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加坡《科学》教材健康教育内容及启示

 夜未央kdxnts9q 2022-02-09

健康是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基础,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标志。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普遍暴发,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拥有 14 亿多人口的中国,更应将公民健康视为国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提升健康素养列为新世纪我国公民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

新加坡是一个以中华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社会。多年来,在经济加速发展的基础上,该国将提高公民健 康素养列为卫生保健的重要策略,除了通过国家立法、税收等举措进行强有力的规定,更注重在中小学开展 广泛、深入的全面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科学》是新加坡小学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进行学 校健康教育所依托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文对现行新加 坡《科学》教材无特殊说明,下文提到的教材均指本教中涉及的健康教育内容和实施途径,进行系统梳理 和分析,探讨对我国发展和完善学校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教材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教材包括教科书和学生活动手册,其中涉及的健康教育内容以提升学生自我健康照护的行为能力,实现学生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和环境安全等方面的综合健康为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个人卫生和锻炼教育

教材将个人卫生和日常锻炼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 内容,着重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科学 锻炼身体的意识,养成健康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例如, 一年级“ 保持健康”单元,设计了《干净的身体》《干净的手》《干净的牙齿》等课,让学生了解为了身体健康,需 要保持身体、手、牙齿的干净,应当积极锻炼身体,选择 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在四年级“ 关注身体”单元中, 学生进一步学习与个人卫生和保健相关的内容,注重 身体皮肤、头发、指甲的清洁卫生,注重保护眼、耳、鼻 等器官,知道保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对健康具有重要 意义。五年级“ 传染病”单元,引导学生认识保持个人卫生是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应常洗手、生病时戴 口罩、咳嗽和打喷嚏时捂住口鼻、与他人保持社交距离 等。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课程的主题一致,学习的内容 呈现螺旋式上升、不断丰富和具体的特点。

2.营养与饮食健康教育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由青少年 饮食导致的健康问题不断凸显如饮食不规律、营养不 均衡及营养过剩、喜食甜食等导致的肥胖问题,成为 学校健康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教材围绕饮食健康设 置了一系列教育内容。例如,低年级教材从生活方式 出发,着重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知道保持身 体健康需要吃多种健康食物和大量喝水,了解健康的、不健康的和不应当常吃的食物都包括什么,健康的早、中、晚餐应当包含哪些食物种类等。高年级教材进一 步增加了对食物的营养成分、不同食物的营养功能等 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平衡膳食的概念,知道不平 衡的膳食会对健康带来危害,了解不同的食物对身体 健康的作用。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获取关于营 养的正确知识,了解自身在不同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提 高对健康饮食的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传染病防控教育

教材设置了系统、丰富、具体、实用的传染性疾病 防控教育的内容。例如,五年级教材特别设置“ 传染病”单元,安排了什么是传染病、疾病的传播、防止疾病 的传播和防止动物传染疾病等内容,着重介绍什么是 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致病原因和预防 措施;详细列举了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食物和水传播、动物传播疾病的途径和表现;指导学生认识身体健康、干净和健康的饮食、保持环境的卫生、生病时关注他人

如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和防止蚊虫传播等预防疾病的具体方式,有效地帮助他们通过基础内容和具体技能的学习,提高防控传染性疾病的意识,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4用药安全和防止滥用药物教育

教材将用药安全以及防止滥用药物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例如,六年级教材“ 药物”单元,设置了

《药物是什么》《治疗药物》《有害药物》《香烟是什么》

《控制药物》等课,介绍了什么是药物、治疗药物和有害药物,要求学生了解治疗药物包括止痛药、感冒药、抗生素类药和其他药物,特别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注意事项,同时要求学生了解有害药物和作为控制药物的毒品包含大 麻 、交 感神经兴奋剂 、可 卡因 、海 洛因、可待因等,知道它们对人体的危害,国家对控制药物的法律规定等。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安全用药的基本知识,知道应当拒绝毒品,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降低不良因素对身体健康乃至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5.控制吸烟和饮酒教育

新加坡一直重视在中小学校推行形式多样的戒烟 计划和戒酒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教材中,控制 吸烟和饮酒也是重要的健康教育内容。例如,六年级 教材在“ 药物”单元中特别将控制吸烟和适量饮酒作为一个专门的教育主题。围绕控制吸烟教育,介绍了吸 烟是导致癌症和心脏疾病的主要因素,引导学生知道 除了烟草中所含的尼古丁是致瘾药物外,香烟中含有 的上千种化学物质有许多都对人体有害;详细介绍了 吸烟会对呼吸系统、心脏等人体器官带来损害,危害健 康;引导学生不仅要拒绝吸烟,而且要拒绝被动吸烟, 并了解一些国家针对吸烟的法律法规。围绕适量饮酒 教育,介绍了酒精是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过量饮酒会 对心脏、肝脏和大脑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酗酒还会 对家庭和社会带来危害等。这些内容使学生从小就懂 得吸烟和过量饮酒有害身体健康,从而能够积极参与 戒烟和戒酒运动,长大后不致染上吸烟和酗酒的不良 好。

6.环境卫生和安全教育

环境问题与人类健康风险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因果 关系,是导致人类各种疾病的重大因素之一,因此,环 境教育也是与健康教育息息相关的内容。教材将环境 卫生、安全教育与个人卫生与保健、传染病防控教育等 内容相互融合。例如,低年级教材在培养学生个人卫 生意识的同时,注重引导他们认识环境清洁的重要性, 懂得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高年级教材引导学生认 识到身体的健康离不开清洁的空气和水,保持环境卫 生是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了解环境污染包括空 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对人体的危害,知道要保护 环境,不能随便丢弃垃圾;懂得应当保护资源,特别是 要使用清洁能源,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重复利用;关 注洪水、干旱、火山爆发和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砍伐森 林等人类活动对环境带来的改变。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将环保知识和理念渗透到学生的健康观念中,使他们认识到环境健康、环境安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教材呈现健康教育内容的特点

1.  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

教材中的健康教育内容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体 现健康与科学之间的关系。例如,低年级教材在涉及 人体健康需要食物和水的内容时,讲述食物和水对身 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在涉及保护牙齿的主题中,介绍牙 齿的类型及其功能、牙齿的基本结构、龋齿是怎样形成 的等基本知识。高年级教材涉及食物和健康的关系 时,进一步分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脂肪和糖、水和纤维等营养成分对身体的作用,介绍哪 些食物中含有的某类营养成分高。五年级教材的“ 传染病”单元,介绍致病微生物,指出细菌和病毒是两种 典型的致病微生物,并呈现了细菌和病毒的高清图片, 使学生能够直观地建立对细菌和病毒的认识。六年级 教材的“ 控制吸烟”内容,讲述呼吸的过程,而吸烟会损害肺,使肺无法把氧气输送到血液中。这些科学知识 传达了关于健康的具体信息,为学生后续的健康技能 学习和实践活动提供了认知基础。

2.  关注健康技能的培养

健康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关于健康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生活中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养成某些习惯,训练某些技能,促进自身健康。教材在传授必要的健康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健康习惯的养成和健康技能的培养。例如,在“ 保持身体干净”内容中,教材引导学生定期洗澡、洗头发、换衣服,不和他人共用牙刷等个人物品,户外玩耍后、饭前便后要洗手等。在“ 保护牙齿”内容中,教材用具体的方式教会学生保持口腔健康、学习正确地刷牙以及使用牙线等技能。在“ 饮食健康”内容中,低年级教材从食物选择和饮食习惯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提高对健康食物的判断力;高年级教材介绍烹饪食物的方式、方法,并专门安 排《制作健康食物》一课,让学生经历制作食物的实践过程。教材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编排,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技能为重的原则。


3.  注重实践参与

知识传授为技能培养奠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技 能的养成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教材中的健康教育,重视给予学生充分参与和实践的 机会,在与教材配套的学生活动手册中,设置了多种多 样的活动项目和内容:制作日常生活的表格,如刷牙时 间记录表、家庭生活用水量记录表;编排健康游戏,如 在食物迷宫中找出穿越健康食物的线路,用飞行棋游 戏来辨别健康食物和不健康食物,为家庭设计一日三 餐的健康饮食等。此外,还注重采用问题解决模式,把 健康行为置于真正的问题情境中,调动学生联系自身 的知识和经验,对关于健康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推 理、判断,最终做出健康决策。例如,设定诱惑人吸烟 的一些模拟情境:“ 吸烟很酷的,来试一试吧”“ 吸烟会让你放松”“ 就试一支,如果你不喜欢可以不吸”“ 我所有的朋友都吸烟,如果你想成为我的朋友就得吸烟”。针对这些情境,学生写出自己的恰当反应。这些注重 实践参与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在充分参与的过程 中,形成正确的健康态度和行为习惯。

4.  注重健康素养的综合养成

健康素养不仅是认知能力和社会技能的表现,更 取决于个人是否有能力和动机去获取、理解和使用健 康信息,促进和维护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健康水平。从教材健康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来看,无论是知识的 传授、技能的培养,还是实践参与的活动,都隐含着对 健康素养的综合养成目标。教材注重通过多种途径, 促使学生形成与健康相关的认知能力和基本技能,在 现实生活中面临与健康相关的实践问题时,具备能应 对、会选择以及有影响他人的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 三个方面:

是针对实际问题,能够做出促进健康的决策。例如,在“ 用药安全”内容中,教材结合抗生素药的使用则,提出了一系列应用性问题:“ 一个朋友得了病毒 流感,抗生素药能让他好起来吗? 写下你的解释。” “ 一个朋友得了咽部传染病,医生给他开了一周的抗生素药。三天后,他感觉好一些了。他应当停止吃药吗? 写下你的解释。小力认为他得了和姐姐一样的病,他 可以吃医生给姐姐开的药吗? 写下你的解释。”这些问


题具有普遍意义。

二是具有获取有效信息、产品和服务来促进健康的能力。例如,在“ 饮食安全”内容中,教材引导学生在购买食品时,能够通过阅读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来辨别健康食物或不健康食物。在“ 控制吸烟”内容中,教材引导学生了解政府的禁烟措施,并能根据公共场所的禁烟标识、香烟外包装上吸烟有害健康的图片信息等,自觉增强拒绝吸烟的意识。教材在许多内容模块还提供了链接和拓展网站,提供关于健康的信息、产品和服务等内容,为有兴趣的学生自行查阅、学习提供帮助。

三是在自身养成良好健康行为的基础上,能够积 极影响他人的行为,促进社会的健康水平。例如,在 控制烟酒方面,教材在引导学生认识到烟和酒对健康 的危害后,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戒烟和戒酒运动,能够 在同伴、家庭、社区中宣传戒烟和适量饮酒的意义。再如,在“ 环境安全”内容中,教材引导学生在树立环保意识的基础上,鼓励他们自觉参与保护环境的各种 活动,能够在同伴、家庭、社区中宣传环境保护的意 义。通过这些方式,将拒绝吸烟和饮酒、保护环境卫 生和安全等,从个人行为、自我管理行为,扩展为社会 行为,从而促进个人、家庭与社会的健康水平共同发 和进步。

三、对我国开展学校健康教育的几点启示

1.  完善基础教育中的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健康教育一直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2008 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但是长期 以来,健康教育在学科上没有独立设置,健康教育课程 被边缘化,我国教材内容结构陈旧并缺乏评价,师资的 健康专业素养也难以保证。结合我国学校教育的实际 情况,我们应当抓紧探讨如何更科学地建立基础教育 中的健康教育体系,调整学校现有课程设置,更有效地 发挥相关学科对健康教育的渠道作用,构建健康教育 与学科教学相融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健 康教育模式。这对提高我国学生的健康意识、健康素 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开发系统性、全面性和实用性的健康教育教材

好的教材不仅能够传递给学生正确的知识与价值观,培养他们正确的习惯与技能,更是实现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最大化的决定因素之一。教育部门应当从组织修订学科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做起,继而组织编写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强的健康教育教材,保障基础教育阶段健康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展。

要根据当前形势的发展,确定新的健康教育 目标,促进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与时俱进,进一步补 齐学校健康教育的短板。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 的健康认知与环境意识,努力创新教材编写的呈 现方式。要基于知识引导和技能培养紧密结合、实践参与和素养养成相互促进的原则,切实从以 前单纯强调知识、轻视技能,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 对健康问题能够进行自主思考、主体判断,具有解 决实际问题乃至影响他人、社区和社会健康水平

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实现健康知识生活化、健康行为常态化、健康技能实用化、健康素养意识化。

3.  发挥科学课程在推进学校健康教育中的关键作用

目前,小学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体育与健康》必修课、心理健康选修课、健康教育渗透到《科学》等课程中来实施,有的地方以校本课程在开展。实践证明,科学教材中关于健康教育的很多内容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很多内容只有科学教材才能系统、科学地涉及。科学教材中关于人体组成、人体健康、地球环境与资源等内容,是建立健康与环境意识的知识背景,属于健康教育的基础与核心内容;结合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的学科内容,有机地渗透传染病防控、用药安全、拒绝毒品、环境安全等教育,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必然选择;科学课程大力推行的探究式教学,更有利于实现知识引导和技能培养、实践参与和素养养成相互促进的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在暂时无法设立独立的健康教育学科的情况下, 依托科学课程,学习、借鉴国外相关课程的发展经验, 在不断修订科学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积极构建开放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