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减”下,可以让完成作业成为课堂的目的之一吗?

 陈林细谈教育 2022-02-08

课堂教学的目的存在很多理解,我们一般很少提它,更因为可能会引起提“目的”就让课堂教学具有了“功利性”的误会,但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功利性”与“精神性”是相辅相成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正确看待课堂教学的“功利性”,可以让课堂更加轻松、愉悦。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目的应该是能够让孩子通过课堂最终的评价,而一个重要的显性评价便是能够完成作业。课堂教学不需要回避这个问题,只有这样,课堂才能更加激发孩子的“挑战意识”,从而使他们对课堂更感兴趣。我们的做法是:

       一、课前研作业,带着目的备课

传统的集体教研往往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下功夫,高一层次的,可能会在教学内容上进行选择,但即便如此,对于“作业”的教研总体上是淡化的。“双减”文件的印发,“作业”是关键词。如果仔细分析,我们也可以认识到,作业的研究其实是最“实在”的,因为它涉及到评价。我们对作业研究提出如下三点要求:

(一)一致性。教学内容要与作业一致,教在很大程度应该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完成作业。教学内容要为学生完成作业作铺垫,作业内容则应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

(二)适切性。也就是作业要适合孩子,一是要具有普适性,每个孩子都能完成作业的大部分。二是针对性,作业最好能够具有选择余地或者具有层次性,以让每一个孩子的优势得到个性化的发挥。

(三)新颖性。备课组应该发挥聪明才智,在作业的形式上多下功夫。我们提倡合页纸作业,老师可以大胆设计作业的形式,一方面是纸质呈现的形式,另一方面是作业内容表述的形式,让孩子受到美感的熏陶,从而用精神做作业。

对作业的研讨,可以使教师既重视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又更能带着“目的”去备课,从而提高备课的效度。

二、课中做作业,带着温度评价

虽然课中作业已经提倡了很久,但执行的力度并不够大。我们积极引导教师在课堂上完成作业或者大部分作业。一是要求教师备课教案中根据教学内容应该设计作业的,必须设计作业;二是建立下课后的抽查机制,并友情提醒老师们尽量让孩子在课堂上完成全部或者大部分课堂作业。

三、期中作业展,带着评价提升

“展示”即评价。每学期开展一次优秀作业展,一方面通过展示评价备课组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更是评价孩子们课堂作业的效果,促进孩子更加抓住课堂时间完成作业,减少拖沓现象,减轻课后的作业负担,并由此感受到课堂对他们由衷的仁爱之情,从而更加热爱课堂。






【作者简介】陈林,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首届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对象,江苏省宝应县泰山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主持省重点课题研究,参与省重大教研课题和全国重点课题研究。在《中国教育学刊》《教育学术月刊》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万字以上论文十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多篇,在国内多地及澳门地区执教公开课、开设讲座数十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