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字化生存时代,谁能拒绝虚拟搭档

 RPA研究院 2022-02-09

UB Store

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正越来越和数字化产生关联。

美国未来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帝在其著作《数字化生存》中,就已为我们描绘了数字科技给生活、工作、教育和娱乐带来的种种冲击。

这部出版于20世纪末的畅销书,更像是对当下数字化生存的某种预言。

01

普通人的数字化生活

如今,互联网、智能手机、电子商务、在线生活……早已刻在了我们每日的生活里。数字化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对个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想象一下,一个普通人“数字化”的一天:

早上,了解最新的数字艺术品行情。出门汽车智能导航寻找最优路线,甚至还可语音控制、无人驾驶。去商场、超市,首先展示“通行证”——健康码,收银也早已无人化,顾客在机器上就可实现自助结账。支付的话,除了微信、支付宝,还可以选择用数字人民币。医院、银行等公共职能机构也都实现了智能服务。回到家中,坐在沙发上通过物联网就可以把控家里的一切。晚上躺在床上,为自己喜欢的数字偶像应援……

数字化还为我们带来了虚拟人、虚拟偶像。

2022年伊始,虚拟人就占据了各大媒体平台的头条。

其实去年,数字人就开始频繁破圈。

集“元宇宙、虚拟偶像、美妆”于一体的博主柳夜熙,首发视频在当晚5小时内获赞200多万。“超写实数字人”AYAYI入职阿里,成为天猫超级品牌日的数字主理人。万科2021年度的优秀新人奖则颁发给了公司的数字员工崔筱盼。

从上至下分别为:柳夜熙、AYAYI、崔筱盼

02

数字化工作方式

随着数字化的深入发展,新时代的办公方式也面临着转型。

信息化时代,人们把各种数据输入OA(办公自动化)、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等系统中,然后用计算机处理相关信息。

伴随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数据能自动产生并被集中处理,信息传输也将实现数字化。

例如,财务数据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会经过从交易到凭证、凭证到明细账、明细账到总账、总账到报表等多个环节。

传统手动操作模式对纸质媒介的依赖较大,并且处理效率与准确率均有很大的优化空间。而RPA+AI软件机器人的应用则实现了纸质媒介为载体的数据向结构化数据的转化。

这种转化既降低了纸质媒介流通所固有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办公成本等,同时又提高了数据的时效性和完整性,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用更高效的方式取代低效的劳动,将是不可逆的趋势。

在AI、RPA风潮下,数字化对传统工作方式的影响也将更加深入。

最明显的变革,则是你将会拥有“数字同事”“数字助手”。

所谓“数字同事”,实际上是基于RPA、AI技术的软件机器人。

RPA机器人可将那些基于规则、重复繁琐的业务实现自动化,以往需要人工手动操作的任务(如程序登录、信息搜索、数据提取、报表统计、账单管理等),现在都可交由机器人自动处理,同时保证7×24小时的超高工作效率,这都是RPA机器人被大量应用的原因之一。

特别是AI(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更是让RPA如虎添翼。

AI中的OCR、NLP等技术能够赋予RPA机器人识别图像、语义分析等能力,大大拓展了RPA的应用维度,使得机器人能够处理更为复杂的非结构化数据工作。

基于RPA+AI技术开发的自动办公机器人,可胜任财税、人资、行政、客服、运营等众多领域的工作。

这些“数字同事”化身员工“好搭档”,与我们并肩完成任务,通过机器人的协助,提高现有办公效率,把宝贵的人力资源从繁重枯燥的操作工作中解放出来,去创造更高的价值。

如今数字化浪潮奔腾而来。为了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年轻一代需要不断更新自我认知,变革传统工作方式,借助RPA+AI数字助手为自己赋能,在这变化的时代保持平衡,从而实现更高的自我效能与价值。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