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酸枣仁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美中医就是棒 2022-02-09
什么是酸枣仁?
酸枣仁是鼠李科植物酸枣干燥的成熟种子。
酸枣仁药性平,味甘、酸。归肝、胆、心经。
酸枣仁的化学成分包括三萜皂苷、生物碱、有机酸、糖、挥发油、蛋白质、黄酮等。其中,三萜皂苷和生物碱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干燥的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不得少于0.030%,斯皮诺素的含量不得少于0.080%。
功效与作用
酸枣仁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酸枣仁具有抗抑郁、抗焦虑、抗惊厥、镇静、催眠、降血脂、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酸枣仁可以用于治疗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等。
用药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如果您有酸枣仁过敏史,那么禁止使用酸枣仁。
体内有实邪者以及滑泻者,请谨慎服用酸枣仁。
如果您正在使用防己等中药,以及士的宁、苯丙胶等西药,请务必提前告知医生。
孕妇、哺乳期女性使用酸枣仁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如何使用酸枣仁?
酸枣仁可以煎汁内服,可以研末内服,也可以制成丸剂或者散剂服用,服用时要遵循医嘱,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煎汁内服时,每日常规用量为10~15克;研末内服时,每日常规用量为3~5克。
酸枣仁可以泡酒使用。
酸枣仁酒:和黄芪、赤茯苓、羚羊角等药物配伍泡酒,有益气清肝、祛风除湿、养心安神的作用,用于治疗脚气疼痛等症。
归脾养心酒:和龙眼肉、党参、黄芪等药物配伍泡酒,有补脾养心、益气养血的功效,用于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等症。
服药期间我应该避免什么?
避免与防己、士的宁、苯丙胶等药物同时使用。
生冷、油腻、腥膻、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类,可能会影响酸枣仁的药效,食用前请咨询医生。
如果酸枣仁出现变质迹象,请不要继续服用。
药物毒性与不良反应
传统医学认为酸枣仁无毒。
过量服用酸枣仁,可引起以下严重不良反应,这时请立即停用并送往医院抢救。
昏睡
失去知觉
出冷汗
过量或长期服用酸枣仁,可引起以下不适,这时要立即停用,并及时就医治疗。
口唇麻木
咽部有堵塞感
流口水
四肢麻木
如果需要长期服用酸枣仁,请咨询专业医生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我该如何选购酸枣仁?
酸枣仁的道地产区为河北邢台,辽宁、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也有生产。
酸枣仁及加工品具有如下特征:
酸枣仁为扁圆形或扁椭圆形,表面为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的有裂纹。酸枣仁有的两面都为圆隆状突起;有的一面比较平坦,中间有1条隆起的纵线纹,另一面稍微突起。酸枣仁一端凹陷,另一端有细小突起的合点。除去种皮后为白色,富有油性。酸枣仁气味微弱,味道淡。品质好的酸枣仁粒大、饱满,外皮为紫红色。
炒酸枣仁外形类似酸枣仁。表面微微鼓起,微微有焦斑。略微有焦香气,味道淡。品质好的炒酸枣仁粒大、饱满,外皮有焦斑。
存放于阴凉干燥的地方,注意防虫蛀。
含酸枣仁的中成药有哪些?
心神宁片:具有养血除烦、宁心安神的功效,用于治疗心肝血虚、失眠多梦、烦躁而惊、疲倦食少等。
阿胶远志膏: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引起的心悸,缓解心悸、失眠、头晕、多梦等不适。
安神胶囊:具有补血滋阴、养心安神的功效,用于治疗阴血不足、失眠多梦、心悸不宁、五心烦热、盗汗耳鸣等。
酸枣仁糖浆:具有清热泄火、养血安神的功效,用于治疗虚烦不眠、心悸不宁、头目眩晕等。
枣仁安神颗粒:具有养血安神的功效,用于治疗心血不足引起的失眠、健忘、心烦、头晕等,也可以治疗神经衰弱等症。
酸枣仁和柏子仁功效一样吗?
酸枣仁是鼠李科植物酸枣干燥的成熟种子,柏子仁是柏科植物侧柏干燥的成熟种仁。两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酸枣仁和柏子仁都具有养心安神、止汗的功效,都可以用于治疗虚烦失眠、心悸多梦、多汗等。但酸枣仁多用于体虚多汗,柏子仁多用于阴虚盗汗。
酸枣仁还有生津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津伤口渴等。柏子仁还有润肠通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阴血不足、肠燥便秘等。
用药误区
误区:酸枣仁研末服用时和煎汁内服时用量一样
酸枣仁研末服用时和煎汁内服时用量不一样。酸枣仁研末服用时,每日常规用量为3~5克;煎汁内服时,每日常规用量为10~15克。
其他注意事项
请记住:
使用中药时,需要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应遵医嘱。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不应听信广告宣传运用中药。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3] 余传隆,黄正明,修成娟,等.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中药饮片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4]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下册.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5] 朱建华.中西药物相互作用.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6] 罗兴洪,赵霞,蔡宝昌.古今药酒大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7] 周德生,郭志华.本草害利释义.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