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坚持写下去

 醉倚西风 2022-02-09
王开东是当今语文学界的优秀教师,课讲得好,教学质量高,文章写得更好。他坚持不懈,学思结合,著作等身。他曾经坚持每天写博客,一坚持就是近十年。后来,在微信公众号上每日一更,每年三百多篇文章,至今已达两千多篇,以至于很多人怀疑他背后有一个写作团队。也难怪,他的文章洋洋洒洒,动辄上万言,精推细敲,有理有据,有时谈论教育教学,有时谈论生活琐事,有时针贬时弊,大多出自真性情,见人见事,读者众多,好评如潮。
我也是他的忠实粉丝之一。读到他的文章,常让人心潮澎湃,荡气回肠,受益匪浅。生活不易,他的文章常给我前行的力量。
王开东的微信公众号的理念是“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我很赞同这种作文态度。文人就应该是在黑暗中点燃火把的人。这种光亮可能只会照亮一个人,也可能会照亮十个人,或者会影响一百人,一千人,但这都不是为文者所要考虑的事情。作者所要做的把文章写出来,只是秉烛前行,竭力前行,甚至燃烧自己,化为一束光。这是作家的意义,也是写作的价值,在成为自己的同时,传递善良与爱,影响更多的他人。
我也是语文教师,也爱好写作,也写公众号,只是底子薄,平时的工作强度自然不敢和王开东这样的名师相比。虽然文章写得不好,但也一直没有间断。
但每每看到自己公众号的文章,总觉得应付的成分太大,水分太多,就想减少写作节奏,争取写点精品,认为文章应该以质取胜。当真的把写作的节奏降下来时,不但优质作品没有出现,就连含有水分的文也写不出来了。读读王开东老师的写作感言,我想: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再忙,有王开东那样的名师忙,他担高三的语文课,班主任,兼有学校行政职务,还四处讲学。可他坚持日更,有质有量,很多文章浏览量达到“十万+”?他是如何做到的?
非不能也,不敢为也
写作就如登山,只要不停歇,不松劲,就会一直向前走,你攀登的高度只有你的脚步知道。但如果有了松懈的念头,上山的脚步就会越来越沉,停歇和回头的想法就会越来越强烈,一旦向回走,就再也难以生起攀登的愿望
下坡路总比上坡路好走!写作如人的大脑,越用越灵活。越写越有啥可想,越写质量越高!

今天,去县城小学见一同事,谈论积极心理学。他说理论再好,关键在于落地。学问重要,践行更重要。积极心理学的落地,其中一个路径就是学会记录,每天记录下自己保持积极心理状态的三件事,或感恩的三件事,或利他的三件事,或接纳的三件事。每天都记录,每天都反省,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优点,不断培植自己的积极心态,犹如在自己心田上种植庄稼,不见所长而日有所增。假以时日,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成年人,更不要空夸海口,而要坚持迎难而上。只要走,就是向前。别为停歇找些唐而皇之的理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