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稽刻石图文完整版,建议收藏!

 偷闲翁 2022-02-08

图片

会稽刻石》是刊刻于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的一方摩崖石刻,传为李斯所书,俗称'李斯碑',属小篆书法作品,与《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刻石》合称'秦四山刻石'。原石已佚,现有清代刘征复刻碑(钱泳本)存于大禹陵碑廊。

《会稽刻石》先叙述秦国兼并六国战争的正义性,后着重宣扬法治,歌颂秦始皇兼听万事,运理群物,整治不良杜会风气,使天下人皆遵轨度,国家得以长治久安的功绩。书法上,其书体近似《峄山刻石》,用笔均匀细瘦,圆转匀适,一丝不苟,法度谨严。虽精妙绝伦,而较《峄山刻石》则韵味稍逊,略显刻板。

图片

  • 550 × 1078

550 × 1078

释文

皇帝休烈,平壹(一)宇内,德惠攸(修)长。卅(三十)有七年,寴䡅(亲巡)天下,周览远方。遂登会稽,宣省习俗,黔首齐(斋)庄。群臣诵功,本原事速(迹),追道(首)高明。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彰)。初平灋(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六王专倍,贪戾慠猛,率众自强(强)。暴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阴通间使,以事合从,行为辟方。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义威诛之,殄熄暴悖,乱贼灭亡。圣德广密,六合之中,被泽无强(疆)。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贵贱并通,善否陈前,靡有隐情。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诚。夫为寄豭,杀之无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皆遵轨度(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黔首修絜(洁),人乐同则,嘉保泰平。后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舟不倾。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陲(垂)休铭。

图片

李亨特跋

秦《会稽刻石》,诸书记载俱云在秦望山,宋时已不可得。元至正初,推官申屠駉曾以旧本重抚,与徐铉《绎山碑》表里刻之,置诸郡庠。说见《金韰琳琅》及《金石林时地考》。乾隆五十五年,余来守是邦,访之惟《绎山碑》独存,其《会稽刻石》一面已为石工磨去,良可惜也。因检旧藏申屠氏本,嘱金匮钱君泳双钩勒于原石,仍还旧观,以与好古家共之。后二年闰四月朔知绍兴府事铁岭李亨特题记。

图片

附注

①释文据清代刘征复刻碑(钱泳本),括号内为《史记》所载异文。

②有些传本《会稽刻石》无二世诏书,而根据《史记》载:'二世元年,东行郡县,到碣石,至会稽,而尽刻始皇刻石。'全文如下: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

图片

458 × 829

创作背景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从咸阳出发,出武关(在今陕西省洛县西南丹江北岸),沿丹水(即汉江支流丹江)、汉水流域至云梦(在今湖北境内,地跨江、汉之间),又沿江东下,望祀虞舜于九疑山(一作九嶷山,又名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南)。浮江下,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塘(今杭州)临浙水,水波恶,及西百二十里从狭处渡。上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祭大禹,望于南海(今东海)。大约面对古越大地时秦始皇颇生感慨,于是命丞相李斯刻石立碑于秦望山,所刻即《会稽刻石》。

图片

500 × 901

技法

整体上,《会稽刻石》的书法姿态肃穆、浑厚平稳,字形方整匀称、修长圆转,线条遒劲圆健、圆中带方,结构对称均衡、疏密得当,章法上横成行、竖成列,行距大于字距,气势恢宏,严谨规整。与大篆相比,其字体结构保留了先秦字形特征,但线条消弱了象形因素和装饰成分,重视字在于'写'而非'画',笔画流畅,方正的结构更显抽象,风格与刚刚建立起来的统一政权的施政理想十分协调,表现出一种均衡和谐、秩序井然的美感。

一方面,其笔画圆转,以横画、竖画、弧形笔画为主,转折处为圆角,通过笔画的疏密、穿插、排列使字富于变化。宝盖头、厂字头、广字头的竖画向内凹弧,使线条富有弹性和力量,如'定'字、'宣'字、'戾'字、'石'字、'广'字;以长脚为支撑的字,长脚用直笔或弧笔表现,且影响字的整体重心,如'平'字、'令'字、'夫'字、'下'字、'初'字;利用相同笔画等距排列,局部空间分割相互对称均衡,达到视觉上的协调,如'显'字、'暴'字、'善'字、'无'字、'泰'字。

另一方面,其空间结构布白匀称,整体呈长方形,长宽比约3∶2,上紧下松,字重心靠上,参差错落,在统一中寓求变化。书写中遵循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的原则,独体字利用长脚、主笔、底画使字整体平稳,如'六'字、'中'字、'人'字、'之'字、'甲'字;左右结构字偏旁部首,或靠上书写,如'和'字、'男'字、'别'字、'功'字、'刻'字,或腿脚拉长与主体保持一致,如'休'字、'猛'字、'化'字、'嫁'字、'黔'字;上下结构字,以下托上,把握字形整体重心,如'舆'字、'莫'字、'习'字、'禁'字、'法'字;半包围、全包围字,利用外围首先框定字的外形结构,再在内部分析安排笔画,如'常'字、'同'字、'蒙'字、'闲'字、'国'字。

图片640 × 904

唐代书学理论家张怀瓘:始皇以和氏之璧琢而为玺,令斯书其文。今《泰山》《峄山》《秦望》等碑并其遗迹,亦谓传国之伟宝,百代之法式。(《书断·卷中·神品》)

近代书法家康有为:今秦篆犹存者,有《琅琊刻石》《泰山刻石》《会稽刻石碣》《石门刻石》,皆李斯所作,以为正体,体并圆长,而秦权、秦量即变方扁。(《广艺舟双楫·卷二·分变第五》)

图片

《越绝书》云:'始皇以三十七年东游会稽,以正月甲戌到越,留舍都亭。取钱塘浙江岑石。石长丈四尺,南北面广六尺,西面广尺六寸,刻文立于越东山上。其道九曲,去越二十一里。'记录了《会稽刻石》的材质、规格和建立之方位。南北朝时,刻石还立在山上,文字尚可辨识,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秦始皇登会稽山,刻石纪功尚在山侧。'《梁书》与《南史》 皆记载了范云读《会稽刻石》一事:南朝齐建元初年(479年-482年),适竞陵王萧子良为会稽太守,欲登秦望山,山上有始皇刻石,文为三句一韵,两句读之并不得韵,又字为大篆,人多不识,主簿范云闻之,乃夜读《史记》,翌日登山,子良使宾客视刻石文,皆莫能识,惟范云读之如流,子良大悦,遂视范云为上宾。至唐代,《隋书·经籍志》有《秦皇东巡会稽刻石文》一卷。张守节《史记正义》云:'其碑见在会稽山上,其文及书皆出李斯,其字四寸,画如小指,园镌。今文字整顿,是小篆字。' 《舆地碑记》著录有李斯《秦望山碑》,注云:'李斯小篆也。《十道志》云:'在秦望山,其碑尚存。''而《十道志》为唐代贾耽所撰,可知刻石在唐代仍存。至宋代,郑樵《通志·金石略》有《稽山颂德碑》,注云:'李斯篆、疑在越州。'《集古录》和《金石录》皆无记载,可能是欧阳修、赵明诚均未获拓本。《舆地碑记》又据陆游诗序著录《秦刻石》一目,注云:'《剑南诗稿》,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有诗。'姚宽《西溪丛话》云:予尝上会稽东山,自秦望至山巅,并黄茅无树木。其上侧有三石笋,中有水一泓,别无他石。石笋并无字。复自小径别至一山,俗名鹅鼻山。山顶有石,如屋大,中间插一碑于其中。文皆为风雨所剥,隐约就碑可见缺画,如禹庙没字碑之类。不知此果岑石欤?非始皇之力,不能插于石中。此山绝险,罕有至者,得一采药者引之至耳,非为碑也。或云大篆,或云小篆,皆不可考。'据此,南宋时刻石尚在,只是漫漶不可识。元代至正元年(1341年)二月,绍兴路总管府推官申屠駉翻刻长安本《峄山刻石》。同年五月,又将家藏旧拓本《会稽刻石》摹刻于《峄山刻石》碑阴。

图片

《会稽刻石》的翻刻本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申屠駉本。元代至正元年(1341年),申屠駉以家藏旧本摹勒,与徐铉所摹《峄山刻石》表里相刻,置于绍兴府学宫之稽古阁(今绍兴市稽山中学)。碑高230厘米,文小篆,部分文字与《史记》所载不同。清代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此碑刻《会稽刻石》的一面被人磨去文字,刻以他文。至于申屠駉家藏旧本的来源,明代都穆将此本与徐铉、郑文宝所摹《峄山刻石》相较,字画极为相似,疑此本出自徐、郑之手,'予观其字画与《峄山碑》绝类,岂亦出徐鼎臣、郑文宝之所摹,而申屠氏尝藏之欤?' 清代严可均《铁桥金石跋》则称:'元申屠子迪以家藏旧本重刻于绍兴学宫。审观字画,似经临写。遇缺损漫漶处,皆以意补,故首尾完美如此。自唐末以来,号为能篆者,如王文秉、郭忠恕、梦英等,皆祖阳冰,惟徐铉及元之刘惟一能师秦篆。是刻雄健不及《绎山》,而整饬过之。或即惟一等所临写。'

②钱泳本。申屠駉所刻文字被石工磨去后,清代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知府李亨特嘱钱泳以申屠駉本双钩上石,刘征刻,立于原处,现存于大禹陵碑廊。

③焦山本。刻于清代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盖翻刻钱泳本。向万鑅跋称:'秦《会稽刻石》久不可得。乾隆间,会稽太守李亨特据申屠駉本补刻于《绎山刻石》之阴,今渐漫漶。余藏有旧拓,因商之陈寅谷学博从王氏重刻《碣石门》篆例,属鹤洲僧勾刊四石,嵌置定慧寺丈室壁间。'(《焦山续志》卷三)

④日本本。刻于安政四年(即清代咸丰七年,1857年)七月。源知足跋称:'高槻千叶氏藏双钩本,五世于今矣。去岁余借观之……有井田乐之者,市人也,喜学篆法,并读说文,来询于余。余偶出此碑示之。乐之云:'是今不摹刻,后世不可复见。'遂捐资刻之。'清代光绪十一年(1885年),郑芸青复重摹上石。其字较申屠駉本大,形神俱失,盖乃后人临本。'后敬奉法'夺去'敬'字。

⑤俞樾本。此本节临'内惠汥长州有桼省习黔首齐壮圣临国定刑立恒裳骄除通谋侵运'二十七字,后有清代光绪三十三年(1890年)端方跋,又有'长洲陈伯玉刻'六字印。俞樾自跋称:'咸丰十一年,余避兵上虞之槎浦,偶从王氏借得《金罍子》一书,书每叶以故纸衬之,其中有篆书数纸,启视之,得廿有七字,乃双钩而以墨填之者,其钩之痕迹犹可见也。字体严重之中有飞动之致,非近人所能为。余因有黔首字,疑是秦碑;又因有三十七字,忆《秦本纪》始皇帝三十七年上会稽立石颂德,疑此乃会稽残石。行匧中无《史记》,未能取证也,笔墨黯淡,纸质靡烂,又粘连于书不可取,乃景写其字,姑以为玩而已。今年冬始以《史记》证之,则此二十七字无一不在《会稽刻石》之中,乃大惊异,岂好事者依《史记》戏为之邪,抑会稽一石尚有搨本在人间也?何意穷海之滨,获此希有之迹,奚忍听其泥没欤。因摹数本诒好事者。同治七年除夕前一夕,俞樾书。'又称:'七作桼,庄作壮,常作裳,皆叚字,据《说文》常裳本一字也。刑字移刀于下,运字中作两车,字体小变。修作汥,与许君所见《峄山刻石》合,而与张徽作录《会稽碑文》作攸者又不合。'所书二十七字多由臆造,殆文人故弄狡狯之所为,不足为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会稽刻石'是秦始皇巡游会稽(在今浙江绍兴)时,为了祭奠大禹,宣扬功德,而命丞相李斯手书铭文,刻石记功的石碑。李斯所写的这篇铭文即题为《会稽刻石》,后来被司马迁载入《史记》。

《会稽刻石》

会稽刻石是始皇东巡六大刻石之一,风格似峄山碑,笔致工整,结体规格化,是掌握小篆结构的重要资料。

图片

001

图片

002

图片

003

图片

004

图片

005

图片

006

图片

007

图片

008

图片

009

图片

010

图片

011

图片

012

图片

013

图片

014

图片

015

图片

016

图片

017

图片

018

图片

019

图片

020

图片

021

图片

022

图片

023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