本兼治。 0042 以上21种原料药中止痛消肿、 治痹药有地雷根、 毛茛、 白芥子、 马钱子、 甘遂、 巴豆、 天南星、 蓖麻子、 石龙芮; 祛风通络类药有威灵仙、 细辛、 。

25、苍术; 解毒消炎杀菌药有大蒜、 鸦胆 子; 发泡药物有斑蝥、 辣椒、 胡椒; 收敛凉血止血抗癌药有旱莲草、 五倍子; 散寒止痛癌药有: 吴茱萸、 生姜。 0043 本药中有些药有毒性, 是不能内服和直接给药外敷的, 内服有伤身体, 直接外敷使 药液以经病痛处的体表毛孔进入皮肤、 毛细血管进入体内, 直达病灶。 具有以下药效: (1)温 经通络: 选用斑蝥、 辣椒、 胡椒三种辛温发泡药物贴敷于穴位, 斑蝥对局部起强刺激, 且能攻 毒、 蚀疮, 引起发赤、 发泡, 辣椒温中散寒, 胡椒辛辣走窜, 从而借助药物温通作用, 激发经络 之气, 利于贴药穿透皮肤, 进入血管、 经络, 引药上引, 便于君药。

26、药效激发, 使穴位及患处获 得温热刺激, 使气机通畅, 营卫调和, 从而起行气活血、 消瘀散结、 排除肿胀的作用, 可用治 疗气滞血阻之牙痛、 痛经、 肠痈、 瘰疬以及乳疬初起等; 具有温通经络、 散寒逐痹的作用。 (2) 化瘀消肿、 攻薄蚀疮: 利用地雷根、 毛茛、 白芥子、 马钱子、 甘遂、 巴豆、 天南星、 蓖麻子、 石龙 芮这些止痛消肿拨毒的君药药物, 通过辛温发泡药物的引药通窜作用, 到达各穴位连通的 相应的体内病症部位攻毒泄热、 腐蚀恶疮, 甚至消坚化积, 攻克疮疡、 恶疮肿毒、 内淤毒素, 将之化为脓水、 血水通过拨罐排出体外。 (3)通过威灵仙、 细辛、 苍术三种祛风通络药物,。

27、 行 气活血, 促进气血运行, 达到血行风自灭的治疗目的, 治疗如顽癣、 疥疮、 皮肤瘙痒等皮肤病 及风湿病, 这样与前述的止痛消肿药物互为补充, 既能治愈身体内脏腑的病症, 又能对风气 所致的皮肤病及风湿病起到治愈作用。 (4)通过具有收敛、 止血功效的旱莲草、 五倍子来敛 肺降火, 敛汗止血凉血, 收湿敛疮; 该两味药能调和前述药劲稍强的多种止痛消肿的君药药 物, 配以具有温和解毒消炎杀菌功效的大蒜、 鸦胆子, 起到综合的理想用药效果。 (5)苍术的 燥湿健脾作用和旱莲草的补肾益阴作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使得治、 调相结合, 提高贴敷 过程中病人的耐受性。 (6)吴茱萸、 生姜散寒止痛作。

28、用, 能预防用药疗程中的邪寒入侵, 特别 是吴茱萸的止呕、 泻功能可提高病人的耐受性, 降低不良反应的症状。 0044 用于药水剂的柏子仁性平、 透心肾、 益脾胃, 滋养之剂, 养心安神; 走马风能祛风除 湿, 通经活络; 盘龙草能祛风散寒、 解毒止痛; 三味原料一味起滋养润透作用, 一味祛风通 络, 一味散寒、 解毒; 三者互为补充, 起到药引作用, 能引导药粉中的各味药在较长的外敷时 间内缓慢、 持久地发挥药效。 0045 现有技术中的中药外敷贴时间一般仅数小时, 而本发明却要敷数天至数十天, 因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106267080 A 6 为本药通过持续地对穴位用药, 。

29、使药力源源不断地通过经络、 血管到达病灶部位, 攻毒泄 热、 腐蚀恶疮, 甚至消坚化积, 攻克疮疡、 恶疮肿毒, 内淤毒素, 将之完全化为脓水、 血水, 再 通过拨罐将脓水、 血水抽出排出体外, 一直用药直到将体内毒素连根铲除, 是一个瓜熟蒂 落、 水到渠成的过程, 采用本发明, 将毒素排尽后, 穴位伤口便不再疼痛, 并逐渐自然长好合 拢。 0046 共计各症状治疗案例300余例, 部分患者用药及疗程情况如下: 0047 患者沈某, 男性, 因背部长瘤多个就诊。 经过拔毒散的排毒治疗, 反复多次排毒, 现 已基本治愈。 0048 患者蔡某, 女性, 临床诊断: 双乳腺增生、 右膝关节滑膜炎、 。

30、宫颈炎、 萎缩性胃炎, 胃 体息肉, 胃淋巴组织增生, 肛周炎。 以上诊断均见彩超、 核磁共振和病检报告。 经过三个多月 的拔毒治疗, 现已基本全愈。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实施例一 0050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贴敷穴位的中草药, 包括用于制药粉的以下重量配比的各 原料药: 地雷根20份、 16-24毛茛3份、 斑蝥1份、 大蒜5份、 白芥子10份、 马钱子2份、 甘遂1份、 旱莲草60份、 吴茱萸12份、 巴豆9份、 天南星9份、 蓖麻子2份、 威灵仙30份、 鸦胆子4份、 辣椒8 份、 胡椒8份、 石龙芮3份、 细辛6份、 生姜干15份、 五倍子18份、 苍术10份; 还包括用于制药液。

31、 的等重量份的柏子仁、 走马风、 盘龙草。 0051 本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贴敷穴位的中草药的制备方法, 将上述各原料药物按上述配 方比例备料、 混合均匀, 分两种方式进行制备: 0052 方式一: 将柏子仁、 走马风、 盘龙草按1: 1: 1的重量比备料并混均匀, 用50度以上的 米酒浸泡, 该三种原料药与米酒的重量比为1:1-1.5, 浸泡时间不少于30天, 再取上清液备 用, 制成药液; 0053 方式二: 将混匀后的用于制药粉的各原料药干燥后粉碎, 过筛100目制成药粉。 0054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贴敷穴位的中草药的使用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55 A、 清洗穴位: 根据病症来选定穴位。

32、及穴位数量, 用上述自制的药液清洗好穴位; 0056 B、 调配: 用上述自制的药液、 药粉混合, 拌匀成不流动的稀泥状; 0057 C: 贴药: 调配好的权泥放进敞口的无菌盖里面, 将装有药的无菌盖贴在各穴位上, 然后用伤湿止痛胶布将装有药的无菌盖盒密封固紧不漏气; 第一批装药无菌盖贴三天。 0058 D、 拔罐: 然后将贴药去掉, 用无菌软质材料沾泡制好的温热盐开水将伤口清洗消 炎, 去掉无菌软质材料后拔罐, 将毒液拨出, 再用无菌软质材料沾盐水放在伤口上消炎5-10 分钟; 0059 E、 巩固治疗: 检查穴位拨毒的情况, 如毒素已排尽, 则可停止贴药; 如毒素没排尽 则马上贴敷第二批药。

33、, 贴敷二天后去掉贴药, 按上述D步骤中的拔罐方式进行拔罐, 如毒素 已排尽, 则可停止贴药, 如毒素 没排尽则马上贴敷第三批药, 贴敷二天后去掉贴药, 按上述 D步骤中的拔罐方式进行拔罐; 以此类推, 如毒素没排尽则按上述方式进行贴药、 拔罐, 每次 贴药均为二天, 直至伤口不痛了, 穴位通畅后不再贴药, 停止贴药后每2-3天拔罐一次, 直至 拨不出液体为止。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106267080 A 7 0060 实施例二 006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用于制药粉的各原料药配比不同, 本实施例用于制药粉的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 地雷根17、 毛茛2份、。

34、 斑蝥0.8份、 大蒜4份、 白芥子8.5份、 马钱子1.6份、 甘遂0.8份、 旱莲草56份、 吴茱萸12份、 巴豆8份、 天南星88份、 蓖 麻子1.2份、 威灵仙29份、 鸦胆子3份、 辣椒8份、 胡椒88份、 石龙芮28份、 细辛5.5份、 生姜干14 份、 五倍子16份、 苍术9份。 0062 实施例三 006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用于制药粉的各原料药配比不同, 本实施例用于制药粉的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 地雷根24、 毛茛3.5份、 斑蝥1.6份、 大蒜5.5 份、 白芥子10份、 马钱子2.6份、 甘遂1.2份、 旱莲草63份、 吴茱萸14份、 巴豆9.5份、 天南星9.5 份、 蓖麻子2.2份、 威灵仙32份、 鸦胆子4.5份、 辣椒9.5份、 胡椒9.5份、 石龙芮3.5份、 细辛7 份、 生姜干17份、 五倍子17份、 苍术11份。 006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 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 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 均同 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106267080 A 8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