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凤之乡翁牛特

 捉光凑影 2022-02-09

翁牛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山脉与七老图山脉汇接地带。东麓,科尔沁沙地西缘。全旗总土地面积11882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既有高山漫甸,又有沙漠草原。地域辽阔,物华天宝,全旗总人口47万人。是一个蒙、汉、回、满、朝鲜、壮等多民族群众居住区。


图片

乌丹新城

翁牛特这一名词,起称于清代,汉译“诸王之地”。元代在这里建有全宁路鲁王城。皇帝下诏先后封了弘吉刺部特薛禅的五代后人为鲁王。元朝历代皇帝的17名心爱公主先后下嫁给鲁王。从1295年到1329年的34年间有史可查用于修建全宁路鲁王城(乌丹城)共耗巨资50万锭。后人称鲁王城为北方“紫禁城”,简称为紫城。翁牛特旗政府所在地的乌丹,其名取紫城之意,实为避开与北京紫禁城相讳,取乌为黑,丹为红,合起来是紫的意思,称为乌丹城(蒙译:宝日浩特)。


图片

乌丹敖包山

翁牛特历史悠久,从上窑旧石器人类故居,到新石器300多处遗存的发现;从夏商周岩画,到秦汉唐中原来使的足迹;从辽金元城邑遗址,到明清的民俗遗风。这里的历史从没断代过,而且延续至今,地名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辽代这里设两州:永州、丰州,金代更名为全州,元代改为全宁路,明代定为全宁卫,清代称为翁牛特,沿用至今。


图片

中华第一龙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距乌丹以北9公里的赛沁塔拉出土了一件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遗物——大型碧玉龙,经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先生鉴定为“中华第一龙”,把中华文明史向前追溯了1500多年,翁牛特旗被称之为“玉龙”之乡。2002年,在距乌丹东南60公里的龙头山出土了一件陶凤杯,经考古专家郭大顺先生鉴定为“中华第一凤”。从此,翁牛特被世人称为“龙凤之乡”。


图片

陶凤杯

龙凤之乡,自古赋予了灵气,境内有四条名河(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少郎河、羊肠子河)从这里流过,有其甘、布日敦诺尔(湖)等20余处湖泊,又有库容量为26亿立方米的红山水库,水域面积堪称赤峰十二个旗县区之最,全旗近十年来,仅开发的水稻面积就达20多万亩,2004年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的龙凤牌有机绿色食品就达33个,其中这里生产的大米因米质肉香、口感好,成为大中城市上星级宾馆以及中南海的特供品。


图片

玉龙沙湖

图片

玉龙沙湖

有史料记载,从元代起这里就定为宫廷养马驼、育牛羊之地。这里丰富的皮毛资源,引来了四方工匠。元代在全宁路设有酿造局、皮毡坊、金银提举司等。清末民国初期,北方百姓流行戴“乌丹毡帽头”,那时曾在奉天(现沈阳)设专柜大量经销。乌丹毡帽头采用当地优质绒毛做成,毡帽头呈半圆形,双层毡,通常将里层中间剪开,成为左右两个较大的半圆形帽耳朵和前后两个较小的半圆形帽舌头,天热时将帽耳朵折回帽头内,天冷时,将帽耳朵翻出。这种传统工艺曾以弹力大、碱性小、样式美、色泽新、不走型而著称,深受人们的喜爱,几百年不衰。

图片

草原牌呢礼帽

元代曾把乌丹附近的鸭鸡山称为毡帽山(《元史》有记载),它像元代蒙古族戴的饰帽,正中高两头低,又酷似帆船一样的山,从那时起毡帽形状到现在变了若干种样子,但其工艺、原料始终没大的变化。古人戴上毡帽可以防箭头的刺杀。相传,1360年全宁路鲁王城遭到关铎、潘诚率领的万名起义军的进攻,义军入城寻找鲁王,鲁王马某沙见事不妙,到毡帽坊换上百姓衣服,拿起一顶毡帽戴在头上,跃马冲出包围,他头部中箭,但却没伤着骨肉,就因毡帽保护了他。


图片

灯笼河草原

图片

红山水库

时隔580年,抗日将领马占山在一个秋冬季节,带领一支抗日队伍来到白音布统,日寇得知他们的行踪后进行围剿,马占山所部趁一个雨雪之夜撤到山沟里,日军见到这支戴毡帽的队伍就打。子弹射在头上,但不见人倒地,反而越打人头越移动。马占山的抗联英雄借天黑地势熟而脱身。后来才知道,马部战士戴的乌丹毡帽头能防弹,每人都有两顶,合在一起戴上,毡帽只要雨水一淋,子弹很难打穿。后来人们称这毡帽“夏抗炎、冬抵寒,遇到战事防子弹,逛街走亲很受看”。

图片

蒙古族刺绣

侵华日军占领乌丹后对这里的地毯非常赏识,坂野龟一(伪翁牛特旗政府参事官)得知乌丹匠人王振义曾给溥仪做过皇用地毯,下令照皇宫二龙戏珠的图案做一批不同龙云形态的地毯,当这批地毯做成运回日本时,他立即把乌丹地毯厂封闭起来不许再生产。其目的是让这批图案各异的地毯成为独品珍藏。解放后,当地政府相继组织地毯、皮革、绒毛匠人,生产长城地毯、鸭鸡山牌礼帽、云龙牌皮鞋。这些地工产品曾走俏全国,这里匠人设计织做的长城地毯曾送到人民大会堂参展,市旗两级地毯厂生产的手工地毯每年以十万平方米的规模销往海外。

图片

云龙牌皮鞋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的人们出差喜欢在北京买些鞋帽之类的东西。我的一个同事从北京很繁华的东风市场买回一双皮鞋,准备赠送给朋友,回来仔细一看,却是乌丹当地产的云龙牌皮鞋,这件事曾成为人们一时的笑谈。上世纪八十年代,云龙皮鞋在北京王府井设专柜经销过,生意非常好。云龙品牌与这里出土的碧玉龙一同被世人所知。“中华第一龙”1984年首次在《中国画报》登出后,其名誉满中华大地。之后这里又出土了若干条玉龙,有黄的,有白的,有碧绿的。有的漂洋过海堂而皇之登上外国的展馆和拍卖场……


图片

少郎河

这里的先人,以龙文化为代表的各代不同时期工艺精美之作,均有出现,史前文化的玉器、陶器,夏商周隋唐宋辽金元等时期的古币、瓷器、金银、青铜器,被中外收藏家和博物馆争相收展,元代的玉壶春瓶,有铭文的鼎、香炉以及汉白玉雕刻的石人、石兽等文物,其共同点是上边都有托起龙的祥云图案,而鲁王城的议事殿、三皇庙、公主宫等建筑的瓦当也是龙凤图案,龙凤作为这里先民的图腾,被世人敬崇。


图片

响水瀑布

图片
白音套海

温家宝总理从2002年起两次来翁牛特玉龙之乡,进百姓家,吃农家饭,了解百姓疾苦,送来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贫困地区群众的关怀。特别是温家宝同志当上总理后,中央免征农牧业税政策一出台,极大地调动了这里农牧民生产经营积极性。2005年全旗粮食产量一跃突破5亿公斤大关,达到5.6亿公斤,家畜存栏头数达到221万头只。龙凤之乡的农牧民粮仓满了,牛羊多了,腰包鼓起来了,头一句话就是:感谢温总理,您给龙凤之乡带来了吉祥甘露……


图片

玉田皋稻田

龙凤之乡,民风淳朴,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各民族共存共荣,同时又在相互融合中,传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玉龙、陶凤属于翁牛特,属于内蒙古,更属于中华民族。龙凤让这里出了名,也给翁牛特带来了灵气和丰收的希望。

资料来源:翁牛特文史(2006版)作者张俊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