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酒莫贪杯,不喝最养生

 晚风是如此温柔 2022-02-08
图片
这是达医晓护的第3610篇文章
春节来临,热闹的餐桌上自然离不开酒的身影。中国人从三千年以前的商周时代就开始制酒,酒文化渗透于整个中华文明史,从文化艺术到餐饮娱乐,酒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尤其是在养生保健方面,人们更是深信酒具有神奇的功效。元朝医学《饮膳正要》上说,“酒味甘辛,大热有毒,主行药势,杀百邪,通血脉,厚胃肠,消忧愁”。直到现代,媒体上仍然充斥着各种保健药酒的广告,互联网上随手一查就能找到大把宣传酒的保健和养生功效的软文。
图片
然而事实可能让人大跌眼镜,饮酒不但没有任何保健作用,酒精反而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I类致癌物质,每年有80万人因为饮酒而得癌。酒精导致了全世界5.5%的癌症发生和5.8%的癌症死亡,每18例癌症中就有一个与喝酒有关。与酒直接接触的组织发生的癌症如口腔癌、喉癌、食管癌更是与饮酒高度相关。
图片
饮酒为什么会致癌?其实酒精本身并不是致癌物,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它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乙醛。酒精化学名为乙醇,它进入人体后大部分在肝脏代谢,首先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被代谢为乙醛,随后乙醛被乙醛脱氢酶代谢为乙酸。乙醇和乙酸对于人体都相对安全,而乙醛则能直接结合DNA诱发基因突变。乙醛可直接诱发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易于发生中风等多种危害。
可能有人会反驳说,饮酒只要不过度还是安全的,美国官方指南还建议,女性每天喝酒不超过350毫升啤酒、150毫升红酒或者35毫升白酒;而男性喝酒则不应超过这个量的两倍。但其实这份建议的意思是如果你无法停止喝酒,那么最好不要超过这个剂量。喝酒少也有危害,且女性喝酒对身体的伤害更是大于男性,滴酒不沾最安全。
相比爱喝啤酒、葡萄酒的西方人,中国人往往更钟情烈性白酒。然而中国有大量携带乙醛脱氢酶(ALDH2)基因缺陷的人,这些人的特点是喝酒后容易脸红。因为缺乏乙醛脱氢酶导致喝酒后体内乙醛蓄积,而乙醛可以让全身毛细血管快速扩张,尤其会使额面部的毛细血管显著扩张,导致喝酒后脸红。这些人更加容易受到酒精的伤害,实验显示,携带ALDH2基因缺陷的老鼠喝酒后,DNA突变是普通老鼠的4倍。
图片
有个流行的说法,少量喝红酒对身体有益,软化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而且还有依据说葡萄酒中含有白藜芦醇、花青素、单宁等抗氧化物质。其实红酒有益健康完全是无稽之谈,所谓的抗氧化物质不但含量稀少,服用抗氧化剂有益健康也没有足够的科学根据。欧美一项研究分析了1200万名女性的数据,发现即使每天只喝一杯红酒,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也会显著增加。
早期确实有研究显示少量喝红酒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但新的、更大规模的实验结果却并不支持该观点。而且有研究显示完全不喝酒的人,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率反而比少量喝酒的人更低。饮酒影响脂肪代谢,增加高脂血症的风险;降低脂质代谢效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兴奋神经,提高心率,加重心脏负担。这些都会增加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饮酒还影响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等,与高血压、脑卒中、骨关节炎、消化性溃疡、抑郁等精神性疾病有关。
图片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心慌,我已经饮酒多年了该怎么办?抓紧戒酒!戒酒20年后,口腔癌、咽喉癌、食管癌的发生风险就和不饮酒的人一样了。放下手中酒杯,坚决对劝酒说“不”。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
王学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