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书法要尽量向"古雅"靠近,否则最多只能学到一半水平

 鸿墨轩3dec 2022-02-08

原创2019-11-19 13:06·书法之法

唐太宗说:"取法乎上,仅得为中,取法乎中,故为其下。"这个意思放在书法中是说,书法要从上等的作品中来作为学习对象,就这样也只能得到一个中等的结果,如果取中等的来学,那就只能得到下等的收获了。因此,古人一直强调在学习书法时要把最为上久的东西拿来学习,而不是学习时代很近的东西。

学习书法要尽量向

"古雅"是书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新、近"等是相反的。"古"是久远的意思,"雅"是美好的意思,就是很久远的、美的东西。一般情况下,人们普遍认为,魏晋时期的作品,尤其是真书作品都具备"古雅"的特征,而这些作品的代表人物是钟繇和王羲之,他们的代表作是《荐季直表》、《宣示表》、《兰亭序》等。

学习书法要尽量向

关于"古雅"一词的最早提法是唐代的书法家张怀瓘,他在所著的《书断》中对钟繇的书法作了下述评价:"真书绝世,刚柔皆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

张怀瓘对钟繇书法作出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除了"刚柔皆备、多有异趣"外,更重要的是"古雅有余"。按照张怀瓘的意思,"古雅"应当是具有很幽远、很深邃的艺术境界,"古雅"的作品读起来会让人感受到琢磨不尽的感受。

学习书法要尽量向

明代书法家王世贞也对"古雅"作出了自己的判断,意思会更加直截了当,他说:"钟太傅《季直表》虽时代不同,而古雅则一,真纯绵裏铁,初看便好,久看之笔尽而意无尽。"首先他认为,"古雅"的作品应当时有久远的时代性,其次"古雅"的作品不论是初看还是久看,都有一种味无穷的、意不尽的感受。

书法为什么要向"古雅"类的作品学习?根据历史上人们对书法传承、审美等趋向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学习书法要尽量向

古雅本质意义的需要。其本质意义正如前文所述,它是对汉字书写的一种规范性的约束力,同时也是具有意境上的向往和表达。"古雅"也成为人们美的代表。

古雅是一种审美标准。自魏晋书法以来,人们都以钟繇、王羲之书法来作为书法评判的标准,人们都把自己的作品向这里靠拢,寻找差距和不足,也以此作为学习书法的标准,并视察书法的好坏。

学习书法要尽量向

古雅也是字形结构紧密的视觉感受。从魏晋书法中可以看出,它们的字形结构都是十分紧密的,"点画之间真有异趣",从点画的书写、字形结构的安排等,都达到了一个视觉上对美的体验。

上述问题说明了"古雅"书法作品中具有的特征是其它时代作品中所不具备的,因此它就成了人们摹仿学习的一个标准教材。如何向"古雅"书法学习,这也是历来古人师法的方法所在。

王世贞列举了唐代以来到明代的几位书家,并认为这些人的作品都具备了"古雅"特质。

学习书法要尽量向

宋克《七姬帖》既近古而书复典雅,有元常遗意。足称二绝。

祝允明《黄道中致甫字说》稍大,《约斋闲录》又大,则皆晚年笔,进可入元常室,退亦不让伯施,所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明兴一人而已。

王宠意态古雅,风韵遗逸,所谓大巧若拙,书家之上乘也。

学习书法要尽量向

上述这些人都在学习书法中以魏晋为宗,并在"意趣"、"法度"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却保留了魏晋书法的"古雅"之态,被称为"遗意"。由此可以看出,学习魏晋书法,不仅要在字形结构、用笔上要紧紧抓住它们的共同特点外,还要在"意趣"上做到尽致,使二者合理表现,从而实现"古雅"的根本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