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循秦制,为何秦传二世,而西汉传十一世

 liuhuirong 2022-02-08

萧家老大的博客

汉循秦制,为何秦传二世,而西汉传十一世

  这皇帝两字的头衔,并不是功德造就,实在是腥血铸成。试看暴秦历史,无非趁着乱世纷纷的时候,靠了一些武力侥幸成功,他遂昂然自大,惟我独尊。还有一件千古勿忘之事,便是我国的君主专制实是嬴政一人完全造成。黄帝开国以来,颁定国法,原是君主政体,历代奉为准绳,未尝有“言莫予违,独断独行”的思想。尧置谏鼓,立谤木;舜询四岳,咨十二牧;禹拜昌言,汤改过不咎;周有询群臣,询群吏,询万民的制度,简策流传,至今勿替。可见,古时的圣帝明王,虽然尊为天子,管辖九州,究竟也要集思广益,依从舆论,好民所好,恶民所恶,才能长治久安,做一位升平天子,贻谋永远,传及子孙。
  自从嬴政得国,专务君权,待遇百姓,好似牛马犬猪一般,凡所有督责抑勒的命令,严酷残暴的刑罚,无一不作,无一不行,也以为生杀予夺,惟我所为,百姓自然服贴不敢再逞,从此皇帝的位置,牢固不破,好教那子子孙孙,千代万代的遗传下去。那知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本身幸得速死,不致殒首,才及一传,宫廷里面,就闹得一塌糊涂,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于是楚汉逐鹿,刘项争雄。项羽力能扛鼎,叱咤万夫,却是个空前绝后的壮士,可惜有勇无谋,以暴易暴,反让那泗上亭长出人头地,用了几个策士谋臣,武夫猛将,终将项霸王除去,安安稳稳的得了中原。史官说他豁达大度,确非凡夫,而且入关约法,尽除苛禁,能得百姓欢心,所以扫秦灭项,五年大成。
  但追溯汉家事迹多半沿袭秦制,并没有一番大改革的事业。萧何原是刀笔吏,叔孙通又是绵蕞生,绵蕞是代表地位标准,绵是置设绵索,蕞是植茅地上,为练习典礼之处,使知尊卑次序。所见所闻,无非是前秦故事,晓得甚么体国经野的宏规,因此佐汉立法,仍旧是换汤不换药的手段,厉行专制政体,尊君抑民。汉高祖曾沾沾自喜,谓吾今日乃知皇帝之贵。

照此看来,秦汉二代,规模大略相同,不过严刑峻法,算比暴秦差了一层。史官或铺张扬厉,极端称许,其实多是浮词谀颂,未足尽信呢。高祖一殁,吕后专权,险些儿覆灭了刘氏,要继续那亡秦的后尘。这便是贻谋未善。幸亏还有一二社稷之臣,拨乱反正,才得保全刘家基业。孝文入嗣,却是个守成令主,允恭玄默,守俭持盈,宽刑律,奖农事,府藏充实,囹圄空虚,汉家元气,实是孝文一代,休养成功。景帝遵业,略带刻薄,用兵七国,未免劳民,但尚是万不得已的举动,未可讥他黩武,还有乃父遗风,不忘恭俭。周云成康,汉言文景,两相比例,颇若同揆。传至孝武,与祖考全不相同,简直是好大喜功,仿佛秦始皇一流人物。秦皇好征伐,汉武亦好征伐,秦皇好巡游,汉武亦好巡游,秦皇好雄猜,汉武亦好雄猜,秦皇好诛夷,汉武亦好诛夷,秦皇好土木,汉武亦好土木,秦皇好神仙,汉武亦好神仙,秦皇好财色,汉武亦好财色。后世尝以秦皇汉武并称,还道他力征经营,开拓疆宇,东西南北的外族,闻风远遁,好算是一代武功两朝雄主。谁知秦亡不由胡亥,实自始皇;汉亡不在孝平,实始武帝。文景二主四十余年积蓄,被汉武一生荡尽,从此,海内虚耗,民生困敝。昭宣二朝,尚能与民更始,励精图治,勉强维持过去。传到元成时代,弘恭石显,几类赵高,杜钦谷永,酷似李斯,外戚王氏,遂得乘隙入朝,把持国柄。哀平昏庸,汉祚潜移。不文不武的王莽,佯作谦恭,愚弄士民,朝野称安汉公功德,多至八千人,虽由王莽善能运动,得此无谓的标榜,但也由汉武以来,人心渐贰,不愿归汉,遂为那王莽所骗,平白地将汉室江山篡夺了去。推究祸根,不能不归咎汉武。若谓秦传二世,汉传至十一世,历年久暂,大相径庭,这是由汉祖汉宗,有一两代积德累仁的效果,不比那秦嬴政一味暴横,无人感念,所以一暂一久,有此区别。

秦朝第一代皇帝,就是嬴政,远祖乃是帝舜时代的伯益。伯益掌山泽,辅佐大禹治水,有功沐封,赐姓嬴氏。好几传到了蜚廉,生子恶来,善走有力,助纣为虐,与纣同诛。恶来五世孙非子,居住犬邱,善养马,得周孝王宠召,令主管汧渭间畜牧。马大蕃息,孝王遂封他为附庸,食邑秦地。四传至襄公,佐周平戎,护送平王东迁,得岐丰地,受封为伯,嬴秦始大。又数传至穆公,并国十二,遂霸西戎;再历十余传,正当六国七乱的时候,孝公奋起,用商鞅为左庶长,变法图强,战胜各国,定都咸阳。子惠文君承嗣,僭号称王,承嗣是为武王、昭襄王,与山东六国争衡,攻城略地,日见盛强。周赧王献地入秦,所有宝器九鼎,统被秦人取归。秦昭襄王之子秦孝文王,有子异人,入质赵国,阳翟大贾吕不韦,行经赵都邯郸,见了异人,私叹为奇货可居,于是结纳,与订知交。异人质居异地,举目无亲,免不得抑郁寡欢,离愁百结,蓦然碰着了意外良朋,正是天涯知己,相得益欢,当下往来日密,情好日深,遂把那羁旅苦衷,及平生愿望,一一流露出来。吕不韦遂替他设法,想出一条斡旋的妙计。原来异人出质时,昭襄王尚然在位,孝文王嬴柱,正为太子,有妃华阳夫人,未得生男,异人乃是夏姬所出,兄弟甚多约有二十余人。吕不韦既得异人传述,便即乘间进言,谓必取悦华阳夫人,作为嫡嗣,将来方能得承统。嬴异人当然称善,但恨无人代为先见,吕不韦又愿为效劳,且慨出千金,半赠异人,令结宾客,半贮行囊,西行访秦,替异人作运动费。嬴异人听到这般帮忙,怎能不感激万分?便与吕不韦订约,说是计果得成,他日当与共享秦国。吕不韦欣然西去,沿途购办奇物玩好携入关中,先向华阳夫人的阿姊处,买通关节,托她入告夫人。大略谓:“夫人无子,极宜择贤过继,若待至色衰爱弛,尚且无嗣承立,悔何可及?今异人出质赵国,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乘此机会,立异人为嫡嗣,请令归国,是异人必感德不忘,夫人亦终身有靠,一举两得,莫如此策”。这一席话,说得夫人如梦初醒,非常感佩。当夜转告太子,用着一种含颦带泪的柔颜,宛转陈词,不由太子不从。彼此破符为约,决立异人为嗣子。夫人得自姊言,知由吕不韦替他策划,便嘱使吕不韦归付异人,并赠他厚礼,已赚得利息。吕不韦返报嬴异人,异人自然欣慰,从此,二人交谊又加添了一层。
        (本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