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满庭芳——高三(1)班学生作品展

 丁中广祥 2022-02-09

满庭芳

——高三(1)班学生作品展

赵建生

作为教坛开山之祖的孔圣人曾经说过“有教无类”,这句话有两种理解:其一,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其二,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智愚贤不肖之分,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我很赞成“子曰”的话,但陶然亭长要给圣人的话前面加一个前提:这个人要愿意受教。其实,这个前提并不需要我来加,孔子的教育实践本身就已经给加上了。大家所熟知的“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都是圣人骂学生的话,看来这个“大成至圣先师”的脾气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好,他的所谓“循循而善诱之”对于子罕(孔子弟子,这个成语就是他对先生教学艺术的评价)来说,效果很好,子罕就成了“贤人”之一,而对于“朽木”、“粪土”之流就不管用,他也没有“化腐朽为神奇”、变便便为奶酪的神通,不然他也不会发飙,孔子的教学效果是有数据可稽的:三千弟子也就“七十二贤人”。曾有某位“教育家”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想把他这个行业的祖师爷的话写成条幅送给他: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可是我送不成了,因为据说这个人后来出门被人砍死了。可见“天道好还,报应不爽”,目前尚“活蹦乱跳”在教坛的“专家”们,不可不鉴。

说了大半天,似乎不着边际,其实我要强调的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性,什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代替不了“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其实既是其他所有教育的出发点,也是皈依。一个不会“自我教育”的人,即便圣人在世,也难免堕入“朽木”、“粪土”之流。

什么是“自我教育”,我的理解就是一种自我要求,自我期许,自我激励。它是从内心滋长的一种向善、向上的力量,即便无人欣赏,她也如“空谷幽兰不以无人而不芳”,她的成长和美丽不需要任何外在的理由。“我是花,兰花!我要在我的花季长出最美的姿态、散发出最优雅的芬芳,否则,我就不能叫做花,和狗尾巴草没什么两样。虽然路边长满了狗尾巴草,但那是他们的事,我就是要做花,生命只有一次,既然我能选择,为什么不呢?!”这就是她的内驱力所在。

我今天就是要晒晒我们高三(1)班“兰花花”,用我的破手机记录她们盛开时的模样。

下面是她们的作业(作文习作)的图片。我们几乎每周都要写一篇作文,我说,写好了自己改,改到自己无能为力,到达自己能力的边界为止,我拿到手只打个“印象等级”,什么是“好”,改到“面目全非”,让我老师没地方下笔就是“面目姣好”。文章都是自己改出来的,光写不改,就是毫无意义的重复劳动,词语的删改看上去只是语言层面的调整,其实是思维的淬炼,不要小看了。我称这些为“作品”,而不是“作业”,因为它们是用心做出来的,除了实用之外,在我们老师眼里就是绝域风景,美不胜收。“文如其人”,即便是最没有审美能力的人看到这些作品,也不难想象出她们朝气蓬勃青春靓丽的倩影。她们是真正的校花,因为她们,校园才成了花园,因为她们,我们这些园丁才有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孟子说君子有“三乐”,其一就是“得天下英雄而教育之”,我们高三(1)班的老师是快乐的,生在花丛,花香馥郁,沁人心脾。故名之:满庭芳!


朱佳慧


周秋月


周瑾


袁影


姚谭

许庄茹


谢荫康


王振


陈妙


高文清


杭文萱


陆赵欣


谭菲菲


王文宁


王雨虹


无名氏

本公众号服务于丁沟中学2017届高三家校联系,主要发布高三年级动态、家庭教育资讯。欢迎家长们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