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粮仓记忆|建在三里湾革命遗址上的 “民俗仓库”

 颍州西湖会老堂 2023-02-20 发布于安徽

1948年8月10日,阜阳全境解放,至此阜阳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当地党委政府加强了粮油储备和粮仓建设,各区建立了粮食商业网点,专门从事粮食的收购、销售、调运、储存和粮食加工工作,对保障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1949年4月,阜阳县政府设财粮科,下属县仓库。

 1949年5月,阜阳县政府在城东三里湾原民国省立第六中学旧址,新建民俗仓库13幢,容量500万斤,包括仓房、住房和办公室等129间。与此同时,阜阳县还设立了22个区仓库,分布在程集、柴集、马寨、大田、朱寨、许堂、袁寨、口孜、老庙、苗集、胡集、板集、插花、马店、王人、王市、茨河、苏集、行流、文集、姜堂、城关区等地。

  阜阳县民俗仓库,是在原省立第六中学旧址上兴建的。据《阜阳地区教育志》记载:“民国6年(1917),在阜阳城创办省立第六中学,校长刘永鑫,在阜阳城东颍河西岸购地32亩,建校舍百余间(原县粮食局旧址)。是年7月招收学生3班,后两年各招学生1班。民国10年(1921)冬,邢元伟任校长。民国12年(1923)吕醒寰继任校长。最后一任校长徐淮。

  原省立第六中学旧址,也是一处革命遗址纪念地(《安徽省革命遗址通览·阜阳卷》)。1928年“4·9起义”前夕,皖北特委书记魏野畴,在省立六中召集十九军(高桂滋部)教导团党员干部会议,布置行动计划。杜聿德(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率领教导团起义官兵,在校内击毙了一批反动顽固分子,冲出学校大门,直奔东城墙的大东门(宜阳门)参加起义攻城战斗。

阜阳县民俗仓库,其建筑形制继承了当地粮仓的传统格局,所有仓房均采取传统的砖木结构,墙为青砖,顶为小瓦(后覆为机制大瓦);为防潮湿,仓房内陆面下铺石灰、黄砂、沥青,上覆实木地板。房南向阳一侧带有走廊,并在檐角饰以精美砖雕,墙体镶有铁扒钉,仓房整体厚重结实,建筑风格古色古香。

从《阜阳县粮食志》影印的老照片上看,民俗仓库大门似城门楼洞的倒U形,门洞上方墙面镶嵌一枚立体的大五角星,颇有衙门重地的威严气势。民俗仓库当时共建仓廪129间(包括办公用房),现遗留房屋30间,其中坐北朝南15间,坐西朝东6间,坐东朝西9间。现10余间仓房由原县粮食局退休职工居住。2009年,阜阳县民俗仓库被列为颍泉区文物保护单位。

  解放之初,阜阳县在三里湾兴建的“民俗仓库”,是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北关建设街清代“义仓”之后,保存较为完好的粮仓老建筑(部分)。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是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阜阳这处老建筑当年以“民俗仓库”命名,不仅延续了阜阳悠久丰富的粮仓文化,而且兴建在民国省立第六中学旧址上,曾是震惊全国的阜阳“四·九起义”发源地之一,更是增加了一层文化内涵,是阜阳悠久历史文化传承性的见证。

阜阳“民俗仓库”传统特色鲜明、建筑质量上乘,堪称是一处优秀的现代建筑,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希望引起各级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