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高考全国三套试卷变化分析及备考建议

 中学生读写 2022-02-09

变化现精彩  沉着迎高考

——2018年全国三套试卷变化分析及备考建议

日照实验高中  潘洋

经历了2017年的大调整后,2018年的全国三套卷无论从题型还是试卷结构都趋于稳定,所呈现出的变化都只是小范围的、技术性的微调和完善。本文结合去年三套题、笔者本学年度高三备考经历对这三套题目做一简要分析并谈谈相关备考建议。

【变化分析】

一、论述类文本

从文本内容上来讲,今年三套题分别谈论诸子思想的“新子学”、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城市的文明弹性,去年的三套题为气候正义、明代青花瓷、乡村记忆,均涉猎传统文化、时代与城乡发展等自然人文科学类内容,文体与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有关

今年的2、3卷是非选择,与去年的三套题完全一致,唯独1卷第1题又改成了选非项,难度降低,有利于考生快速进入状态,不知部分考生是否还习惯性地当成了选正确项而被“坑”;第3题则成了选正确项。

从考点布局上来讲,这三套题跟去年一样,已经非常成熟,第1题是“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是概念内涵外延、逻辑关系、语句表述等基本信息的理解整合表述,着眼于选项与原文的比对能力考查;第2题是“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突出论述类文章说理性、逻辑性的考察,具体涉及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述角度、论证思路等;第3题是“根据原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突出依据原文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去年的三套题选项中均嵌入了“如果……就”“只有……才”等表示假设、条件等逻辑推理关系的关联词,今年的三套题这方面的逻辑推理考察几近乎无。

二、文学类文本

去年的文学类文本一改小说统天下的局面,23破天荒地选用了散文,且2卷的《窗子以外》还有理解上的难度,这导致今年备考时格外重视散文。谁知今年三套题又回到清一色的小说。

从分值上看,今年第5题由5分改为6分,我的理解主要是方便了阅卷踩点得分;其他两题维持原分。

从考点来看,今年的第5题均为鉴赏评价层级的人物形象(性格、心理)方面的考察,侧重信息整合概括;12卷的第6题是分析综合层级的技巧手法方面的考察,一为叙述方式的好处作用,一为语言幽默效果;3卷的第6题则是一道命题者因文设题、临文发挥的探究类好题,貌似与文本毫无关联,主观性强发散空间很大,实则答题时不可脱离文本。而去年的156题均从情节结构方面设题,侧重好处与效果,从大了讲,有雷同之嫌,当然这也是因文设题;23卷第5题均为概念句子理解层级的含意类题目,第6题则一为人称类表现手法题,一为语言风格类表达艺术题。

三、实用类文本

显然,从去年亮相高考题到今年,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备受命题者青睐,不出意外,人物传记类文本近几年仍会处于冷落期。

从选材上看,这两年文本内容均紧贴生活,只是今年更突出了成就(1卷,量子通信)与热点(2卷,科技成果转化)。

从考点上看,今年的三道题依旧延续去年的考察点。变化最大的就是89两题,第8题由去年的五选二改为四选一,分值相应由5分调为3分;第9题分值增长为6分,还以分析概括类题目为主,只是12卷该题改为两问,难度加大。

四、文言文

这是近几年最稳定的一道题。依然遵循从正史中选材的思路,1卷这两年先《宋书》后《晋书》,2卷两年来都是《后汉书》,3卷都是《宋史》,所选历史人物多为正面的忠臣、孝子、良吏,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

分值均为19分,考点均包括断句、文化常识、内容概括分析和翻译。从选文和试题难度设置上来看,均体现考试大纲“浅易”特点的要求,不难为考生。10题断句抓住名词、动词、宾语等灵活运用排除法即可迅速确定答案;11题文化常识因文设题,因是选非项,故难度降低;12题是对传主人物四个方面的概括分析,选项均按“品格概括+分析说明”的思路设置,前一句的品格概括不设错,一般是在后一句设错,侧重细节辨别。13题翻译三套题难度均不大,评分标准一般是译出大意3分,关键词2分,但为便于操作,阅卷时会做调整,另外再找两个关键词共4分,大意1分。

五、诗歌

从体裁与作者上看,放宽到近三年,全国卷均为唐宋诗,词没有涉及,大都是名家的非名作

从题材上看,除去年2卷是送别诗、今年3卷是咏物诗外,其余均是即事抒怀诗。从情感态度上看,即便有消极不如意等负面情绪,但仍是为昂扬向上的主旨主旋律服务。

从分值与题型上看,这也是持续3年在变化调整的一道题,集中在14题上,15题不动。2016年是两道主观问答题,去年今年都是一选择一主观。选择题去年是五选二非,今年是四选一非,分值由5分降为3分。总分也就由前两年的11分减为今年的9分。

从设题角度看,绝大多数都是从内容、情感角度切入,涉及句子含意、物象(酒)作用、诗人性格、作者情感等常规考点,只有去年1卷的赏析句子(赏析“下笔春蚕食叶声”的精妙之处)题涉及到了表达技巧(手法)。

六、名篇名句默写

今年的默写分值上调为6分,对中学阶段语文识记背诵等基本功的训练是利好消息,也方便了命题,今年三套卷均采用“初中文2+高中文2诗2”的选点思路,兼顾初高中学段、诗与文。

命题方式上,继续采用理解性情景默写,但是出现了一个小变化。以往所选背诵点都呈连续性,背过一句下一句大都能顺出来,今年跳跃性、非连续性成了主流,3套题9组句子有6组是跳跃非连续性的,难度相对加大。

七、语言文字运用

该道大题仍旧保持5道小题、20分的规模,但在具体命题方式、考点设置上则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第17-19三道选择题共用一段语料,分别包含成语、语病、连贯等常规考点,这种命题形式借鉴并发展了去年的浙江语用题、前三年的山东语用题命题模式,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语言的运用能力,完全颠覆了全国卷延续多年的命题形式。具体来看,成语由先前的正误判断改为今年的近意比较,语病由先前的有无语病判断改为今年的修改判断。去年的表达得体题、沿用多年的经典题型补写句子以及稍显简单但被看好的新题型逻辑推断在今年踪影皆无,2014年、2016年的图文转换(构思框架流程)再现江湖(1、3卷),启事与信等实用文的语言表达与修改也是老题型,今年三套题皆有,只有2卷单独考了已断考5年的仿写题,当然,是升级版的仿写。

八、作文

近几年,任务驱动型作文大热。去年的1卷立意高远又接地气,大气新颖,所给关键词既有过去的成就又有时代热点,既关注正面成就又不回避存在的问题,既弘扬主旋律又能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认知问题的深浅程度;2卷6则名言立意同样高远。这两道题目备受称赞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它们要求考生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形成有机关联或以两三句为基础定立意,这种“选择”的要求大有文章,一是必须存在某种内在逻辑关系,不能胡乱拼凑,二是可有多种组合,开放性强,多维度,适合不同层次的考生选择。通过考生的组合即可有效判断考生认知分析问题的深浅、思维品质的高低。

今年的1、3卷在立意上承接去年,继续引领考生关注这个伟大的时代和国家的建设成就,这个大方向在预料之中,我们曾考过至少两篇类似1卷的作文题目。要说不足,那就是题目在文章的说理性、逻辑性、思辨性等方面的考查弱化,甚至不如去年。2卷作文则出人意料地回归最传统的材料作文,强化审题能力考查,注重规范议论文的写作。

备考建议

一、重视文本,读懂文意(整体把握)是关键

得阅读者得语文,部编本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在不同场合表达过“考试倒逼一线教学重视阅读”“新教材专治不读书”“增加阅读的思辨性、复杂性、扩展性”“考查阅读速度与阅读量,有15%的人做不完是正常的”等观点。他在2018年1月12日《解放日报》的专访中说的更为具体:“逐渐往理性靠拢,通过考非连续文本、考全文阅读来检验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同时,命题的材料范围还要拓展。很长一段时间里,考试的阅读材料面都比较窄,都是一些文学作品。令我比较欣喜的是,北京、上海等地的阅读材料近些年已经有所拓展,把介绍宋代货币制度的文章,还有殷墟甲骨文的史学论文都给用上了。……哲学、历史、科技、社会、时政、经济,这些内容都是好的,或许能够撬动现在的语文教学。”

往远说,温先生的这些观点已经体现在新修订的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里了。近观高考题,文体方面,包含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新闻等;在阅读文字量上,2017年的全国三套卷阅读题中的文本字数平均接近4000字,今年平均已达4800字,其中全国1卷已超5000字;在材料阅读面上,常规的文学类(小说、散文)、文言文、诗歌较稳定,不必多说,论述类文本2017年三套题为气候正义、明代青花瓷、乡村记忆,今年涉及诸子思想“新子学”、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城市的文明弹性,实用类文本2017年三套题为中美电视纪录频道比较、垃圾分类、博物馆,今年为量子通讯、科技成果转化、“互联网+”时代的图书出版,涉及的科技、文化、气候、社会、时政等内容明显宽于学生的认知视野,专业性较强,“思辨性、复杂性、扩展性”特征明显。

由于阅读文本具备以上特点,再加上高考考场特定氛围,注定了学生不可能像平常那样心平气和地把文本慢慢读完细细研究。学生在作答各类文本时,基本上是粗略地泛读跳读一遍文本,然后就是答题,哪里不明白再回看文本相关语段,结果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是支离破碎。论述类一般语句较长,选择项在重新表述时与原文的差异一般都较细微不易察觉,考生头脑一不清醒就易掉进陷进;文言文对人物履历、事迹分层不清,有时甚至误把人物的名、号当成实词来理解、翻译;文学类文本(小说、散文、诗歌)则易出现对主旨感情把握困难甚至对人物形象定位、作者褒贬倾向误判的情况。凡此种种,都是在“读懂文意(整体把握)”上出了问题。

如何读懂文意?据笔者经验,一是方法指导到位,二是规范训练到位

论述类文本阅读核心是勾画圈注,圈注的内容包括论点句、论据句、解释脉络层次的句子并简要标注论证方法,勾画的关键词包括各类提示信息的词语(已然未然、或然必然、年代、时间、数据、表范围、表程度的词,代词)、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因果、转折、并列、递进、分类分层、举例子等)、开头段的关键概念或文章反复强化的词。训练一般包含两个阶段,第一勾画圈注相关信息,第二比对选项与原文的差异完成题目

散文的核心是要具备五种意识:整体意识(写人的寻品,写事的析理,写景的析情,写物的找志,侧重哲理的看议论)、话题意识(陈述对象,或人或物或情感)、主旨意识(写人记事的以小见大,写景的情景交融,咏物的托物言志,哲理抒情的要发感慨讲道理抒情怀)、思路意识(层次结构)、段旨意识(段意或层意)。训练时一是运用“五种意识”速读文本,标段落勾画圈点相关信息,二是完成相关题目。小说阅读也是两个阶段,标段落画出文中有关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方面的关键词句,然后再完成相应题目。文言文亦如此,先勾画圈点人名、地名、官名、时间、事件及评议性词句、较难理解的词句,同时按“何人何时何地干过何事结果怎样”的主线划分层次,然后借文意概括题再加深印证,整体把握,最后才是处理题目。诗歌更是如此。第一阶段是速读勾画相关词句(内容方面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感情方面的关键词),判断诗歌大体内容与感情基调,然后再做题。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哪一种文本阅读,重心都是第一阶段,它是读懂文本、整体把握的必经过程,是第二阶段的前提和基础。起初训练时可能耗时,训练习惯后自然会提速。老师重视了,训练规范到位了,学生才会似是而非的阅读,改变轻视文本重视做题的习惯。这种训练,高三是短平快速效,提前到高一高二是形成能力,再前移初中小学,久久为功则为素养。

二、突出讲评,完善思维求高效

讲评是高三复习最常见的环节,是练习考试后解疑、纠错、提升最重要的过程,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讲评是还原做题过程、发现思维盲区、寻求思维突破继而提升能力的有效且高效的途径,它可以边练边评,也可以集中讲评。

边练边评一般指当堂练习当堂讲评,其操作流程一般是学生先自主研习,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然后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生生间相互启发,接着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既可以优秀答案,也可以典型问题答案),介绍清楚思维的过程即答案是怎么来的,生生共同分享、纠偏、补充、完善,最后师或生点评总结或拓展类题,再次强化所得。集中讲评一般指前一节课做了练习或检测考试,这一节课进行讲评。其操作流程一般是老师先批阅练习或检测,分析存在的问题,了解学情确定讲评的重点及方法,然后介绍答题的情况,提供问题较少题目的答案,供学生自感自悟或简单小组内交流,接着重点处理共性问题,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既可以优秀答案,也可以典型问题答案),介绍清楚思维的过程即答案是怎么来的,生生共同分享、纠偏、补充、完善,最后师或生点评总结或拓展类题,再次强化所得。

以上两种练评方式,区别在前半部分,后面的学生展示环节基本一样。无论哪一种讲评,都不是单纯的公布答案,训练的落脚点均在学生思维层面,以学生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式为讲评要点。答案为什么是这样的?根据是什么?我自己做题时思维的过程是怎样的?事后看这种思维过程优缺点、调整完善的方法是什么?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展示以上思维的过程,这是关键环节,这是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追求的实效、高效就在这儿。

关于讲评,还有3点需注意。一是力避逐题讲解,教师应敢于放手让学生按学习小组到班内的顺序来探讨研究不明白的题目,不该讲的不要讲,自己重点关注共性公共问题与学生答题思维。二是要讲到位,引导启发学生通过讨论、争论等方式解决共性难题,讲到知识的关键点上,讲到学生的疑难点上,讲到试卷的失分点上,讲到正确的思维点上。三是要落实到位,练过的东西都要评改盯住盯准学生改到位,或者拓展类题到位。

三、序列写作,分析深刻重思维   

整个高三,议论类作文要围绕说理方法、行文布局、审题立意等展开序列专题训练。基本层面的训练包括何为规范的议论文、转述材料引出论点、规范的议论文段(选例、叙例、析例)、并列式与层进式结构、不同角度展开说理、审题立意的一般方法、不同类型材料的审题立意等;发展层面的训练则有如何体现逻辑思维、辩证思维与思辨表达、行文框架与提纲呈现等。

议论文的核心是中间的分析论证说理部分,这体现在议论文段是否规范上。规范的议论文段一般呈现“分论点+叙例+析例”的模式,可以分成事例的选择与叙述、分析例子两个专题来进行。析例环节要集中训练议论文最常见的几种说理方法即揭示本质法、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正反对比法、归纳法、引申类比法等。 

受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的议论文在说理论证时容易出现片面、孤立、绝对化的观点或不够严密、顾此失彼甚至混乱的表达,呈现观点一边倒、非黑即白、认死理、有懈可击、浅表化的认知现状,不够客观全面理性深刻。基于此,就必须进行辩证思维与思辨表达的训练。辩证思维包括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双面多面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到过去现在未来,看到变化;联系的观点,由点到面由此及彼,看到与外界其它的关系。有了辩证思维做先导,再对常用的逻辑连接词句稍加训练,思辨表达就容易做到了。

举例:诚然(或许、的确、固然),……但是……②不可否认,……然而…………话题略有不同的是(相反)……从短期效果看……从长远利益看……从最浅层的方面看……从深层来看…………为何有争议,大概就是两点使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或许有人会认为(有网友称)无独有偶(姑且先将这个问题搁置不议,前段时间社会热议的),……。如此思辨表达,就基本体现了观点的客观全面理性深刻,思维就有了梯度、层次。

考试状态下,看到作文题时,学生审题立意方面的反应起初是碎片化与杂乱无章的,在这个反复筛选、否定、确认、排序的思维过程中,大的角度一定要包含并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要素和思路,具体的角度则包含摆现象、揭本质、挖原因(根源)、析危害(好处意义)、联现实(自我)、指办法(措施)等。其思维逻辑过程一般有以下状态:现象本质,现象原因措施,现象—危害—根源—措施,个人—集体—国家,⑤物质层面—精神层面—文化层面,⑥过去现在—未来,⑦一般特殊。

对问题的多角度分析问题及排序,其外显呈现就是文章的行文框架、谋篇布局。提笔就写有可能一气呵成,但更多的是发现了错误已无法修改只好将错就错。因此,就要重视提纲训练,要舍得花时间引导、规范学生的拟写提纲训练,打好地基,画好蓝图,改在动工行文前。常见的提纲思路:摆现象(叙材料明观点)—析危害或好处意义—(揭本质)—挖原因(联现实)—指办法—结尾(号召、回扣)。

四、变或不变,全面复习凸重点

研究高考题, 就是把握其对教学方向、教学难度深度与宽度广度的引领作用,最直观的切入点就是研究命题特点和规律。在经历了2017年试卷结构、题型的大调整后,结合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中“分值约*分,题量*题左右”的相关表述,普遍认为2018年进入相对稳定、微调升级完善时期。

以下是我们的备考理解与实际考察情况比对表:

备考理解

内容

实际考察情况

会调整

文学类阅读:散文小说并重,词语句子含义

全部考小说,且无词语句子含义类题目

非连续性文本:第8题改为四选一,调为3分;第9题调为6分

吻合

语言得体:升级增难度

没考

推断题:升级增难度

没考

作文:关注国家时代变化,逻辑组合强化思辨分析

1、3卷关注时代国家变化,但思辨分析弱化;2卷回到纯粹的材料作文,侧重审题立意;均无逻辑组合

会稳定

论述类

第3题中的逻辑推理考察几斤乎无

文言文

稳定,翻译难度降低

诗歌

第14题改为四选一,分值降为3分

名句默写

增了1分,背诵点呈跳跃性非连续性

成语、语病

共用一段语料,且加上连贯选择题。还有细微变化:成语由正误判断改为近意比较,语病由有无语病判断改为修改判断。

补写语句

没考

其它


图文转换、构思框架流程再现,1、3卷


启事与信等实用文的表达与修改,全部


仿写题升级,2卷

综合来看,与去年相比一是文学类阅读又回到小说一家独大,散文没敢再试水;二是全面取消了两道五选二的选择题;三是语言运用题变化纷纭,几乎就是推倒重来;四是作文的开放型、多维度立意、逻辑思辨考察大大减弱,回到传统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或者材料作文。

这些变化出乎意料,一是成熟的题型、被看好的新题型地位并不稳固,如补写语句题被换、推断题并不遵循“相对稳定两年”的传统,而流程框架、仿写题等传统题型呈轮考之态;二是不受考试大纲中的“题型示例”束缚,像成语语病连贯题共用一段语料,强化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考察。细细想来,“该变的没变,不改变的变了”的这种格局也在常理之中,高考的导向性指挥棒作用决定了如有规律可循,可能方便了高三备考,对学生综合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却未必是好事。因此,对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的正确导向、反猜题心理、随文命题应该是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对新高三而言,踏踏实实全面复习,沉着冷静强化能力就尤为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