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育人的美术课——魏瑞江老师诠释与奉献(二)

 小扣柴扉jaw0j3 2019-01-06

作为基于教学实践研究,在新疆教育学院到近两天来,先后追踪魏瑞江老师和多位国培学员。所有的对话与文本整理出来,将课堂教学的细节一一呈现出来。


本次教学一大亮点在于,我和瑞江老师在成都双流机场短暂交谈中,已经预计到的困难、问题,立刻出现在课堂上,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是这样的现状。


课堂现场


以下是魏瑞江老师课后思考笔录:

片段1:有一个学生强烈要求换纸,向我提出了3次被我拒绝,他认为自己画错了。


    第一次提出换纸,我回答,这节课就用一张作业纸。(这是规则)


    第二次提出,我对全班说,刚刚画出几笔也不像,但不要认为画错了,要继续去画。(对全面同学的心理指导)


    第三次提出换纸,我提出条件,我要看看你的画是不是真的画错了,来决定换不换纸。当我在实物头影仪下打出他的画,临摹的是侧面,只要了头发和一侧的耳朵。我首先肯定没画错,很好,我还发现侧面头像最难发现的地方被你发现了并表现出来了 (通常儿童画人的侧面形象,会把耳朵外轮廓与后边头发连在一起) 。他将耳朵外形与头发分开,这么细微的变化你都能观察出来,可见你的观察力和表现力,相信你一定能把这个人物画好。(专业的指导,解决专业问题)


    后来这个学生再也不提换纸了,而且画的很完整,还主动到前面展示。


思考:如何对待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细小心理变化与行为,是美术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力究竟达成到何种水平的试金石。瑞江老师的应对,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坚持教师应该给予的引领,而绝不放任与敷衍,这是全国美术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的反思的问题。


学生的作业看上去线条很碎,但瑞江老师的评价确是高位的、鼓励的,这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片段2:当一个学生画完后,想给我又很犹豫。我将这幅画展开,面对全班分析,第一画面完整,第二线条有自己的特点,她的每根线条都是犹豫的、断断续续的,形成了她的线条特点,使画面更加生动。其实你们每个人的线条都有你们自己的特证,因为它来自你们的生命里。


课后一个老师追问,为什么表扬,明明在我们来看这样的孩子显然没有基础,不会画的,碎线不美。


我答,我首先赞同,她就是没基础,线条碎。但整个画面形成了一致性,而这种不自信加抖动的线形成了这个孩子的绘画语言,当然,这一次是偶然出现。被老师点醒后,她会从不自觉走向自觉,坚持画一段时间,她会相信她线条的美和与众不同。


思考:在借班上课,没有师生共同体默契合作的前提下。魏瑞江老师的教学为我们展示了,作为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对待每位孩子的独特生命生长状态与课堂当下表现的态度。


  每一位4年级的学生,在这样的作业表现时总会出现心理波折,如何疏导是瑞江老师始终把握的指导要点,也是瑞江老师在了课堂上落实育人目标的具体环节。


片段3:那个追求个性的学生边画边说,我画的好,我有点疯了。学生们也说她疯了。我立即请这个同学到前面展示。她一边笑,一边展示。我笑着说还真的疯了,绘画很有意思,有许多艺术家有这种感觉,我也有。


一个从课堂开始就反讨临摹要追求个性的孩子。在我的美术课,真的从始致终坚持了个性,而我又给了这个孩子个性的发展,这个发展又是沿着学科本体学科的素养发展。她从一开始大家认为的个别,到课后的个性,就是美术学科素养育人的过程。


假如在其他老师课堂上会给她或他以尊重吗,可能第一个灭掉的就是她或他。


思考:调侃式的话语,描述这个学生的表现,让孩子感觉到教师关注他的温度与尺度。教师面对不同学生的时候,需要用不同的方式解开学生美术表现的心结,瑞江老师在这方面的指导特别有心得。这也是全国美术教师们都需要向魏瑞江老师学习和自我修炼的。


 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的孩子之前从未接触过这样的美术课,因而,他们惧怕画不好的心理是课堂常态。关键是,瑞江老师把握了学生们这些不自信的状态,顺势而导,启发大家逐渐找到自信。


片段4:一位特别不自信的学生到前面展示,全体老师和学生为她鼓掌。掌声过后,我问她听到掌声了吗,她点头。老师的掌声是轻视你的画了,她摇头。老师的掌声是给你肯定,因为你的画打动了我们。


思考:在课堂中瑞江老师“魔术”般的评价鼓励话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面对自己作业的时候,逐渐建立起自信。而这份自信是引导孩子走向深刻认识美术文化,进而更深入认识自己的有效路径。


瑞江老师对学生作业的讲评始终贯穿整个的40分钟。


现场听魏老师的课(点评)


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陈实主任点评


今天,魏老师真的给我们“上了一课”。我想用这么几个字来概括我对魏老师课堂的感受:


第一个就是“真”。 昨天,我问魏老师要不要先到学校里边跟孩子见见面、做个铺垫,魏老师说“不用”。今天,魏老师和我们一起来到的这所学校,大家看到绘画用具材料都是现场发给学生的,孩子们也不知道今天要学的内容是什么。教学课件也是到了这里才完善的,魏老师一定要在PPT加上“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四年级四班”这些字样。看得出魏老师很尊重学校、尊重班级、尊重孩子,非常珍惜这样一个与成都小学生进行美术活动的机会。


第二,魏老师的课很“实”,是很实在的美术课。本课的课件很简单,就是几张人物速写的范作。没有豪华的道具,也没有什么精美的环境布置,就是一节朴实的课,一节很常态的课,追求在有限的四十分钟里,让孩子用自己线描的方式完成对一个人物速写的临摹。


第三,魏老师的课是“生成”的。看似一节平凡朴实的课却又很不平凡。本课有明确的造型目标,但没有明显的教学环节,教学的走向完全是根据学生的反应和表现而自然进行的,感觉每一教学细节都发自教师的内心,发自于学生真切的艺术感受,是一节从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课。


      早就听说过魏老师的课能打动学生,也打动听众。通过现场观摩,我们看到魏老师在课堂上时刻关注着孩子,学生的每一个细小的语言和动作都能被魏老师发现,并能给予及时的建议和指导,不仅于美术技法,还能体现全面地育人。魏老师的课可以用这么两个词来描述,那就是“顺势而导、育人无痕”,这样的教学状态完全是教案写不出来的。如果只看魏老师这节课的教案,我会觉得这是很一般的课。但是你到了现场,你就会觉得魏老师无时无刻不在用心,无无时无刻不在育人,无时无刻不在传播美术文化。整个课堂有着浓厚的育人氛围和艺术气场。


看着这些作业,整体感觉似乎不如今年5月在广东中山那些3年级的学生作业,这就是儿童画的发展过程所呈现出的必然,这些学生的心理情况瑞江老师非常明白,他努力用自己的智慧来帮助学生们走出心中怕画不好的“魔结”,逐渐走向大胆与自我释放的场域。


       刚才刘老师从学科角度的点评,已经非常到位。现在,我就从育人的角度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感受。四年级的美术课并不好教,9到10岁是孩子从意象绘画到具象绘画的转型期,也是他们学习美术兴趣急剧下降的阶段。大家知道,三年级以下我们对孩子都很宽松,他们可以用图式来画画,随便一个符号,随便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就可以画个人,体现出强烈的儿童画特征。而到了四年级,孩子的认识观察能力增了,认识能力提高了,他的表达的要求也高了。他想写实,但是能力跟不上,“眼高手低”,对自己的儿童画形式很不满意。因此,这个阶段如果美术教师如果没有好好的引导,孩子们就会失去美术学习的兴趣,就会离美术渐行渐远。而今天魏老师的课给了我们一把钥匙,原来美术课还可以这么上!


      特别欣赏魏老师的教学评价,是一种非常宽松的激励性的评价。通过丰富的激励语言,让每个孩子都能通过美术学习,找到感觉、找到快乐、找到成长。这个坐位上有一个孩子非常调皮,画着画着就手舞足蹈,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真不知道怎么来调控。魏老师马上就来了,评价她“画疯”了,并给同学们说:其实艺术家有时候就是疯子,就是这种状态。魏老师的评价针对性也是很强的,表扬孩子们“画出了头发的厚度”“波动的线条很自然”……完全是针对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指导。同时,魏老师也不是一味地迁就孩子,通过评价向学生传达明确的学习要求:“必须临摹,必须参照范例进行临摹”“不能换纸”“放下你的橡皮擦”……美术学习也是要有底线的,该掌握的技能必须让学生掌握。魏老师的评价还有明显的育人指向:“画完了还可以加点什么,写点什么呢,能不能把自己的愿望也加进去呢”“我们观赏作品应该——笑不出声”“分享也是艺术活动的一部分”……魏老师敏锐的课堂观察能力,及时准确的指导能力充分展现了名师的教学风采,这样的教学艺术也是很难模仿和复制的。 


        学生作业就需要逐幅点评。


      魏老师的课是一种特别自信的课,课堂上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能成竹于胸,一切皆在掌控之中。学生在课堂中的各种问题,魏老师都有预备的方案,真是“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教学非常有底气。这就是沉淀,因为魏老师本身就是画家,他说自己用了二十年来做画家,还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做教师,这就是我们应该的教学思想——要用一辈子来准备课!


      当你对美术有深刻的理解,当你对教育有着到位的认识的时候,你就不害怕美术课堂!当你跟孩子有着充分的交流,完全理解孩子、赏识孩子的时候,你就会对课堂上孩子的一举一动及其所有表现了如指掌、随机应变。
      感谢魏老师带给我们的精彩课堂,让我们分享到美术教育的幸福,谢谢你们!(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文字)



国培学员肖春玉老师课后感想:


听魏瑞江老师现场课《人物速写临摹》有感


早就听说魏瑞江老师了,今天有幸现场听了魏老师的课,才发现传言非虚。真实的课堂就当如此。


开课时才与学生交流,语言诙谐地放松学生情绪。没有对学生在课堂的要求,也没有跟学生交代课程的目的。不需要提前的准备,不需要学生虚假的配合。


开课后,明显感觉到学生的放松状态。有许多课堂生发的语言,面对学生的抵触言语,魏老师也能轻松驾驭,这样的驾驭不是偶然,是课堂背后长期的文化积淀和人文情怀才能做到。允许你的个性存在,但课堂得听老师的,因为魏老师给出的理由不容拒绝,学习并不会让你的个性磨灭而是会彰显它。对于学生的真实反应不是堵,而是疏。


欣赏速写作品的过程中悄悄地把人体的基本结构讲解了,速写的技法也很灵巧的穿插进去,让学生说一说对人物的感受:它给你的这种感受在什么地方凸显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对,是线条给予的!速写的魅力就在这里,循序渐进地、悄悄地学生就把技法了解了。


在处理两位学生不同的换纸的请求时,魏老师也进行了不同的处理,一个是不自信,需要鼓励才能接着画下去,老师不换!另一个学生是意识到自己绘画方法的不正确,努力想从图式绘画中挣扎出来的孩子,老师给他换了纸。保护孩子了脆弱的进取心。


魏老师在课堂中,时常提醒学生坐姿。从这一个小小点可以看看出魏老师满满的人文情怀们。我们教师不单只教知识技能,更应该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由我们的改变去影响学生的人生。


不为教而教,只为人而教才是核心素养下的未来教育。


从魏老师的课堂教学细节,可以看出他是一位非常负责的人,也是一位“本分”的老师,我深深地认同他的理念,关注孩子成长才是教育的出发点,实际教学中我也在做着一些改变,但还需要好好学习,因为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是没办法做出像魏老师这样自然的课堂的。



下面是另外两位国培学员在群里的留言 

魏老师的课是一节常态课,真正的常态课,没有花哨的磨课表演。

说真心的话,如果在基层学校,这样的课做公开课一定是不被主流接受的。魏老师作为教研员还坚持课堂教学真的很不容易。


全国很多美术教师并不理解,为何在2010年国培计划开始的第一年,我就主张培训项目中设立“教研员执教课堂专场”“美术教师校长执教课堂专场”“特级教师执教课堂专场”“名师执教课堂专场”等等。不到第一线教学,不坚持课堂研究,不坚持学生第一的美术教师、教研员,都是不合格的!


陶力文老师记录的魏瑞江老师课堂教学中给孩子们的话语:


1.学习临摹的过程中不会泯灭你们的个性,通过临摹可以感受画家画作的美。


    2.你的画中,耳朵和头发连接的地方画得很好,说明你观察得很仔细,不需要换纸,要有自信。为什么大家今天没有自信?因为临摹得太少。


    3.这幅完成的画我相信会得到所有听课老师的掌声。这幅画所有的线条都有波动,形成了特别的美。我画不出你的线条,因为你有你独特的个性。


    4.你的画可以不展示,但你可以给我看,因为我是老师。(学生给魏老师一个人看了之后)你的画很有价值,记住,你的画很有价值!你觉得你的画还停留在幼儿识图(图式)期,但你对艺术的追求比较高,你不接纳自己。


    5.现在很多临摹画没有儿童的味道,太成人化了,但今天我找到了。


    6.艺术家欣赏作品笑而不出声。


 她为何开心?来自瑞江老师的帮助、开导。


(本文图片来自国培美术骨干教师、美术教研员培训学员肖春玉、陶力文、袁艺纯、刘民毅等,以及魏瑞江老师,一并感谢)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