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组合时间

 zhao107107 2022-02-08

为什么会感觉时间不够用呢?原因很简单,你的身份增加了,你身份的责任增大了,你在家庭、单位和社会关系中的生态位变得重要了,于是需要你参与、处理的事情变多了,这些人和事分割了你的时间。

这一点是最根本的,也就是说,时间不够的本质是因为你在成长所带来的附加产品。

假如你一直长不大,或者你一直不结婚、不生小孩、不上班、也不社交,那么理论上你拥有的时间全部都属于你个人的。

在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但凡你多一个身份,多一点社会参与深度,提高在组织中的生态位,都会进一步占据你的时间。

那是不是就意味着越进步、越向上,就越无法“自我”,就活得越累呢?

其实也不一定,关键看你如何理解时间,如何运用和组合时间。

首先,我们要建议一套过滤机制,哪些事情是自己必须要做,哪些事情是可以漏掉的。事必躬亲、事事亲为这是糟糕的做法,也不可能真的做到,所以你一定得明白,在有限的时间内,你主要把时间放在哪些事情上。

少就是多,做好自己关注且必须要做好的几件事情,其实就等于做好了绝大多数工作。

比如,早上给小孩换尿布、给她兑奶粉这是必须的,这事没有可替代性。到单位开会,安排工作或自己去抓重要工作执行落地,这是必须的。而下班之后的绝大多数应酬不是必须的,一些运动也是有代替方案的。

找到自己生活中哪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这个很关键,因为每个阶段的必做工作是不一样的。

其次是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你最想做的事情有哪些,无论多忙,都要把这个时间安排出来,愉悦自己,放松身心,从而提高完成其他事情的效率和质量。

身边有个朋友最大的爱好就是打麻将,每周必须要打一场,目的不是为钱,而是在自己最喜欢的氛围里去放松。还有的喜欢游泳,每周三次,雷打不动,在这件事情上面他找到了寄托了快乐。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其实就是在给自己建立一种安全感,觉得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这就是“忙里偷闲”的力量。

第三点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

在心理上要接受这种忙碌的状态,甚至要养成一种惯性,到了某个时间点,身体机能会自动反应要做的事情。

再就是要有合理的任务清单。大抵要做哪些事情,什么事情优先,哪些工作是必须要完成的,哪些会议自己知道大体内容就行等等,把事情清单化,既不会遗漏事项,也能更清晰地掌握自己时间的分配。

还有就是要有“抓住闪电”的动力。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在工作、生活中要做到随想、随写、随记,有任何一点灵感,想到一个苗头,思想上有一束火花,马上就要抓住,记下来。哪怕是半夜快要睡着,也要赶紧爬起来记住。

这些灵光一现的东西,恰恰是帮助我们产生好思路、生产好作品、创造优质成果的引子。

我们这么忙,不就是为了提高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催生更多成果吗?

当然,有时候事情确实多,忙不开,分身乏术,怎么办?那就只有打硬仗了,对自己狠一点,该加班加班,该熬夜熬夜,该早起早起。

我清楚记得女儿出生不久,爱人要带儿子,当时单位事情也多,自己还要写点东西,时间挤不出来,怎么办?那就只有一边抱着孩子,一边打字。

因为你的目标在那个地方,你不想放弃要过去,在资源不够的情况下,就只能用最笨的方法。

最后一点,就是要学会组合时间。

我觉得时间是可以弯曲、甚至可以折叠的,只要合理搭配运用组合,时间可以发挥出更大效益。

首先,我们要站在如何高效完成工作的角度去匹配自己时间,尤其是看哪些事情是可以同时交叉完成的。

比如早上起来,首先你可以一边跑步一边听书,同时把当天的会议和工作安排,通过微信和相关人员进行留言沟通,这样你上班的时候,就不用单独安排时间了,节省了很多事情出来。

再比如在开线上会议时,你不但可以浸入到会议过程中,掌握会议的进程和内容,同时也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做很多事情。

昨天晚上我们红锦读书沙龙召开线上读书总结会,我一边开会,一边给小孩洗了澡,然后又洗了衣服,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将他们发言中的部分金句记了下来,最后还完成了一篇小文章。

也就是说,在单位时间内,你可以启动多个CPU,把事情合理安排好,有序叠加到时间里面去,这样效率就提升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