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单位的温度,就是对待老员工和新员工的态度

 安意若兮 2022-02-08

我用心写,你随意看,相信总有一段文字能够带给你温暖和感动。我是安意若兮,愿你一切安好!

文|安意若兮

图片来源:网络


好朋友米乐最近不太高兴,是因为临近退休的父亲遇见一件特别窝心的事情。她的父亲是一所乡镇中学的老师,一辈子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前年,她父亲腰椎不好,就请假休养了半年。半年后回校,领导念在他年龄较大,就让他从教学一线下来,待在后勤处。

其实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工作,尤其在乡镇中学,无非就是浇浇花,修修花木。临近退休,守着祖国的花朵,看护着校园的花木,践行着“园丁”最后的职责,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可是,米乐还是为自己父亲忿忿不平,因为她父亲没有固定的办公室,他的办公室就是校门口的传达室。虽然传达室的条件也不差,但也不是个事啊。米乐想要去找学校领导理论,但是她的父亲坚决不让。再怎么着,她父亲在工作岗位上也是认真负责,奉献一生的,这样对待一个快要退休的老教师,未免有点过分。

她说,一个单位对待曾经为单位奉献青春的老员工的态度,就是一个单位的温度。这句话虽然是气话,但是还是有些道理的。说实话,人都有年老的时候,单位对待老员工的样子,也决定了这个单位的长远发展与否。因为,那些年轻的员工,会从这些来预测自己的未来。而这些,其实也是单位的文化,或者说是“人文”。

记得高先生每年到过节的时候,总是特别忙碌。这是因为他们单位有着沿循已久的习惯:走访。走访的对象有联谊单位的相关科室,更重要的是那些还健在的,曾经为单位奉献青春的退休人员。或许,他们带去的物质上的东西并不丰厚,但精神上的温暖却是弥足珍贵的。高先生说,每次去走访,那些老人都会激动地讲起单位的历史,讲起自己在单位挥洒的青春以及汗水。

善待单位的老员工,不是所有的单位都能做到的,也不是所有的单位里的老员工是越老越值钱的。其实也可以理解,因为随着社会更新换代,竞争压力与日俱增,中年员工是单位的顶梁柱,也会受到单位更多的青睐。

当然,一个单位的境界,不仅表现在他对老员工的态度,还有对待新员工的态度。

几年前,好朋友毕业进了一家大型企业,工作比较清闲,薪水也非常高。我们都非常羡慕,但是她却非常不开心。她说顶头上司是一个严厉苛刻近乎变态的中年女人,有着精致的妆容以及犀利的眼神,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她对新员工的态度。朋友说,那一年新入职的几个毕业生,都被她公开或者私下里训话。

那些恶毒得近乎让人发指的语言,怎么会从她的嘴里吐出来的呢,朋友说。她很看不上这些新分来的毕业生,还颐指气使地让他们去做一些分外的或者难以胜任的事。当然,为单位出力做贡献,是应该的,可是她会在周末的时候忽然就让他们来加班,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有多么重要的事情。

朋友说,整个单位,只要有她在的地方,总会很压抑。后来,朋友顶着压力辞职了,走出单位,虽然失业了,但她内心是无比的轻松。她说:年轻的时候,我们的确需要成长和进步,我也明白上司的本意是让我们快速成长。可是,她的方式方法有点偏激。殊不知,有的人会越挫越勇,有的人会置之死地而后生,但有的人,在黑暗里永远都走不到尽头。

后来,听说朋友单位许多有机会跳槽的年轻人,都走了。有的人去了更好的公司,有的人考上了公务员。总之,无论做什么工作,他们眼见的是希望和光明,得到的是尊重。

在我正式参加工作之前,曾经在一所乡村中学实习。去的第一天,校长热情接待了我们,并安排后勤人员集中为我们采购缺少的生活用品。在那里实习了两周,学校给了我们许多帮助和温暖,也点燃了我从事教育工作最初的热情。在实习结束的时候,校长每人送我们一个笔记本。虽然是微不足道的纪念品,但足以看出校长对我们的尊重与认可。

对待实习的毕业生,都是如此充满人文气息,对待那里的老师,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事实证明,那里虽然是乡村中学,老师们的从教氛围是自由和幸福的。但,这并不影响老师们对教学的研究,在实习期间的公开课里,我们听到了许多韵味十足的好课,从中也窥见那里师生的精神面貌。

虽然我们都说,改变不了环境,就努力改变自己。可是,有时候存在的事实,我们又无法视而不见。那就只能努力修炼内心,直至你看不看此花,此花都在你的心外的境界。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