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点评升格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中学生读写 2022-02-09

这是青岛二中高二同学的一篇考场作文,思路清晰,见解深刻,阅卷老师给了较高的分数。考试结束后,这位同学根据老师的点评,作了进一步修改。

原文点评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①在韩国北部的一个乡村,农民采摘时,将一些柿子留在树上给过冬的喜鹊,而喜鹊会因感激而帮人捕虫。【引材料】奉献绝不等于失去。有的时候,给予和获得反而是一组共通的词汇。【材料与观点之间不够衔接,中间可以加几句点评,如“这些农民多么善良,这些喜鹊又是多么幸运!俗话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有时候,付出并不等于失去……”,会更连贯些。】
【这里最好不要直接进入分论点,可以增加一段对论点分析的文字第②段如同美人的脖子,连接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使作文结构更美,思路也可以被充分“打开”。】
②人可以在奉献和赠予中使自己获得便利走向成功【分论点1】【分论点与例子之间,加上几句阐释的句子更好,一个完整的议论段落,可由“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构成,试着用这种结构重组】一位盲人在夜里行走时常常要点上一盏灯笼以照亮身边的路。表面看来这只是方便了别人看清路,于盲人本身并没有什么益处。但殊不知盲人再为别人照亮道路的同时让自己避免了被视线不清的行人撞倒。当洛克菲勒夫妇乔装成一对贫穷的老夫妇到一所酒店投宿时,酒店的售员没有因他们衣衫褴褛而轻慢对待他们,而是谦恭有礼的询问需求,并费尽心力的找到了适合的房间。洛克菲勒对他大加赞赏,并将他任命为自己新开的大酒店的总经理。【以上列出两则例子,叙述太多,缺乏议论】有的微不足道的给予,或许会让你获得极大的便利,看似微小的付出,也有可能是你辉煌人生的转折点。【这句话是结论句,建议前面加几句对事例的分析。可以选择一个例子,按照“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重组此段
③人可以在奉献和赠予中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充实和满足。白芳礼老人本是一名大学教授。退休后他本可以颐养天年,但他却开始了一项新的工做——蹬三轮车。年过九旬的他数十年如一日工做,并将挣来的全部工资都悉数捐给了家境贫寒而无法上学的学子。他的无私奉献不仅让他获得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殊荣,更让他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这一段缺陷与上一段大致相同,只是最后多了对例子的分析,却没有结论句。②③段都用事例论证,如果想使行文有变化,可以一段用详例,一段用排例,就是选择多个例子,简捷叙述,构成排比句。如果考试时想不出多个例子,也可以继续用一个例子来论证。请按照“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重组此段,如果用排例,其中分析句可以用“他们之所以……正是因为……”或“为什么他们……,原因是……”的句式分析例子】
④一味地索取不仅不会让人得到真正的幸福,甚至会让人坠入深渊。隋炀帝贵为一国之君,才华横溢。但却不懂得爱惜民力,甚至会为了一己私利去奴役,剥削百姓。在隋炀帝贪婪的索取之下,诺大的一个隋朝也只是二世而亡。如果他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去对国家人民做出贡献的话,想必历史上会多一个千古明君。【第④段从反面入手论证,使思路更严谨。但从全篇来看,各段之间内容有点相似,建议再增加一点变化。议论文中如何在整齐中增加变化呢?一是上面提到的详例、排例交替,二是正面、反面切入,还有例证、引证变化。这一段可以用引证,引用名言来论证,比如《红楼梦》中的“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另外,再想一想你这个反面分论点是否准确?和中心论点的关系是否谐调?是不是需要更换?】
学会给予吧,他能让你困惑的时候给你安慰。学会给予吧,他能在你陷入困境的时候给你力量。给予不是失去,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获得。记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因为上面提到多次这句话,最后可以改变一下说法,如使用祈使句:“朋友,如果你手中有一束玫瑰,就请摘取一朵赠给路人吧!”句式的变换也会给文章增添趣味,不要总用陈述句,偶尔也来上点反问句、祈使句,更能引起读者关注。】



修改升格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在韩国北部的一个乡村,农民采摘时,会将一些柿子留在树上给过冬的喜鹊,,而因此度过寒冬的喜鹊,又会在来年为柿树捕虫【引材料】你看,这些农民多么善良,这些喜鹊又是多么幸运!【做点评】很多时候,付出并不等于失去,给予和获得往往是一组共通的词汇【出论点】

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可以做一点善事,这些小小的善举,既可以帮助他人,又可以温暖自己。当这样的善举越来越多,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幸福的滋养。【分析论点】

在奉献和赠予中,可以使自己同时获得便利,走向成功【分论点一,这是观点句】对别人的善举有时也会对你自身施加作用,实现双赢【阐释句】一位盲人在夜里行走时常常要点上一盏灯笼以照亮身边的路。表面看来这只是方便了别人看清路,于盲人本身并没有什么益处。但殊不知盲人再为别人照亮道路的同时让自己避免了被视线不清的行人撞倒。当洛克菲勒夫妇乔装成一对贫穷的老夫妇到一所酒店投宿时,酒店的售员没有因他们衣衫褴褛而轻慢对待他们,而是谦恭有礼的询问需求,并费尽心力的找到了适合的房间。洛克菲勒对他大加赞赏,并将他任命为自己新开的大酒店的总经理【材料句】这些在人们看来微不足道的给予,却让盲人在夜里得以安全行走,让小职员走上了事业的巅峰【分析句】。奉献就像盲人手中的那盏灯笼,让你在帮助他人的同时,照亮自己的人生【结论句】

在奉献和赠予中,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充实和满足【分论点二,这是观点句。从逻辑关系上看,分论点一、二最好颠倒顺序】助人是快乐的,这是一条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当我们帮助别人时,喜悦之情和自豪之感也会油然而生【阐释句】。白芳礼老人本是大学教授。退休后本可颐养天年,但他却开始了一项新的工作——蹬三轮车,并将挣来的全部资费都捐给了家境贫寒的学子【材料句】。他的无私奉献不仅让他获得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殊荣,更让他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他是物质上的平民,却是精神上的贵族【分析、结论句】

我们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但这香气是自然而然“余”在手上的,如果我们在给被人玫瑰的同时,心里便想着回报,那便有点本末倒置了【分论点三,从这个角度阙里分论点更有深度】曾有一位资助贫困生上学的先生,后来却对受资助者不知感恩而耿耿于怀,那位受资助的学生的做法当然不可取,可是,这位资助者是不是也有点较真?【例证材料】《聊斋志异》中有句话说:“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意为恶,虽恶不罚。”这句话应该记在每位行善者心中【引证材料】

学会给予吧,他能让你困惑的时候给你安慰;学会给予吧,它能在你陷入困境的时候给你力量。给予不是失去,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获得。要知道,当我们拿花送给别人的时候,首先闻到花香的是自己;而当我们抓起泥巴抛向别人的时候,首先弄脏的也是自己的手。

朋友,假如你手中有一束玫瑰,为什么不摘取一朵赠给路人呢? 【从“怎么办”的角度,发出号召结尾,句式多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